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將提前退坡20%,第一電動第一時間向接近政策制定的專家求證,據悉,目前政府部門在研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調整,由中汽中心牽頭訂制,但目前還未有明確方案,也沒有上交工信部,網傳退坡內容及上報工信部的情況不屬實。
有專家表示,希望盡量保持政策的穩定性,調整幅度不要過大,或者延續已經發布的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的有效期,不用推倒重來。然而從目前的研討趨勢來看,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調整已是板上釘釘的事。
從第一電動網此前獲得的一份討論方案來看,大致有三個方向:一是按續航里程補貼的分檔更細,鼓勵續航里程更長;二是電池能量密度要求提高,三是提出能耗系數分檔補貼。這和近期發布的雙積分政策中新能源汽車積分計算辦法的導向趨同,總體來說就是續駛里程向上,能耗向下,這也意味著電池能力密度要做得很高。
有觀點認為在“補貼政策”之下,企業對新能源汽車技術本身的追求并不多,主要生產滿足補貼標準的車型,新能源汽車產品結構以低端車型為主,市場產銷也是小型車居多,續航里程150km左右。因此有必要提高補貼門檻,使技術水平高、產品質量好的產品獲得補貼,提升整體產業發展水平。
事實上,政府一直在釋放“扶優扶強”的信號。今年9月9日舉辦的泰達論壇上,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宋秋玲表示,新能源汽車發展初期實行普惠制,就是企業銷售產品都可以享受到財政補貼,隨著新能源汽車發展到新階段,財政補貼的門檻不斷提高,不斷突出輔優輔強的政策導向。尤其是在2016年底發布的調整政策中,將補貼的金額與產品的技術、質量以及運行情況掛鉤,使技術水平高、產品質量好的產品獲得補貼,事實證明這促進技術進步的效果是十分明顯的。在調整政策發布前,推進車型目錄中,客車電池能量密度115以上的不到1%,乘用車電池能量密度120以上僅占3%,現在這個比例分別上升到68%和42%。
盡管補貼政策面臨調整,但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支持力度不會改變。整體來看,中國政府希望把新能源汽車市場從政策驅動變為市場驅動,目前已有雙積分政策來驅動企業,財政補貼這種純行政手段逐漸會退出,主要在使用層面給予鼓勵,包括不限行不限購、停車費/高速費/充電費等減免。2018年上半年,全國所有城市全面啟用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公安部會同相關部門同步調整稅收、保險、停車、公路通行等配套管理服務,落實新能源汽車“不限行”等差異化便利政策。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