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7年10月1日開始,一批不符合監管要求的人身險產品將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早在5月,保監會發布《關于規范人身保險公司產品開發設計行為的通知》(以下簡稱“134號文”),對人身險產品設計提出了“四項鼓勵七項注意”,并要求保險公司在10月1日前完成對已經審批或備案的產品展開自查和整改。其中有兩條對保險機構影響較大:一是兩全、年金保險產品,首次生存保險金給付應在保單生效滿5年之后,且每年給付或部分領取比例不得超過已交保險費的20%;二是保險公司不得以附加險形式設計萬能型保險產品或投資連結型保險產品。
此前,這兩類產品一度是保險公司“吸金”的利器。據了解,在10月1日之前,已經有不少保險公司下發內部通知,停售不合規的人身險產品。根據保險行業協會數據,截至6月29日,已經有33家保險公司停售了101款人身險產品。
從上市險企來看,中國人壽2016年排名前三位的產品都將面臨停售的壓力;新華保險和中國太保次之,中國平安受沖擊較小。而對于中小型保險機構來說,新規生效后,公司在銀保渠道和產品設計方面面臨的調整壓力加大。
快速返還產品被進一步壓制
年金產品附加萬能賬戶是壽險產品市場的“主力軍”。
一方面,投保人通過主險的年金產品享受保險保障;另一方面,投保人每年定期獲得生存金(通常為基本保額的一定比例)自動進入附加的萬能賬戶,通過日復利、月結息(市場主流的萬能類產品歷史結算利率在4.5%左右, 部分中小險企的萬能結算利率高達6%甚至更高)的方式提升投資回報。
從2016年3月起,保監會連續發文規范此類中短存續期人身險產品。2017年5月,安邦人壽的一款產品由于快速返還被保監會公開點名“批評”。安邦人壽的萬能險歷史結算利率均值從2016年6月的5.2%以上一路跌到4.5%左右。
根據保監會此前的要求,保險公司中短存續期產品年度規模保費收入占當年總規模保費收入的比重在2019年年初、2020年年初和2021年年初應當分別控制在50%、40%和30%以內,這意味著,快速返還產品規模將被進一步壓縮。
2017年上半年,人身險公司普通壽險業務規模保費占比為52.91%,較去年底上升16.71個百分點;萬能險占比17.4%,下降19.45個百分點。從新單業務結構看,期繳原保險保費收入占比33.11%,同比上升6.47個百分點。
上市險企中中國人壽受影響較大
新規之下,一波“停售潮”在所難免。
對于四大上市險企來說,從銷量排名前五的產品來看,134號文對各家的沖擊有大有小。
中國人壽方面,2016年公司排名前三位的產品分別是國壽鑫豐新兩全保險(A款)、國壽鑫 年金保險和國壽鑫福年年年金保險,東北證券認為,這三款產品將全部面臨停售壓力。
新華保險和太平洋人壽次之,主要原因是雖然排名前五的產品中雖然均有三款將會遭到停售,但這些產品早在2016年的新單規模就已經呈現出了收縮趨勢,東北證券認為這表明公司已提前規劃產品轉型。
對于平安人壽來說,其平安尊御人生兩全保險(分紅型)已于2016年前停售。平安集團常務副總經理兼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李源祥此前在接受澎湃新聞等媒體專訪時表示,公司萬能險產品的久期較長,大多超過12年, 新業務產品的久期能達到17年。
根據澎湃新聞梳理,截至2017年6月29日,已經有33家保險公司停售了101款人身險產品。安邦人壽和安邦養老仍有8款定期壽險、28款終身壽險、56款兩全保險、16個養老年金保險、38個非養老年金保險在售。
一批人身險今起退出舞臺 部分險企或無產品可賣
截至2017年6月29日,人身險產品停售情況。
目前除了四大上市保險公司,大多中小險企主要通過銀行渠道銷售保險產品。西南證券認為,新規生效之后,中小險企在營銷渠道和產品設計方面面臨的調整壓力加大,市場競爭格局預計將進一步向大型上市險企聚攏。這也意味著,若保險公司不抓緊設計推出符合監管規定的新產品,2017年四季度和2018年“開門紅”(全年產品銷售沖刺階段)將面臨“無產品可賣”的窘境。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