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進近管制大廳
守望相助,攜手共進。在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民航珠海進近管制中心交出“安全保障進出澳門國際機場90萬余架次航班”的傲人成績,獻禮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
作為毗鄰澳門的珠海進近,是我國首個建在機場之外的民航空管機構,擔負為深圳、珠海、澳門三個大型民航機場,深圳南頭、珠海九洲、珠海蓮州、中山雄鷹四個通用機場,以及廣州、惠州機場部分飛越航班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務的重任。20年來,珠海進近與澳門民航精誠合作,保持密切交流合作機制,為保障進出澳門國際機場航班安全高效、提升旅客出行體驗,為促進澳門民航發展、保持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推進新時代“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而默默耕耘。
屹立于九洲島主峰的九洲導航臺
永不消逝的電波
1995年11月澳門國際機場建成通航時,為確保進離港航班安全和降低航班起降對珠澳市民的影響,需在珠海九洲島建設導航臺,內地民航積極配合,選調精兵強將建設九洲島導航臺。于是,誕生了國內唯一一個“一國兩制”導航臺:根據澳門國際機場飛行程序的需要,澳門投資興建,內地民航管理。1996年2月,九洲導航臺投入使用。1999年9月,珠海進近建成啟用,九洲導航臺隨即納入珠海進近。
“九洲島是座不通水電和交通的無人居住的孤島,電要自己發,喝的水及生活物資靠租用漁民小船運送。”分管九洲導航臺工作的珠海進近技術保障部導航動力室副主任閆飛龍說,“2013年前,九洲導航臺的工作和生活條件都是比較艱苦的,住房沒有空調,儲蓄雨水供洗衣洗澡,發電用的柴油、設備和生活物資運到島上,得自己肩挑手扛搬到建在近60米高山峰上的導航臺。”閆飛龍說,這些困難他們都一一克服、逐步適應了,但臺風和雷暴的襲擾“令人膽戰心驚”。
地處珠江出?诘木胖迧u東南方向便是茫茫大海,由于其地理位置特殊,除每年遭遇3~5次臺風襲擊外,在夏天還要遭受頻密次高強度的雷雨暴風的襲擾,臺風可能吹垮設施設備,雷擊更可能打壞設備尤其是供電設備,導致臺站不能正常工作。但惡劣天氣在他們面前極少“得逞”。閆飛龍清楚地記得,2017年,珠海遭遇50年一遇的臺風“天鴿”的突襲,九洲導航臺員工住房的門、窗被吹掉成了一間內外通透的房子,屋內家具吹成一堆,全向信標監控天線支架被折斷,強風過后,他們便頂風冒雨爬上20多米高的支架搶修設備,確保設備第一時間恢復正常。為避免設備遭受雷擊,他們給設備穿上防雷衣:經過反復論證,他們動手改造導航臺防雷系統。將“O”型結構接地線改為網式結構,把雷擊電流在最短的時間內引到地面,使設備免遭雷擊。“這就好比一桶水倒下來,原來只有一條管道疏通,現在是增加了多條管道。網式接地系統恰似給設備穿上防雷衣。之后,導航臺沒發生過一起雷擊打壞設備的事情。”在他們精心呵護下,九洲導航臺設備正常率和完好率常年保持100%和99.99%,沒有發生一起設備斷電事件。
2013年前,九洲導航臺與外界只能通過手機聯絡,根本不能上網。值守人員最奢侈的娛樂,就是通過自制天線收看到的“帶雪花點的、僅僅有幾個臺”的電視節目。為適應珠澳民航的快速發展,2013年2月,九洲導航臺設備完成了更新換代。“設備更加先進,性能更加穩定可靠,增加了微波傳輸系統和PCM復用設備。”閆飛龍高興地說,現在,通過微波傳輸系統,導航臺實現了視頻全監控,中心通過視頻監控信號隨時了解臺里的情況;臺里則可將導航設備、環境溫濕度、油機、UPS的信息以及臺里周邊安防情況傳回中心。隨著設備的更新和工作生活條件的改善,他們將為進出澳門國際機場的航班提供更加精準的導航服務。
23年來,盡管九洲導航臺值守人員換了一茬又一茬,但他們為澳門民航服務的初心沒有變,使這顆鑲嵌在蔚藍海水中的“一國兩制”導航臺,為進出澳門國際機場和飛越該臺上空空域的航班提供永不停息的導航信號。
管制員在指揮空中航班
優質資源優先保障
“20年了,我們與澳門同行的業務交流順暢,雙方關系密切,合作愉快,真正實現了相互促進和提高的目的。”珠海進近管制運行部副主任李棟梁說,“守望相助,攜手共進”8個字是珠澳同行20年相依濡沫的寫照。
珠海進近始終以“促進、配合、服務”澳門民航發展為政治使命,20年如一日堅持在空域使用、航路航線劃設、航班放行等方面“配置優質資源,并優先保障”原則,為澳門民航發展提供盡可能的支持與協助。
九洲導航臺技術人員排查DVOR天線饋線接頭松動隱患
在涉澳航路航線劃設上,珠海進近創造了諸多第一。如,在2008年,他們為支持澳門建設“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目標,開辟了澳門往返深圳的用于商業運輸載客的直升機特殊目視航線。這是全國唯一一條“云高150米、能見度3公里,晝夜可飛”的特殊目視航線,為澳深兩地交往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在2017年,為解決澳門機場16號跑道傳統飛行進場程序駕駛難度大,以及飛越澳門和珠海橫琴上空航空器噪音問題,澳門國際機場引進RNP-AR導航新技術,根據澳門國際機場空域情況,珠海進近積極協助澳門民航設計了中國首條“航空器五邊飛曲線的進港航線”,重點對新航線的驗證飛行提供支持和保障。新進港程序的使用,解決了飛行駕駛操作上的難點,同時也使噪音問題迎刃而解。
類似這樣“促進、配合、服務”的例子不勝枚舉。李棟梁說,早期,因空管自動化程度不高,澳門國際機場每放行一個航班,至少要跟珠海進近管制人員打3個協調電話。“為提高其運行效率,2012年,我們與澳門國際機場通過簽訂管制指揮協議的方式,實現了澳門機場航班的自主放行。近期,我們正在協助澳門機場建立CDM統一放行系統,通過空管新技術的推廣實現雙方更加高效便捷的協同,這套系統有望在2020年春運實施。屆時,澳門國際機場運行效率將進一步提升”。
澳門好,祖國好;祖國好,澳門會更好。珠海進近將一如既往,與澳門民航人同心共筑平安藍天,為滿足人民美好的出行愿望,為推動澳門民航高質量發展和保持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為粵港澳大灣區和世界級機場群建設而不懈努力。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