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30日,記者從河北四季冰雪推廣暨河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開館活動中獲悉:
2016年以來,按照中央和河北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以推進體育總局和省政府簽署的《合作發展冰雪運動框架協議》實施為契機,河北省體育局下大力惡補短板,在加快冰雪運動普及發展上邁出了堅實步伐。
以備戰2022年冬奧會為引領,加快提升冬季項目競技實力。圍繞實現冬奧奪金目標,加快推進共建國家綜合訓練基地和運動隊。著眼于滿足冬奧會備戰訓練需求,與體育總局共同將崇禮高原訓練基地改擴建為國家綜合訓練基地,目前已爭取總局資金支持5800萬元,正在加快土地預審等前期工作,力爭盡快開工建設,以確保今年雪季訓練場地設施投入使用。同時,聯合組建了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礙技巧國家隊,我省入選4名隊員,聘請了加拿大籍教練克里斯•特平契冬執教。大力組建冰雪專業運動隊。通過社會聯辦、交流引進、重點培養等方式,組建了高山滑雪、自由式滑等13支專業運動隊,開展了56個小項的訓練。目前,冬季項目運動員全國注冊571人,我省有22名隊員入選了國家集訓隊。去年雪季以來,組織參加了12項次國內外冰雪賽事,共獲得前八名的較好成績。創新思路選拔人才。為不斷拓寬選材視野,河北省體育局聯合省財政、省人社部門出臺了《河北省冬季項目跨項跨界選材實施辦法(試行)》,通過采取雙計分、輸送獎勵、職稱考評等激勵政策,跨項跨界選拔了87名運動員。全面提升訓練水平。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發展戰略,廣泛聯系聘請國際高水平教練員和訓練專家到我省執教,聘請了美國教練馬可·馬里奧執教男子冰球隊、山姆·哈伯特執教單板滑雪隊。下一步,將積極聘請外教執教女子冰球隊等。積極推進我省運動隊赴國外開展訓練,近日速度滑冰隊將赴加拿大進行訓練。冰雪人才培養有序推進。河北體育學院成立了冰雪運動系,與哈爾濱體院、東北師范大學簽訂了聯合培養協議。加強后備人才梯隊建設。抓好宣化二中、承德體校等6個省級冬季項目后備人才基地建設,加大對冬季項目俱樂部、傳統校的扶持力度,出臺了《河北省體育局冬季項目后備人才培養扶持管理辦法(試行)》、《河北省體育局冬季項目人才計劃實施方案》。
以助推“3億人上冰雪”為目標,大力普及發展群眾冰雪運動。積極開展群眾性冰雪活動。著眼于打造全省互動、聯合京津、輻射全國的標志性品牌活動,2016-2017雪季,組織開展了“健康河北 歡樂冰雪”雪季系列活動,包括國際及全國競技賽事、大眾冰雪活動等六大系列、150余項活動,在京津冀乃至周邊區域引起了強烈反響。大力推進冰雪基礎設施建設。研制出臺了《河北省冰雪運動場地設施發展扶持方案》,支持各市建設一個以上1830平方米的標準公共滑冰館,扶持額度為600萬元/個,并對已建成的公共冰雪場館給予3-50萬元的開放補貼,目前全省已建成滑雪場28家、滑冰場32家。強化冰雪運動健身指導。目前,我省11個設區市全部成立了冰雪協會,并研制了《河北省大眾滑雪等級標準》,作為國內首個大眾滑雪等級標準向社會發布,目前正在試行推廣。在2016年培訓300名冰雪健身指導員的基礎上,今年計劃培訓3000名。組織編寫冰雪運動普及教材。組織編寫了中小學《冰雪運動》普及讀物第一至三冊,第四冊預計9月份出版,既可解決冰雪運動進校園、群眾冰雪活動無教材的問題,又填補國內同類教材出版的空白。
以籌辦2022年冬奧會為契機,積極推動冰雪產業加快發展。立足我省省情和冰雪產業發展實際,我們大力發展“冰雪經濟”,以崇禮建設國際知名滑雪小鎮為契機,推動崇禮區獲批了“國家體育產業示范基地”。將著力建設一批體育特征鮮明、文化氣息濃厚、產業集聚融合、生態環境良好、惠及人民健康的冰雪特色小鎮,到2022年建成國家級冰雪特色小鎮2-3個,省級冰雪特色小鎮10個。為集中推介我省豐富的冰雪等資源,河北體育局聯合北交所、華奧星空啟動上線了“體育產業資源交易平臺-河北頻道”,為我省體育產業資源“走出去、請進來”提供了一個陽光規范、快捷高效的綜合一站式服務平臺,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下一步,將聯合京津成立“京津冀體育產業資源交易平臺”,以更好地整合三地資源,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著眼于拓寬體育發展投融資渠道,經省政府批準設立了“體育產業引導股權投資基金”,將冰雪產業及項目的發展作為扶持重點,正與4家合作機構組建子基金,力爭盡快實現實質性運營。加強與國內外體育產業龍頭公司合作,與泰山體育產業集團簽訂了框架協議,在我省創建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體育用品研發中心,促進我省體育產業轉型升級。冰雪競賽表演業快速發展,2016年雪季承辦了3項國際高端賽事和9項國內高水平賽事,目前正在積極承辦2017-2018國際雪聯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世界杯、空中技巧世界杯及單板滑雪U型場地技巧世界杯賽等高端賽事,以達到拉動產業、鍛煉隊伍、擴大影響的目的。
