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交通網訊 不久前,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在山東省濟南市召開了城市道路交通秩序整治現場推進會。首先,會議安排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參會的交管部門負責人統一乘車實地觀摩了濟南市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工作。其次,聽取了濟南、北京、上海、杭州、武漢、泉州等城市針對“車讓人”整治與宣傳、電動自行車綜合治理、路口科學渠化、社會共享共治、數據引領實戰等方面的經驗交流。再次,由公安部交通管理科研所針對斑馬線通行精細化管理做了細致講座。最后,公安部交管局領導部署深入推進城市交通秩序整治和事故預防工作,要求與會城市要對標先進,運用科學手段開展秩序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為迎接黨的十九大的勝利召開營造良好城市出行環境。
為全面了解各城市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的違法違規行為現狀,記者專門翻閱了相關資料,并走訪了有關交管部門的領導和專家。
■濟南市整治交通秩序持續用招
今年以來,濟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結合實際,找問題、抓關鍵、破難題、促攻堅,從群眾反映強烈、社會關注度高、治理難度大的路口通行秩序、禮讓斑馬線入手,重點整治電動自行車、非法三四輪車、大貨車渣土車和亂停車違法,持續整治交通秩序,讓城市交通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凈。
多警種聯管路面違法
走在濟南的大街小巷,市民普遍反映該市交通秩序狀況明顯好轉。據濟南交警支隊統計,今年以來,路口行人、電動自行車違法和機動車不讓行斑馬線違法率分別下降28.6%、36.7%、79.3%,路段違法停車率下降61.3%,非法三四輪車違法率下降64%,大貨車、渣土車超限超載等違法率下降79%,該市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傷人數同比下降6.02%和9.41%。
濟南市公安局黨委將交通秩序整治納入全市公安重點工作,安排有關警種參與整治工作。交警支隊專門制定了路口秩序和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的專項整治方案,調整交通勤務管理機制,分等級、分梯次將全部警力投放到路面,實行交警、派出所等多警聯動管理模式,將50處嚴管示范路口和78處重點路口管理責任層層分解,做到定人、定崗、定時、定責。發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按照民警、輔警、協管員和志愿者、新學(記分)駕駛人、保安的“3+3”架構,配齊配全路口管理力量,由公安機關組織民警、輔警和新學、記分駕駛人,由市文明辦、各區政府組織交通志愿者、招收交通協管員和保安,配合公安交警加強路口管理,及時勸阻不禮讓的行人和機動車。
社會聯動治理交通亂象
