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有分析人士稱大眾集團計劃創立新的零部件業務以削減成本為其向電動汽車領域的轉型提供資金。此外,零部件業務可能提升其盈利能力。
在工會強大的束縛力下,大眾在德國以高昂的人工成本制造變速箱等零部件,降低了其核心品牌的盈利能力。
本周三,大眾表示,公司計劃將其零部件制造業務整合到一起,包括分布在全球五大洲的56個工廠所涵蓋的發動機和變速箱生產業務,總計8萬名員工。
自2016年6月宣布電動汽車計劃以來,大眾一直在評估其資產和品牌,并在年初將非汽車品牌擺上了銷售臺,包括其摩托車品牌Ducati。
杜伊斯堡-埃森大學(University of Duisburg-Essen)汽車研究中心主任Ferdinand Dudenhoeffer表示:“此次業務整合表明大眾業務結構正在發生改變。”
大眾表示,該計劃已于去年被提上日程,并于今夏得到了董事會的批準。大眾希望將其部件業務整合成一個新的部門。整合后的部門將提高組織效率,以及在特定領域內的競爭力,并推動整個集團向電動汽車轉型。
據大眾的一名知情人士透露,作為改變計劃的一部分,該集團可能也會重新劃分零部件制造中責任,但不存在任何削減產能的可能性。目前,奧迪、保時捷和斯柯達都在旗下工廠制造發動機和底盤部件。
Dudenhoeffer 表示:“這可能是大眾作為零部件供應商對盈利能力做的一次實質性的闡述,它將提升大眾的盈利能力,盡管細節仍有待觀察。”
隨著傳統汽車制造商試水新的移動服務和電動汽車,他們普遍承受著來自投資者的壓力,要求它們在盈利能力和特定業務增長前景方面更加透明化。將薩爾茨吉特(Salzgitter)和卡塞爾(Kassel)等部件工廠的業務整合在一起,也會影響到大眾在這兩個工廠建造電動引擎以推動零廢氣排放計劃。
摩根大通(J.P. Morgan)的分析師Jose Asumendi本周三表示,公開這些工廠的財務狀況將促使大眾精簡內部資源,以滿足電動汽車項目日益增長的資金需求。
Asumendi表示:“我們認為,這是大眾汽車股票行情的關鍵轉折點。”這一舉措預示著大眾在中期內拆分或精簡零部件業務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大眾拒絕對此做出評論,但針對拆分或出售零部件的計劃,相關人士予以否認。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