成功申辦冬奧會以來,經過兩年來的努力,全省冰雪運動和冰雪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取得了積極成效。但由于我省冰雪運動發展基本上從零起步,與籌辦冬奧會的要求相比,存在著一些短板亟待加強。
河北省體育局明確提出到2022年,將我省打造成為冰雪運動強省和冰雪產業大省,主要發展目標是:群眾冰雪運動廣泛開展,2022年全省達到3000萬人次參與冰雪運動。冰雪競技水平全面提升,2020年參加全國冬運會獲得金牌;2022年參加北京冬奧會奪得1-2枚金牌。冰雪產業規模不斷提高,2022年全省冰雪產業總規模達到1000億元。冰雪場地數量持續增加,2022年全省滑雪場達到80個、滑冰場達到200個。
廣泛開展群眾冰雪健身活動。建立以“健康河北 歡樂冰雪”等品牌活動為主線,以冰雪旅游節、歡樂冰雪季等為支撐的群眾冬季項目活動體系;著力構建冰雪健身服務網絡,不斷強化冰雪運動健身指導。
全面提升冰雪競技水平。積極爭取體育總局的支持,大力推進省市、省企、省校聯辦運動隊,加快冰雪專業運動隊建設,優化冰雪競技項目布局;加強冰雪競技后備人才培養,積極推進與國內外高校合作,建立省市縣三級業余訓練網絡,不斷提升后備人才隊伍規模和質量。
大力培養青少年冰雪運動技能。分批次在全省中小學建設冰雪運動特色學校,組織開展“百萬青少年參與冰雪”、“未來之星”冬季陽光體育大會等青少年冰雪賽事活動,大力推進冰雪運動進校園。
加快發展冰雪產業。統籌推進冰雪旅游、健身休閑、競賽表演等產業發展,逐步推動形成以張家口崇禮賽區為核心,以石家莊冰雪運動產業聚集區、承德冰上運動產業聚集區為兩翼,以京張冰雪體育休閑旅游帶、京東冰雪健身休閑帶和冀中南冰雪健身休閑帶為支撐的“一核、兩區、三帶”冰雪運動和冰雪產業發展新格局。
提升冰雪器材裝備研發制造能力。積極引進國內外高端冰雪裝備制造企業,支持企業創建和培育自主品牌,著力建設以冰雪產業為特色的裝備制造聚集區。
加強冰雪場地設施建設。引導社會資金積極投資冰雪場地建設,支持各市至少建設1個標準滑冰館,鼓勵各地建設可拆裝冰雪場地、仿真冰雪場地設施,并結合住宅開發和商業設施規劃建設一批室內冰雪場地。
拓寬投入渠道。統籌使用財政資金,在訓練比賽、人才培養引進、成績獎勵等方面予以重點支持。發揮體育產業引導股權投資基金的作用,鼓勵以政府購買服務、特許經營的方式,引導更多社會資本投資冰雪運動和冰雪產業。
落實優惠政策。認真落實現行體育場館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優惠政策,冰雪運動場所的水、電、氣、熱價格按不高于一般工業標準執行。
保障用地需求。將冰雪場館設施用地納入各級城市(鄉)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合理安排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確保土地供應滿足建設需要。
強化人才培養。加強與國內外高等院校及社會組織合作共建,聯合培養冰雪運動專業管理和服務人才。制定冰雪競技優秀運動員和教練員的引進、聘用及獎勵辦法。
加強行業管理。充分發揮“河北體育場地網絡信息平臺—健身伙伴”和“體育產業資源交易平臺-河北頻道”的作用,提升冰雪場館、賽事活動的服務能力,促進賽事舉辦權、商務開發權、場地經營權等公開流轉。
值此河北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開館之際,在開展“健康河北 歡樂冰雪”等系列活動的基礎上,河北省體育局積極推動冰雪活動從冬春兩季向四季覆蓋,以吸引越來越多的群眾參與進來,努力實現全年開展冰雪活動的目標。河北奧體中心是我省投資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體育基礎設施項目,兼具承接賽事、訓練教學、全民健身、文體展演等綜合功能。自2012年12月從石家莊市移交到省里建設以來,在建設指揮部各成員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各項工程建設進度不斷加快,特別是按照省政府領導關于“7月份舉辦重大賽事活動”的要求,卡死責任、倒排工期,明確節點、統籌推進,截至目前,已圓滿完成了各項既定建設任務,后續掃尾工程和驗收工作也正在加緊推進。河北奧體中心總用地1118畝,總建筑面積36萬平方米,總投資30.532億元,由6萬人的甲級大型綜合性體育場、8000人的體育館、3000人的游跳館、2000人的網球中心、綜合訓練館、田徑(籃排)館以及室外配套設施等組成。河北奧體中心的建成投入使用,有利于改善我省體育基礎設施保障水平,為加快建設體育強省、冰雪運動大省提供強有力的硬件支撐;有利于我省舉辦更多大型活動,充分展示河北改革開放的良好形象;有利于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擴大省會城市的承載力和影響力,加快推進現代化省會城市的建設步伐。
(記者:王彥生 實習記者:周松樂)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