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民航局空管系統全面深化改革匯報會召開。民航局黨組書記、局長馮正霖在會上強調,空管改革目前已從“淺水區”向“深水區”過渡,空管系統要切實增強改革的責任感和緊迫感,進一步加大改革工作力度,以“四強空管”為空管改革的總目標,把握好空管體制機制改革的主導方向,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全面從嚴治黨,以更大的魄力和勇氣深入推進空管改革。民航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董志毅、王志清參加會議。
馮正霖表示,近年來,民航局空管局認真落實民航局黨組審議通過的《關于統籌推進民航空管深化改革的實施意見》,以建設資源保障體系、運行服務體系、企業管理體系、空域管理體系和通用航空服務體系等五大任務為目標,從頂層設計入手,加強組織領導,扎實推進空管改革,成效逐步顯現:空管系統堅持把提質增效作為改革的主攻方向,加大了質量和效率要素的績效考核權重,空管運行效率進一步提高;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為切入點,穩妥推進內部管理機制改革,兩年來分4批次提高了一線管制員的管制津貼標準,管制員安心一線的局面初步形成,內生動力進一步提升;積極推進資源保障體系、空域管理體系和通用航空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提升空管整體資源保障能力,增強了空管發展的后勁,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
馮正霖指出,盡管空管改革的成績值得充分肯定,但空域資源不足、運行效率不高、技術支撐不夠、隊伍能力欠缺等短板效應在空管發展進程中也不斷顯現,需要抓緊通過深化改革來補齊短板。目前,空管改革已從“淺水區”向“深水區”過渡,剩下的問題很多都是難啃的“硬骨頭”。空管系統一定要切實增強改革的責任感和緊迫感,進一步加大改革工作力度,以更大的魄力和勇氣深入推進空管改革。
一是要把“四強空管”作為空管改革的總目標。一切改革都要圍繞建設強安全、強效率、強智慧、強協同的現代化空管體系來進行。在強安全方面,要通過改革,妥善處理安全與發展、正常、服務、效率的關系,不斷提升空管的安全性。在強效率方面,要通過改革,掃除體制機制障礙,實現從重視安全運行到安全與效率并重轉變,從重視國內效率到國際與國內效率并重轉變,從重視運輸航空效率到運輸航空與通用航空效率并重轉變。在強智慧方面,要通過改革,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空管傳統技術和設施設備的深度融合,逐步實現數字空管、智能空管、智慧空管。在強協同方面,要通過改革,逐步打破原有的體制機制方面的限制,營造一個相對開放的運行環境和建設環境,進一步加強空管內部、軍地空管之間,以及與航空公司、機場等之間的協同運行。
二是要把握好空管體制機制改革的主導方向。要慎重考慮、仔細研究,盡早明確空管企業化的路怎么走。空管系統要緊緊圍繞“四強空管”建設的總目標,打造適合民航空管系統的體制機制,使其改革后既符合國家整個事業單位體制改革的大方向,又適合民航安全發展。
三是要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在保證安全穩、隊伍穩、局面穩的前提下,要千方百計求“進”,通過改進機制、改進管理、改進質量、改進技術、改進服務,主動適應國家戰略和民航業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在推動改革過程中,要妥善處理好點和面、大和小、內和外的關系,在試點可行的基礎上盡快在系統內全面推進改革任務,在積極提高大終端保障能力的同時密切關注中小機場空管保障能力問題,在積極推進空管系統內部自身改革的同時積極參與國家空管管理體制改革。
四是要堅持把從嚴治黨貫穿到空管改革的全過程中。要堅持黨的領導,抓好黨員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將加強政治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貫穿空管系統黨組織教育之中,為改革順利推進凝聚更強力量和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
馮正霖強調,當前空管系統安全壓力大、建設任務重、情況比較復雜,困難比較多。要完成空管改革任務,實現空管高質量發展,需要各方大力支持。有關部門要深入研究空管系統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主動為空管排憂解難。
會上,民航局空管局向民航局黨組匯報了空管系統深化改革的有關情況。民航局機關各司局主要負責人就民航局空管局提出的相關建議進行了熱烈討論。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