直徑0.5~1米不等的碎磚石被送進巨型破碎機后,經過分類、粉碎、篩分、細碎等工序“搖身一變”成為直徑不到1毫米的成品方磚優質材料,從“城市傷疤”到再生環保建材,整個過程不到15分鐘。今年以來,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順達墻體材料廠通過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生產環保磚已超10萬噸,產能同比增長超三成。如今,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企業在海曙區蓬勃發展,300萬噸的處理能力可將轄區所產生的拆除垃圾、裝修垃圾全部“就地消化”、變廢為寶。
隨著城市建設與改造的不斷提速,大量的建筑垃圾成為阻礙城鄉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但與此同時,一些墻材生產企業卻在原材料成本上漲過快的壓力下發展步履維艱。作為在寧波市率先開展垃圾分類的區域,海曙區在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方面存在巨大空間,在政府引導下,相關企業開始向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方向轉型升級。
在海曙,審批、住建、環保等部門對有轉型升級訴求的傳統墻材企業,積極引導指導,成熟一家發展一家。海曙洞橋佳能水泥制品廠原是一家生產水泥磚的企業,近年來隨著建筑業生產原料成本不斷上漲,利潤空間越來越小。“去年以來,行業主管部門多次組織我們去湖州、德清等地學習,參觀當地的樣板企業,我們認識到建筑垃圾也能轉化成價低質優的生產原料。”該企業負責人說。
在相關部門大力支持下,企業下決心轉型。去年,“佳能水泥”投資200多萬元成立建筑垃圾資源回收項目,以每噸15元左右的價格回收拆除垃圾加工成水泥磚,大大節約了生產成本,預計不到一年就能收回投資。
“政府不僅要做好引導,各部門更要打好服務企業的組合拳。”海曙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說。為了讓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企業“吃得飽”,海曙城管、住建等相關部門積極將轄區符合資質的相關企業,推介到社區和物業企業,幫助他們進一步拓寬原材料來源渠道。“原來每天消化的垃圾量還不到現在的一半,多虧了政府牽線,現在我們是20多個居民小區的‘垃圾管家’。”順達墻體負責人陳崗說,材料來源有保證,企業生產信心更足了,兩年來陸續投入1000多萬元用于技術改造升級,目前每天可生產標磚7萬塊,空心磚3萬塊,綜合轉化利用率達90%以上。
稅務部門則對相關企業開展“一對一”定期上門服務,幫助企業享受好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稅收優惠。“在稅務部門指導下,我們去年稅收優惠數十萬元,這筆資金投入到技術改造后經濟效益相當可觀。”寧波四明墻體建材有限公司負責人說,他們運用新技術將鋼化玻璃碎塊細化成直徑0.2毫米左右的粉狀物,按比例摻入用于制作混凝土的骨粉后,不僅解決了業界難題,還令產品強度提升近50%,單項增收超120萬元。
前不久,海曙又在寧波市率先出臺《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扶持實施細則》,力爭轄區內建筑項目、市政和園林項目優先使用相關再生產品,占同種類產品的比例分別不低于30%和50%,努力為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打開更寬廣的產業市場。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