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國產大飛機C919首飛成功,至今讓國人熱血沸騰。這一歷史時刻,幾乎全球觀眾都是通過起飛現場的一個大屏幕見證,而這個屏幕就與“佛山制造”有關。
這塊由佛山企業國星光電提供核心器件、雷凌打造的大型LED顯示屏,全程直播了C919起飛的每個細節。此外,同樣來自佛山的電源品牌“柏克”,也為飛機研發制造進行電力安全護航。
事實上,在舉國矚目的航空航天領域大事中,已能頻頻見到“佛山制造”的低調身影。比如佛山企業通寶精密的雙金屬片,保障了神舟系列火箭的發射成功;普拉迪數控為航空型材加工提供精密機器……
在現代制造業中,航空航天一直是前沿技術、先進技術的代名詞,并能拉動其他制造業發展。作為制造業大市,佛山也早有一批企業和機構以不同的方式,參與到航空航天的產業鏈條中,伴隨著“軍民融合”的推進,今后這一相關產業還將有望在佛山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從做航天配套到研制專業級無人機
此前,在今年2月,由廣東省發改委印發的《廣東省先進制造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將支持佛山等市延伸發展航空裝備產業鏈。此外,佛山還將重點發展通用飛機總裝、部裝、飛機零部件生產。
這一規劃并非無的放矢,佛山確實已經有一批企業的產品,與航空航天產業鏈的需求相匹配。在航空領域,制造飛機需要專用的金屬型材,更需要專用的加工設備。在該領域,專注于數控機床的開發與應用的佛山市普拉迪數控科技有限公司開發出了“硬軌型航空型材加工中心”和“雙效高精型材加工中心”。去年12月,普拉迪的這兩款產品雙雙獲得了廣東高新技術產品稱號。
同時,航空航天的整個配套服務系統,都需要強大的電力保障,包括機場在內。佛山市新光宏銳電源設備有限公司就切入了這一領域。這家提供ups航天行業系統解決方案的企業此前透露,其已將方案成功應用在昆明長水國際機場。
佛山通寶精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則為航天飛行器提供了關鍵零部件。早在2002年開始,通寶精密的產品就被應用于國家級的航天項目。神舟4號、神舟6號、天宮一號、嫦娥三號等,多個國家級航天項目都應用了通寶精密的雙金屬片產品。
從航天配套到無人機,佛山一些企業選擇進入了技術要求更高的專業化高端領域。此前,通過“大手筆”并購德國企業,吸收國外技術,佛山上市公司德奧通航在通用航空領域“闖”出了一片天地。在去年中國航展上,德奧通航就悉數展出被稱為“飛行摩托車”的單座共軸雙旋翼直升機、在研的5座大型共軸雙旋翼直升機1比1模型、固定翼初教機等飛行器及植保無人機及警用無人機。
而早在德奧通航之前,佛山市安爾康姆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已搶先進入無人機領域。這家公司的無人機曾經受國土資源部、國家住房與建設部和國家測繪局的委托,參加2008年“5.12汶川地震”無人機航拍,并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作為反恐合作單位參加“長城5號”反恐演習。
去年,安爾康姆宣布,該企業的 md4-1000工業級四旋翼無人機系統已成為我國南海海嘯預警中心的海洋監測無人機裝備之一。
上市企業切入衛星領域
除了做好配套外,佛山企業還正切入航空航天另一個炙手可熱的領域——衛星。
今年4月底,佛山企業盛路通信宣布收購北京宇信電子有限公司股權。盛路通信官網消息稱,北京宇信電子有限公司原隸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工委,移交地方后經過股份制改造,成為國有控股衛星通信公司。
該公司已陸續為國防科工委建設了衛星通信、程控電話、數字微波、光纖傳輸、移動通信、電視監控等系統,為我國進入世界航天市場提供了現代化通信手段。據稱,通過本次投資,盛路通信和宇信電子將可在產品技術、市場資源等多方面發揮各方優勢并進行資源共享。
不僅如此,佛山還將迎來屬于自己的微小衛星。記者近日從項目負責方之一三航工業技術研究院了解到,一個代號名為“佛山1號”的小衛星正在前期項目論證當中。
這是一顆100千克左右的立方體衛星,最大特點是有動力的微小衛星平臺,具備變軌機動能力,同時將具備姿控、位置保持能力和更加機動的組網能力,未來的應用或將與佛山智慧城市建設任務相關,在某些方面填補無人機的短板。
當然,小衛星的建設只是一個開始,三航工業技術研究院介紹,該院除了根據具體應用任務對微小衛星進行總體設計和推動外,更傾向于進行相關航天技術能力的建設,爭取把微小衛星的產業鏈整體化、本地化及珠三角化。
航空技術研發平臺進入起步階段
事實上,無論是為航空航天產業配套還是對航空航天技術進行轉化應用,都需要較高的技術研發能力。而在佛山,這一“航空航天”朋友圈正越來越大。
在我國光學領域,中科院長春光機所是權威機構,先后參加了“兩彈一星”“載人航天工程”等多項國家重大工程項目,取得了以“神舟五號”“神舟六號”有效載荷等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研成果。
就在今年4月,由中科院長春光機所牽頭,聯合南海區人民政府、佛山中國科學院產業技術研究院三方合作投資共建“中科院光機所華南產業基地”在南海舉行了簽約儀式。接下來,基地將重點推進固定翼無人機項目與事業部、航空光電技術項目與事業部等部門。
此外,去年5月,廣東神州航天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與位于禪城南莊的廣東一鼎科技有限公司在琶洲展館舉行簽約儀式,聯合共建“神舟智能陶瓷裝備研究中心”。
據稱,共建方之一的廣東神州航天智能制造技術研究院于2015年11月落地佛山,旨在把航天高新技術融入到佛山現有的制造業產業鏈中以提升制造業信息化,促進泛珠三角區域航天相關技術成果商用化。
軍民融合大幕拉開航天系或有更大發展
其實,無論是企業的自發研究還是平臺推進技術轉化,佛山都正在探索“軍民融合”這一條路。記者注意到,今年3月,佛山市長朱偉一行就曾前往北京,拜訪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就雙方在加強軍民融合等方面的合作進行交流和座談。
該研究院隸屬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首任院長是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經過近50年的發展,已成為中國主要的空間技術及其產品研制基地,是中國空間事業的主力軍。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官網透露了此次座談的內容。座談中,朱偉介紹了佛山市基本情況、經濟特點和產業優勢,及推動衛星應用、智能裝備、軍民融合等產業發展思路,希望能夠在國防科技成果轉化、智能裝備、衛星應用等領域開展合作。
研究院負責人則表示,將充分利用航天技術轉化形成的優勢產品與佛山市在智能裝備、衛星應用、軍工技術轉化等領域進行深入合作,盡快找到有針對性的合作點,并推動項目落地實施,積極促進航天技術應用推動地方產業結構升級調整和經濟發展。
而距離這次拜訪結束沒多久,就在3月,佛山出臺了關于征求《佛山市推動軍民融合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2017-2020年)(征求意見稿)》,擬針對軍民融合的項目推進及技術創新進行扶持。
軍民融合的產業范圍,當然遠不僅限于航空航天。但顯然,隨著佛山軍民融合政策的完善以及產業加快發展,航空航天產業在佛山的發展無疑將獲得更好的基礎和機會。(記者 藍志凌 趙越)
(新媒體責編:zs1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