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行人非機動車闖紅燈,看似違法情節輕微,卻對交通參與者的文明交通行為的養成影響巨大。由于缺乏對行人、非機動車有效的治理手段,使得這些亂象逐漸成為城市管理難題。單純依靠交警的小額罰款,難以起到有效的震懾作用。
濟南交警支隊將上述難題作為整治路口秩序的切入點,嚴管嚴治,堅決做到“四個一律”和“四個傳遞”,展示交警執法的最低容忍度,使交通參與者感受到交警的執法態度、執法原則和底線。
據介紹,所謂“四個一律”:是對在路口有違法苗頭的不禮讓行為,一律通過吹哨、喊話等方式阻止違法行為發生;對視線內可攔截的不禮讓違法行為,一律當場攔截;對攔截的不禮讓違法行為,一律落實罰款50元、記3分措施并參加不少于20分鐘的交通志愿體驗活動;對妨礙公務、暴力抗法的,一律按有關執法保障程序規定嚴懲嚴處。
同時,對于不禮讓違法行為的當事人落實“四個傳遞”,即違法車輛屬于公務車的,將違法信息傳遞所在單位和市紀委備案;對違法駕駛人所在單位屬于文明單位的,將違法信息傳遞給市文明辦,納入文明單位的考核評比;對于屬于公交車、出租車等車輛的,處罰的同時將違法信息傳遞給車輛所屬管理單位,落實內部教育和處罰;對屬于網約車的,將違法車輛信息傳遞給所在平臺公司,納入車主信用記錄。全市共查處機動車斑馬線不禮讓行人交通違法2.2萬起,傳遞違法信息1.8萬條。
科技支撐管控效能
濟南交警依托大數據平臺,研判闖紅燈、不禮讓行人等交通違法數據,指導路面勤務的適時調整。充分利用今年新上的50處機動車不禮讓行人自動抓拍設備和743處治安卡口斷面、2105處視頻監控開展“視頻會戰”,實現科技與人力、固定抓拍與移動抓拍的無縫銜接,科技設備抓拍違法占查處總數的80%以上。
同時,濟南市新安裝32處具有人臉識別功能的行人、電動自行車闖紅燈自動抓拍設備,采集人臉信息并與警務云系統比對,獲取違法人的詳細信息,實行實名曝光,并錄入誠信管理平臺;研發機動車“闖綠燈”自動抓拍系統,配合“路口擁堵嚴禁駛入”提示屏,對“闖綠燈”違法行為進行自動抓拍。在電動自行車和行人停止線附近安裝地面發光指示燈和語音提示系統,通過安裝在路口的電子顯示屏實時曝光各類交通違法行為,初步構建集提示、勸阻、抓拍、查處、曝光等功能于一體的智能管控網絡,打造守法、禮讓的路口文明。
■對癥下猛藥合肥市開出1200張罰單
想必很多人會有這樣的體驗:在斑馬線上走得好好的,突然駛過來一輛車,與自己擦肩而過甚至險些撞到自己。日前,記者從安徽省合肥市交警部門獲悉,機動車斑馬線不禮讓行人也是交通違法行為,對此今年以來該市交警部門已開出了1200張罰單。
事故:轎車撞倒斑馬線上的行人
交警部門表示,發生在斑馬線上的交通事故,大部分都與機動車沒有避讓行人有關。就在前幾天,翡翠路與匡河路交口北側,一行人走在斑馬線上的時候,被一輛轎車撞倒,原因就是機動車看到行人后沒有提前減速。
肇事司機稱,該路口沒有紅綠燈,當時其沿著翡翠路由北向南行駛,確實遠遠就看到了走在斑馬線上的行人,但當時覺得她走得慢,自己應該可以在其之前通過路口,沒想到快接近行人的時候,對方卻加快了速度,自己來不及剎車就一下撞上了。
去年9月29日上午11時左右,黃山路安徽大學門前,一輛機動車碰到了沿人行橫道過馬路的李某,李某經搶救無效于當日死亡。經交警部門調查,駕駛員駕駛機動車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時,未停車讓行是造成事故的原因。
探訪:不見車讓人多見人讓車
針對機動車斑馬線不禮讓的行為,合肥交警部門近期開展了集中整治。6月27日上午,記者跟隨交警部門來到陳村路與貴池路交口,該路口附近有一個學校,出入口都設置了斑馬線,卻沒有信號燈。經觀察,在斑馬線上有行人的時候,10輛機動車有6輛沒有采取減速或避讓措施,均是加速穿過或是從行人身邊繞行。
