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蘭州中川機場鳥瞰 攝影:姚進
“在中西部地區,航空運輸比較優勢明顯。往往需要八九個小時的地面交通,航班飛行僅需一到兩個小時。”民航局運輸司副司長于彪告訴《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我國支線航空運輸發展已具備一定規模,支線航空已進入發展機遇期,有進一步發展的潛力和條件,并且中西部地區發展潛力和條件尤為突出。
在受訪專家們看來,這一方面得益于我國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支線機場逐漸增多,同時,航空工業不斷發展壯大,國產支線噴氣機逐步引入,這些為進一步壯大支線航空運輸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另一方面,我國中西部地區地域遼闊,群眾航空出行的需求與日俱增,也為支線航空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日前,《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從中西部地區實地調研采訪中了解到,作為支線航空“重頭戲”的中西部地區也已經明顯認識到發展機遇期所蘊含的巨大潛能,正在多措并舉發力,挖掘支線航空發展蘊藏的巨大潛能。
支線機場明顯“擴編”
“西藏將新建山南隆子機場、日喀則定日機場、阿里普蘭機場等3個支線機場。這3個機場海拔均在3900米以上,力爭2019年開工建設。”中國民航局西藏區局局長白珍告訴《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建成后西藏轄區內機場將達到8個,到西藏旅游出行將更為便利。
事實上,不只是西藏,在以航空帶動旅游的高度共識下,“打飛的”旅游在很多地方已成為一件尋常事。
在云南,山區、半山區占全省總面積的94%,地形地貌復雜,高山峽谷相間,公路、鐵路建設成本較高,高鐵造價更高。相對而言,建設支線機場投資少、見效快,發展支線航空因而被認為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當前,云南也加快了支線航空建設,未來將建成20個支線機場。
“目前,江西已建成覆蓋全省的‘一干六支’民用機場。而江西干、支線機場都坐落于核心景區,為游客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豐富的旅游資源,成為省內機場與全國各地接軌的橋梁及紐帶。”江西機場集團公司黨委書記周敏生表示,“十三五”期間,江西還將新增瑞金、撫州等支線機場,整體形成“一干九支”的機場布局。
從區域分布來看,支線機場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中部、西部支線機場數量分別占全部支線機場數量的25.1%、55.0%。中部地區支線機場分擔地區旅客吞吐總量、起降架次總量的13.8%、37.5%,西部地區以上兩項數據分別為11.8%、25.7%,均明顯高于東部地區,且中西部地區支線市場增速遠高于同期干線市場。
截至2017年底,我國共有頒證運輸機場229個,與5年前相比,全國共新增36個機場,均為支線機場,平均每年增加7~8個支線機場。到“十三五”末,我國運輸機場預計將達260個左右,新建機場絕大部分為支線機場,機場網絡布局將進一步完善,覆蓋人群比例將進一步提升。
凸顯公共服務屬性
支線航空快速發展,受益的不限于旅游業,其公共服務屬性也得到進一步凸顯。
此前就有媒體報道,75歲的老阿媽才仁永吉只身來到青海果洛機場,這是她第一次坐飛機,也是第一次去西寧。從果洛州坐飛機到省會,只用了45分鐘。此前地廣人稀、地質情況復雜等阻礙老阿媽出遠門的“硬障礙”被支線航空跨過。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趙越讓講到,建立支線機場有助于改善交通通達性,促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升人民生活質量。我國地區發展不平衡,東部地區經濟活躍,占國土面積71%的中西部地區相對落后,不方便的地面交通條件限制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而與公路、鐵路相比,建設支線機場投資少、周期短,便于快速形成便捷的運輸通道。
“5月10日,青海省德令哈、果洛、花土溝3個支線機場成為基本航空服務計劃試點先行先試機場。”西部機場集團青海機場公司副總經理梁雁說,在增加支線航空機場數量的同時,青海“通廉航空”模式升級為國家民航局基本航空服務計劃。“坐飛機‘去外面看看’,成為更多藏區群眾的選擇。”
