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位于衢州市上洋專業市場商圈核心區的衢州火宏凱泰國際汽車城二期工程(3號地塊)內一片熱鬧,市場配套工程即將破土動工。這里將建設人才培訓中心、汽車賓館、汽車展示交易中心、汽車檢驗檢測中心、精品二手車廣場等項目,還要引進汽車漂移、水上樂園等項目,計劃投資7億元,將于明年10月1日投入使用。
近段時間,路過火宏凱泰的市民都會看出它的新變化,一幢幢大樓已經拔地而起,一個個項目爭相簽約,一個個“行業大鱷”相繼入駐,一批批客商紛紛涌入……
走進衢時代,在當前大項目、大發展思路中,火宏凱泰國際汽車城要打造汽車產業小鎮(本報6月20日3版刊登),更要向“義烏國際商貿城”看齊,成為國內的汽車后市場大平臺,要成為衢州商業、招商引資項目的一張金名片,這也有利于衢州打造四省邊際中心戰略的推行。
“一個好的項目市場可以帶動并促進城市社會經濟的發展,抓住汽車后市場這個定位,既是考察了這個商機,也是與義烏、永康等地形成錯位競爭。可以說,這個國際汽車城做好了,是可以帶動整個產業的騰飛,甚至對整個城市都產生影響。”衢州火宏凱泰國際汽車城董事長翁士文如是說,正因為如此,打造優勢突出、特色鮮明、國內首創的“衢州火宏汽車文化產業集鎮”對于衢州和火宏凱泰國際汽車城來說,都是一個難得的機遇。
在我們關注浙商回歸的當口,作為重點項目引進的火宏凱泰,無疑有成為衢州商業金名片的潛質。“火宏凱泰做好了,不僅是肯定了招商項目引進的成功,更能夠成為一個樣板,生動、鮮明地展示招商成果,吸引更多的項目入駐。”有業內人士認為,該項目擁有著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在衢州打造中國汽車后市場標桿的定位值得肯定。
天時大項目時代迎來大發展
衢州地處浙江省西部、浙閩贛皖四省交界,是典型的省際生態型發展中地區,面對長三角地區強勁的虹吸效應,在“創業、創新”的大項目時代,具有競爭力的大項目成為帶動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引擎”。
攤開浙江的版圖,杭州是動漫之都、女裝之都、中國茶都;寧波是國際聞名的模具之都、文具之都;溫州更是以服裝、鞋子、燈具、拉鏈、紐扣等眾多商品領冠全球;而鄰近的義烏,因小商品成為國際之都……一座城擁有一張或多張“金名片”早已是不爭的事實,唯獨衢州,很難講出有一個真正的領軍產業。衢州在期待與努力,也需要去打造這樣的商業金名片。
2013年,翁士文攜自己的團隊出現在衢州,要在衢州打造一個華東地區最大的一站式汽車商貿服務綜合體——火宏凱泰國際汽車城。在他認為,兩會上,李克強總理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指導思想,這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它詮釋了:對中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將會得到進一步的加強,還將充分發揮和利用民間資金,包括各類型基金會和私人銀行,這無疑是給火宏凱泰送來了絕佳機遇。
他認為,火宏凱泰項目的定位是汽車后市場,是汽車文化產業,就總理倡導的“創業、創新”思路而言,就已經先期搶占了制高點。就汽車后市場概念來講,它肯定是國家的支柱產業之一,因為中國目前乃至今后一個相當長的時期是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大國,勢必帶來汽車后市場、汽車文化產業,其發展勢頭和市場前景毋庸置疑。
同濟大學汽車產業經濟研究所分析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的汽車消費量是以14%至20%的速度增長。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和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的研究機構分別研究、分析得出的數據更是驚人的一致:盡管高鐵發展勢頭良好,只是解決縮短城際之間的交通手段之一,但由于中國廣袤的地理因素和區域之間的不平衡,再加人文因素的差異,汽車產業仍將是中國在本世紀持續帶動經濟發展的主要產業之一,而消化汽車產業的后市場則更加持久。
更重要的是,目前汽車連鎖服務還處于成長初期,眾多品牌仍處于嘗試階段,沒有行會自律、缺乏歸口管理,市場呈自發、松散、盲目發展的狀態,時至今日沒有一家企業能在汽車后市場行業中取得絕對的優勢。有業內人士也特別表示,“換句話說,汽車后市場還是一個市場空白,正是未來市場的潛力所在,這樣的機遇千載難逢。”
正是這樣的一個契機,火宏凱泰用“十二大主柱、八個次柱”詮釋著整個凱泰國際汽車城的定位。“十二大主柱”指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二手車交易廣場、物流園、信息技術平臺、改裝車基地、國際汽車城、新能源車研發中心、火宏基金會、車友俱樂部、商學院、火宏文化傳媒、國際會展中心。
如果說十二大主業支柱是項目運營的核心,那么“八大次柱”便是為了市場配套和提高當地市民消費生活品質而建的,比如汽車文化博物館、火宏汽車歡樂谷、火宏競技運動中心、購物公園、微創基地、城市客廳、汽車賓館、商業服務中心等。
當汽車的概念再加上旅游、運動、休閑等因素,火宏凱泰的前景怎能不叫人看好。
地利鳳棲梧桐從而一鳴驚人