隨后記者來到了金寨路與蕪湖路交口東南角,這里有斑馬線和信號燈,但右轉車輛和行人通行綠燈有重合,在記者觀察的10分鐘內,多數車輛在看到行人后沒有讓行,而是鳴笛示意,通常行人聽到鳴笛后,就會停下讓車先走。
一名執勤交警表示,機動車斑馬線不禮讓的行為主要發生在沒有信號燈的路口,其次就是一些路口,會出現行人通行綠燈和車輛右轉綠燈同時亮的情況,這樣右轉車輛也容易與正在過馬路的行人發生沖突,出現不禮讓行為。
處罰:對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采取“零容忍”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時,應當減速行駛;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應當停車讓行。而根據交警部門數據顯示,去年因不禮讓斑馬線,合肥共有768輛車被處罰,而今年交警部門更是加大了整治力度,1月份至今已開出了1200張罰單,違法車主將給予罰款100元記3分的處罰。
合肥市蜀山交警大隊民警吳長富介紹說,今年中考期間,交警在貴池路第五十中學的校門口,就查處了兩輛沒有禮讓斑馬線的汽車,“當時考生正在斑馬線上過馬路,兩車看到后不僅沒有減速讓行,反而是加速試圖盡快通過,被我們攔住給予處罰。”
不過有執勤交警稱,目前對于“不禮讓”這種行為沒有具體的認定標準,因此處罰取證上有一定的難度,比較明顯的不禮讓行為好認定,有些行為是不是不禮讓還需要視具體情況而定,“比如車到斑馬線了,但行人還離得遠,該不該停就不好認定。”
措施:將在重點路口安裝抓拍設備
記者從交警部門獲悉,目前交警主要是憑借執法記錄儀或是手持攝像機對不禮讓行為進行抓拍取證,后期在重點路口將會安裝自動抓拍等先進的科技設備,這樣就能更好地對違法行為進行取證和處罰。
交警部門提醒廣大司機,如若在行駛過程中看到斑馬線上有行人,應該采取減速、停車等讓行行為,讓行人先行通過;同時也提醒行人在過馬路時,也應該遵守交通法規,按信號燈指引通行不闖紅燈。
■管中窺豹看各地交管部門怎么除頑癥
福建省廈門市:嚴管斑馬線前7種不禮讓行為罰300元記3分
據報道,福建省交管部門在全省啟動了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整治行動,廈門市交警積極響應,嚴管斑馬線前7種不按規定禮讓的行為,違法者將被處以300元罰款,記3分。
機動車斑馬線前禮讓主要有7種,駕駛人若違反以下禮讓規定,將被依法嚴處:
1.機動車行經斑馬線,行人已經步入斑馬線時,最靠近行人的車道內的車輛必須禮讓行人;行人開始通過斑馬線時,所在車道車輛和下一車道車輛必須讓行;行人到達中央綠化隔離帶或雙黃線,下一車道車輛必須讓行;2.機動車遇行人正在通過斑馬線,應當停車讓行;道路中央有雙黃線或隔離欄,無綠化隔離帶,行人步入斑馬線時,車輛必須讓行;3.當車輛駛入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混行的窄路,行人步入斑馬線時,車輛必須停車讓行;4.當車輛行經沒有交通信號的道路時,遇行人橫過道路時,應當及時避讓;5.當道路兩側有綠化帶,行人走斑馬線還未穿過綠化帶時,緊貼綠化帶車道的車輛需要停車讓行;當行人走斑馬線已穿過綠化帶時,所有車道的車輛都必須停車讓行;6.當行人步入斑馬線,車輛在行經交叉路口右轉彎時,右轉車輛必須讓行;7.當行人步入斑馬線,車輛行經交叉路口轉彎時,左轉車輛必須讓行。
重慶市:不禮讓斑馬線哪些情況要扣分罰款?