據了解,自2015年青海建立“通廉航空”模式以來,德令哈和花土溝支線機場均實現穩定運營,其中,德令哈機場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年均分別增長79.5%、107.2%,成為地方政府一項實實在在的惠民舉措。2017年11月,中國民用航空局與青海省共同決定,在青海“通廉航空”模式基礎上,試點實施基本航空服務計劃,為基本航空服務計劃全面推廣積累經驗。目前相關試點和研究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正所謂‘一通達天下’,提高中小城市間的航空通達性,為生活在中小城市的居民提供便利的出行條件,正是支線航空發展的使命所在。”民航局運輸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基本航空服務計劃是為保障偏遠地區群眾基本出行需求,通過政府補貼和政策支持的方式,支持航空運輸企業運營通達偏遠地區航線航班,從而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解決民航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讓偏遠地區居民共享民航發展成果提供實踐樣板。
當然,支線航空快速發展離不開樞紐機場。樞紐機場關鍵資源不足,就會導致部分支線機場很難開通或加密至周邊樞紐機場的航班。民航局運輸司相關負責人進一步指出,為了更好滿足支線航空發展需求,需要進一步研究推進空域精細化管理,不斷提升空域運行效率,同時加強軍民航融合發展,推進空域改革,不斷提升保障能力。
“正在規劃建設府谷民用機場,對于擴大對外開放和區域合作,加快資源開發和產業發展,推進國家能源化基地建設,促進府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均有重大意義。”陜西省原府谷縣委書記杜壽平告訴記者。
做強支線航空大市場
隨著支線航空日益壯大,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支線飛機尤其是國產支線飛機受到越多越多的關注。曾任中航工業西飛董事長的唐軍表示,我國雖然是航空產業大國,但還談不上航空產業強國。尤其是支線航空,占整個民航產業的份額還不到10%。“發展支線航空,是民航強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需要依托支線飛機特別是國產支線飛機的支撐。”
面對快速增長的航空市場需求,支線航空的發展仍存在制約發展的瓶頸。民航局運輸司相關負責人告訴《瞭望》新聞周刊記者,相對于我國廣闊的支線航空市場,支線機隊規模仍然偏小,僅占全部運輸飛機總數的5.6%,干線飛機執飛支線航班的情況仍然比較普遍。
趙越讓透露,當前大飛機運營小市場現象普遍。據統計,近年來國內支線飛機僅完成不到20%的支線運輸量,其余80%的支線運輸量都是用大中型飛機來完成的。大中型飛機執飛支線市場,不但不利于支線航空市場發展,也不夠綠色環保。
目前來看,中國支線飛機產業正在逐步發力,有望逐漸改變這一局面。據了解,國內支線飛機以新舟60、ARJ21為代表。目前幸福航空運營有25架新舟60飛機。自從2016年ARJ21飛機交付首航以來,成都航空ARJ21機隊已經完成安全載客7萬人次。至今,成都航空已有5架ARJ21。
“截至2018年5月8日,ARJ21飛機累計飛行2805小時,載客73774人次,客座率為80.4%,航班簽派放行率為97.2%。良好的運行情況,顯示了其在支線飛機市場上的競爭實力。”趙越讓估計,未來20年,中國支線飛機市場的需求量將達908架。
據了解,ARJ21目前已獲得21家客戶的453架訂單。計劃于2018年底正式運營的天駒航空,致力于補缺西部地區支線航空、補缺高原地區對外開放通道,將力爭打造最大的國產飛機運營商,10年內規模達到100架ARJ21。業內人士預期,有了國產飛機的優化成本支持,國內支線航空發展將迎來“黃金時代”。
中國民用航空局西北局副局長余文亮提出,要發展支線航空,就要成立更多經營支線航空業務的航空公司,使用更多國產支線飛機。唯有如此,支線航空補貼才能“用在刀刃上”,提升中國制造飛機在民航運輸市場的數量,助力中國民機產業發展。
此外,針對如何進一步激發作為支線航空“重頭戲”的中西部地區的巨大潛能,于彪認為,還需進一步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更加符合人民需求的高品質航空運輸服務,做大航空旅客市場規模,讓更多航線按市場化方式經營。
一是積極構建干支互促的航線網絡。通過干線帶動支線、支線補充干線,提升區域樞紐的集散功能,提高支線航線客流量;二是加快融入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完善機場周邊地面交通配套工程,深化與公路、鐵路合作,有效拓展機場服務覆蓋范圍,提高旅客抵離機場效率;三是有效提升旅客中轉滿意度。改進中轉聯程產品,推進跨航司中轉、通程航班、行李直掛等中轉服務,增加中轉旅客數量和比例。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