有些人不理解,火宏凱泰落戶衢州,到底是看上了衢州什么?“衢州的地理優勢、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無可比擬,汽車后市場又是一個全新的市場,把全國最大的汽車商貿服務綜合體放在衢州,既是看中這里的區位優勢,更是看中這里的巨大潛力。”翁士文相告。
確實,火宏凱泰項目之所以決策切入衢州,是因為衢州素有“四省通衢”之稱,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優勢。高鐵、高速公路、航空三位一體的立體交通優勢,以及“九景衢”鐵路、衢寧鐵路,以及杭衢高鐵都將給城市的發展帶來極大的想象空間。衢州城市定位及市政總體規劃在一步步完善并趨成熟,這里是浙江面向并鏈接中西部省份的橋頭堡,城市發展空間巨大。
更不要說,火宏凱泰位于衢州上洋市場群核心圈,這也是浙、閩、贛、皖四省邊際唯一的一個百億市場城。整個市場城包括了火宏凱泰國際汽車城、新鳳朝市場、鋼鐵市場等10多個專業市場。衢州上洋市場群更被省政府評為省重點市場培育試點單位,這種重點市場培育單位全省只有兩家,另一個是紹興柯橋輕紡城。省財政廳專門下撥經費用于市場的提升改造,這不僅意味著整個專業市場群的發展具有美好前景,更對火宏凱泰汽車文化產業項目的總體目標的實現有著現實和深遠的意義。
大產業園為凱泰汽車城插上騰飛翅膀,專業市場城據于衢城南部成為新城核心,與浙西大道、荷花中路、320國道、三衢路、衢化路、衢化東路建構成立體交通網。隨著75米寬衢化東路的開通,物流大道的聯結,專業市場城真正全面實現網狀交通,市場城西強東弱的局面將逐步改善。位于核心圈內的火宏凱泰,地理優勢躍然而出。
可以預見的是,這一區域的建設對提高衢州城市影響力,加速衢州市南部新城的開發,加快衢州區域城市化進程都有非常積極的現實意義,這也大大提升沿線物業的潛力和空間。
而根據市政府總體規劃要求,還將在上洋市場城內打造商貿集鎮,將幼兒園、學校、醫院、居住于商貿流通有機結合。面對蓬勃興起的汽車產業,柯城區也正規劃衢州汽摩配生產基地產業園。
重重利好,對火宏凱泰這個汽車產業小鎮的塑造具有了至關重要的助推作用。掘金汽車后市場,這個項目一鳴驚人,彰顯差異化,又具有濃濃的競爭力。
人和眾多關注增添向上動力
項目投資大,建設過程中時而會遇到一些瓶頸,困難可想而知。但翁士文堅信,“危機之中有商機,要在衢州把事業做強做好。”干事創業不可能一帆風順,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為了在衢州一心一意謀發展,他動員華師大畢業、在上海有好工作的女兒以及在溫州銀行擔任部門經理的女婿,一同來到衢州火宏凱泰國際汽車城發展。
在他的帶領下,火宏凱泰的團隊充滿著信心與戰斗力。因為他們堅信,能夠在一個城市建造“一座城”,這樣的創業機會是可遇而不可求,對此他們充滿著自豪感。
各方有識之士、各級政府更是對火宏凱泰鼎力支持。省委省政府對浙商回歸之“火宏凱泰”重大項目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2014年9月中旬,省委副書記王輝忠來到火宏凱泰項目現場考察,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陪同下,王輝忠親自主持會議,召集并聽取了翁士文董事長、羅順榮總經理的工作匯報。當聽到匯報中提及衢化東路因涉及下川鐵路和上海鐵道局政策協調處理問題時,他毫不猶豫地當場表示,要組織省政府領導與上海鐵道局協調解決。
衢州市委市政府、柯城區委區政府領導也設身處地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衢州市市委書記陳新曾多次攜相關部門領導到項目考察指導工作和現場辦公,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市政府更提出要建設一個以汽車為紐帶的汽車文化產業園的新要求,同時提出了城市發展總體規劃的要求,及充分體現集聚產業效應良性發展的概念。
在2015年已明確衢化東路在下半年竣工通車,并明確郵政跨境電子商務中心進駐。柯城區的王光華副區長更是不分晴雨天氣、不分工作日和休息日,三天兩頭跑施工現場,時時緊盯著項目開發建設的向前推進。市場“管委會”也是視項目市場困難如同“家事”,一有困難立馬積極解決。省市區各級政府對浙商回歸“火宏凱泰”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躍然眼前。
迄今為止,火宏凱泰還和衢州市汽車流通協會、溫州商會、金華商會、衢州汽修協會、衢州山海協作等本地行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和浙江省汽車后市場理事會、杭州汽保、臺州汽保、金華汽保、溫州汽保等本省行業協會、商會建立了資源共享平臺。還和中汽聯、中汽零、廣東汽車用品協會等建立了資源互通渠道。
當中國汽車改裝用品協會會長、中國國際汽車商品交易會組委會主任李仁貴與翁士文一道為衢州汽車改裝車基地揭牌,標志著全國第一家汽車改裝基地實質性落戶衢州火宏凱泰國際汽車城。
這些都意味著,當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汽車行業“大鱷”齊聚在衢州這個四省通衢之地,并且長久地扎根經營下去,這都會為衢州這座城市創造全新的價值與空間?梢哉f,一座國際汽車城,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個項目,更是一個“汽車后市場產業集群”,這樣的“大手筆”,必將讓更多人刮目相看,也給投資者吃下了最好的“定心丸”。火宏凱泰,也必將成為衢州一張打得出去、叫得響亮的商業金名片。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