記者從重慶市交巡警總隊獲悉,從2017年1月開始,重慶交巡警在各區已設置9處電子警察,對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違法行為進行抓拍曝光。截至6月21日,共發現和處罰不禮讓斑馬線的不文明行為697起。重慶將陸續增設、完善80余處攝錄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違法行為的電子警察,配合路面現場治理。同時各大斑馬線路口均安排有交通志愿者,對斑馬線上的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
另外,交巡警不僅要加強機動車禮讓行人的違法行為查處,對于行人隨意橫穿道路、翻越護欄、闖紅燈違法行為也將加大查處力度。
湖北省武漢市:機動車不按規禮讓斑馬線將被罰款100元扣3分
為切實有效地改善道路交通秩序、促進交通參與者特別是機動車駕駛人交通安全意識的提升,形成文明禮讓的良好社會風氣和氛圍,6月26日起,武漢交警在全市開展機動車不按規定禮讓斑馬線的集中交通整治活動。駕駛員一旦因駕駛機動車不按規定禮讓斑馬線被查處,將被處以100元罰款,扣3分。
據了解,從5月25日開始,武漢交警對駕駛機動車不按規定禮讓斑馬線的違法行為,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教育宣傳工作,截止6月25日,在全市范圍內,武漢交警已對駕駛機動車不按規定禮讓斑馬線的駕駛員進行了15876次宣傳教育。6月26日,全市共對駕駛機動車不按規定禮讓斑馬線的駕駛員開具處罰決定書125張。
江蘇省南京市: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一個月處罰8600多起
從5月16日開始,南京交警在全市共設立12處監控對不禮讓斑馬線的違法行為進行抓拍曝光。截止到6月22日,12處監控共抓拍1250起違法行為,與此同時在全市現場查處了7414起違法行為。不久前,記者再次來到了設立監控曝光的12處路段上的人行橫道現場查看,調查發現相比以前機動車的禮讓率明顯提高。
江西省南昌市:啟動“機動車禮讓斑馬線”活動
南昌市自6月25日起至12月底,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機動車禮讓斑馬線”活動。活動期間,南昌市將向全市駕駛員發出“禮讓斑馬線”倡議,號召全市黨政機關公務用車、公交車、出租車率先垂范,形成斑馬線前禮讓、車輛行人互相配合的良好局面,共同倡導文明交通。
在此基礎上,全面完善交通安全設施,對人行橫道信號燈和標志標線進行全面排查整改,做到人行橫道應設即設,交通信號設施科學、規范、有效;充分考慮道路功能、交通需求、安全狀況,深入研究行人交通特性,施劃人行橫道,增設交通信號燈和行人二次過街設施。重點解決商業區、居民區、學校等交通集聚點附近人行橫道、交通信號燈設置不科學、不合理以及人行橫道燈信號缺失、配時過短問題,并在未設置信號燈的斑馬線前,增設警示標志、施劃提示標線,提醒駕駛人自覺禮讓。
吉林省:重點整治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的違法行為
6月26日,是吉林省全省規范行人交通秩序專項宣傳教育活動的第三個集中宣傳日,吉林省交警總隊決定將此次宣傳活動主題確定為“禮讓斑馬線”。把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作為城市交通秩序整治宣傳的切入點、突破口,助力解決當前城市道路路口、路段通行安全隱患突出問題,帶動提高廣大交通參與者的文明交通素質,積極營造安全、文明、有序的交通道路環境。
據悉,此次宣傳活動將在重要路口、路段懸掛宣傳標語,電子顯示屏不間斷提示,重點提示三個方面內容: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時,應當減速行駛;機動車遇行人橫穿馬路時,應當停車讓行;機動車在沒有交通信號控制的路口行駛時,應當避讓行人。同時,對駕校學員、事故責任人、記滿12分駕駛人、“三公”(公職人員私家車、公車、公交車),“五車”(出租車、客運班車、工程渣土車、商砼運輸車、校車)駕駛人員,采取“大講堂”、簽訂責任狀(承諾書)等形式,舉辦宣誓、簽名、現場解答、發放宣傳資料等系列活動,開展針對性教育。
■
公安部交管局:要像治理酒駕一樣治理不禮讓斑馬線
2017年6月23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召開全國視頻會,通報各地開展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治理工作情況,交流整治經驗做法。會議指出,4月份深圳全國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現場會以來,各地結合實際大力開展城市交通秩序整治。6月份南寧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現場推進會后,各地迅速部署開展了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整治行動。
