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飛機不再需要再操心到機場后發現沒帶身份證或者護照,系統只需要通過你的生物特征識別就可以確認身份并完成相關手續的辦理。隨著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下稱IATA)在6月初舉辦的第75屆年會通過一項在全球加速實施One ID計劃,這樣的場景有望成為人們日常航空出行的“常規動作”。
參加該次會議的IATA航空公司一致表決通過,使這個使用單一生物識別標識,允許旅客在不出示紙質旅行證件的情況下,在機場各個環節快速辦理手續的計劃成為全球民航業下一個階段最具新引力的革新。
IATA的One ID決議要求利益相關方(包括航空公司、機場和政府機構)通力合作,利用生物識別技術來促進和實施無紙化旅客流程。而IATA的成員航空公司則呼吁國際民航組織成員國支持數字旅行證書規范,該規范可提供安全有效的護照替代方案。同時,航空業將與各國政府密切合作,制定全球標準,旨在根據各種數據隱私要求和法規,在需要知情/允許知情的基礎上,安全可靠地訪問、傳遞和使用旅客身份信息。
IATA方面表示,One ID計劃的愿景是無紙化旅行體驗,旅客只需提供個人生物識別數據即可安全環游世界。這一美好愿景可通過可靠的數字身份、生物識別技術和各種授權利益相關者訪問的協作身份管理平臺來實現。
目前,全球多個機場正在針對國內機場流程進行One ID理念相關要素的測試工作,其中包括全球吞吐量排名第一的亞特蘭大哈茲菲爾德-杰克遜國際機場和歐洲吞吐量最大的倫敦希斯羅機場,以及中東地區最大的樞紐迪拜國際機場等超大型航空樞紐。
而中國實際上也已經開展一些電子化以及生物識別技術在航空出行方面的應用,其中就包括電子登機、基于指紋及面部的身份識別等。
IATA方面透露,該工作的下一階段重點在于旅客生物識別身份隨他們一起旅行并得到各國認可。
One ID是IATA與國際機場協會(ACI)聯合發布的“新旅行體驗與技術”(New Experience in Travel and Technologies,縮寫為NEXTT)項目計劃中的重要環節。
NEXTT旨在搭建一個框架,機場和航空公司可以在框架內與政府和管制部門合作,聯手打造乘客身份認證和乘客流管理的“關鍵數據支柱”,從而減少乘客在機場值機和安檢處的停留時間。這個項目不僅考慮到航站樓內的空間,同時還包括多種類型的地面交通運輸,并考慮到將部分乘客活動移到機場外進行的可能性。
目前,許多有助于在未來把機場運營帶出機場的技術已經成為現實,或正處于發展中,其中包括乘客和行李預先安檢、數字行李管理和追蹤技術、數字值機和生物識別認證等。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