會議強調,機動車禮讓斑馬線不僅是遵規守法的具體表現,也是城市文明交通的重要標志。各地公安交管部門要緊緊抓住全社會廣泛支持的大環境和好契機,進一步振奮精神,乘勢而上,像治理酒駕一樣,深入推進不禮讓斑馬線治理,牽引城市交通秩序整體提升,帶動市民文明素質和法治意識整體提升。會議要求,各地公安交管部門要認真分析本地斑馬線管理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堅持零容忍、全覆蓋、嚴執法,堅定不移地抓好機動車禮讓斑馬線管理。要嚴格依法履職,創新執法管理舉措。要安排民警、輔警在行人過街流量大和未設置交通信號燈的斑馬線處執勤,適時組織執法小分隊加強重點路段、路口整治,加大現場查糾力度。積極借助執法記錄儀、手持攝像機以及路面監控等現有裝備設備,提升查處效能,擴大震懾作用。
7月13日,在濟南市召開的城市道路交通秩序整治現場推進會上,公安部交管局再次對深化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治理工作進行再強調再部署。會議指出,全國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現場會以來,各地以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治理為切入點,大力開展城市交通秩序整治,嚴罰重點違法,嚴管重點車輛,嚴治重點路段,城市道路通行秩序不斷改觀。特別是針對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問題,公安交管部門通過嚴格執法、技術監控、完善設施、引導宣傳等措施,綜合施策,治理成效初顯。上半年,全國共查處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違法上升3.9倍,因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造成的交通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15.4%、5.3%。
會議要求,各地要毫不動搖地堅持不禮讓斑馬線整治,像治理酒駕一樣,牢牢抓在手中,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一抓到底,管出規矩。要把整治與完善設施結合起來,聯合住建部門對行人過街設施進行全面排查,完善優化信號燈和標志標線,增設行人二次過街設施,按標準建設行人過街天橋和地下通道,切實保障行人過街安全;要把整治與社會共治結合起來,協調交通運輸、文明辦等部門,從公交車、出租車、公務車等車輛入手,組織駕駛人帶頭遵守讓行規定,并動員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工作人員及志愿者走上街頭,開展禮讓勸導活動,帶動全社會文明禮讓氛圍形成;要把整治與行人闖紅燈治理結合起來,在治理不禮讓斑馬線的同時,也要嚴管行人、非機動車闖紅燈等違法行為,在全社會形成“車讓人、人讓車”、相互禮讓的文明交通環境。
會議要求,各地要抓住當前城市交通秩序整治的難點問題,加強統籌,突出重點,抓住關鍵,以禮讓斑馬線、電動自行車、老年代步車為突破口,梯次推進、滾動整治、常態治理“三駕”“三亂”“兩闖”“兩線”“兩牌”“三車”等嚴重違法,牽引帶動城市交通秩序整體提升。要結合實際抓好電動自行車通行秩序治理,克服畏難情緒,主動作為不回避,嚴管電動自行車闖紅燈、逆行、違法載人、占用機動車道等違法行為,管出騎行規矩;要堅持疏堵結合、標本兼治,會同工信、質檢、工商等部門,強化生產銷售監管,從源頭上規范管理。要規范發展共享自行車,審慎發展共享電動自行車,堅決防范超標違規電動自行車進入共享單車領域。對老年代步車等低速電動車難題,要根據“升級一批、規范一批、淘汰一批”的要求,按照“堵住增量、消化存量、嚴管余量”的思路,積極會同工信、質監、工商等部門,提請黨委政府研究出臺政策,綜合采取經濟、行政、法律等措施,通過源頭治理和秩序治理相結合,積極穩妥推動破解老年代步車管理難題。
會議強調,各地要抓住貫徹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創建“文明城市”“衛生城市”的大好機遇,積極爭取黨委政府建立健全城市交通管理綜合協調機制,協同治理車站、醫院、商圈等周邊堵點亂點,改善通行環境。要想方設法增加停車供給,通過深度挖掘內部資源、開辟遠端停車場、共享周邊車位、實行錯時停車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滿足剛性停車需求。要科學組織交通,采取單向循環交通、限車限時通行、設置禁停區域、機非物理隔離等措施,減少交通沖突,提高通行效率,打通交通微循環。要優化路口組織,結合“兩化”工作,推動解決交通信號設施不規范、不科學、不配套等問題,進一步提升科學化和精細化管理水平。(肖松)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