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13日訊(記者 馮舉高 通訊員 李慧)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將健康產業定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出到2020年,大健康服務總規模要達到8萬億元,占GDP比重為8%左右。作為中國經濟的新亮點,健康產業是具有巨大市場潛力的新興產業。
隨著政策層面扶持力度加強,大健康產業將迎來史無前例的發展契機,未來前景一片廣闊。
產業發展的機遇和挑戰何在?應如何用創新引領大健康產業走進質量型增長時期?未來產業發展路在何方?對此記者專訪了浙江衛健科技公司CEO林偉華。
新興產業,有機遇也有挑戰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這意味著“大健康”從理論付諸實踐,這也意味著“健康中國”從2016年的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的“優先發展戰略地位”,已經成為黨中央和各級政府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的理念,這更意味著“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黨和國家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重大方針。
什么是大健康產業?
林偉華說,所謂健康產業,目前多指“大健康”的概念,與維持健康、修復健康、促進健康相關的一系列產業的統稱,浙江省明確提出重點發展多元辦醫、商業保險、健康養老、中醫藥、健康管理、健康信息、健康旅游和文化服務以及相關支撐產業等8大領域。
而這一新興產業的發展,既面臨機遇,更有著諸多問題和挑戰。
在林偉華看來,大健康產業發展面臨,體系不完善,產業鏈短,規模很小,企業的研發力量非常薄弱,缺乏有競爭力產品、技術;產業資源分布不均,城鄉分布不均衡;健康人力資源缺乏。這些問題成為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所在。
“因此,發展大健康產業不僅要處理好做強做大和做精做細的關系,還要注重跨界與多學科合作,做好產業布局的同時積極與國際接軌。”林偉華說。
美國留學歸國創業的林偉華一直從事大數據研究,他認為,國內大健康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的時期,“互聯網+”和“健康中國”一首一尾躋身國家戰略,健康領域迎來大發展契機。作為中國經濟的新亮點,健康產業是具有巨大市場潛力的新興產業。
在浙江,健康產業已經確定為七大萬億級產業之一。
浙江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張平表示,這8大機會不僅是未來浙江健康產業發展的重要“風口”,也將是浙江建設國際化健康產業的重要支柱領域。
“大健康產業分門別類較多,但是我們認為基礎還是在健康管理,如何將健康管理做精做細,做大做強,需要沉下心,用創新的思維去破題。”林偉華認為。
從供給與需求之間的關系來看,需求發生變化,供給也應隨之調整。當前,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人民群眾對高質量健康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并呈現多樣化,這給健康產業提出了個性化服務的新要求。
“二十一世紀,作為繼汽車、房地產、IT和互聯網之后的五波財富浪潮,健康產業已成為全球熱點和發展新藍海,在全球創造不可估量的財富和機遇。放眼中國,大健康產業正受到政策、資本、市場、技術等多層次的推進,一個黃金時代正在開啟。”林偉華指出。
用數字式健康管理實現創新發展
未來15年,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科技創新將為提高健康水平提供有力支撐。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指出,發展基于互聯網的健康服務,鼓勵發展健康體檢、咨詢等健康服務,促進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發展,培育一批有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探索推進可穿戴設備、智能健康電子產品和健康醫療移動應用服務等發展,這意味著“創新”將是引領健康產業發展的靈魂。
在實踐中,用創新突破健康產業發展的難題,成為業界企業和專家的共識。而針對創新,林偉華提出了數字式健康管理的理念,并把它付諸于實踐。
作為曾經的美國海歸數學、計算機、金融三學科的交叉學科博士,林偉華看來,互聯網與大健康的結合,都要遵循各自的科學性和邏輯性。他認為,國內大健康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的時期,“互聯網+”和“健康中國”一首一尾躋身國家戰略,健康領域迎來大發展契機。作為中國經濟的新亮點,健康產業是具有巨大市場潛力的新興產業。
“在以前,醫療資源和醫療設備的發展體現了一個國家的健康水平。而今,以為代表的數字健康管理技術,通過為國民提供病前健康管理,能有效提高國民健康水平,開啟健康中國的大門。”林偉華說。
林偉華介紹,為促進產業創新,衛健公司開創了科學數字減脂、實時監測健康實況的大健康健全產業鏈,通過一系列健康、科學、有效的減脂技術智能精準的推動方案及精準健康服務,整合大量專業的健康監測服務和實行實時管理。讓慢性病的頭號殺手----肥胖者重新樹立起科學減脂減重、恢復健康的信心。有數據統計迄今為止衛健科技總共幫助超過十萬多人有效減脂超過一千噸,在推動健康中國建設方面做出了自己努力和貢獻。
不久前,在2017阿斯塔納世博會上,衛健公司對健康管理提出了自己的“藥方”。就醫療健康主體提出了要利用數字化健康管理的方式突破肥胖等慢性病難題,并在上海合作組織館陳列脂老虎,把數字健康管理的技術系統傳播給絲路沿線周邊各國。
除了理念創新,數字化健康產業的模式創新也成為發展中另一個關鍵所在。
林偉華表示,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急速發展,為中國健康產業,尤其是以預防為核心的健康管理領域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衛健科技通過將數字技術、智能技術與健康產業相結合,有效突破了人們在管理自身健康時面臨的‘獲取健康數據難’、‘評估健康風險難’、‘獲取防病指導難’等難題,讓人們能夠通過移動智能設備隨時隨地進行自我健康管理,輕松預防各種慢性疾病。”
創新模式需要市場和口碑來驗證
國家衛生計生委疾控局發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指出,減肥不但是減重量,更重要的是減脂肪。
每年的5月11日,是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世界防治肥胖日,肥胖是該組織確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
如今,在科技創新的引領下,控制肥胖等慢性病有了新的切口和途徑。
在理想化的智能家居場景中,通過直接分析人體數據以及指令執行等方式可以全局掌控人體內部數據到方方面面,足不出戶就可享受體脂檢測,這特別對于一些不便經常去醫院檢測的人來講,簡直就是打開了人體智能健康管理的大門。
日前,“首屆智慧健康管理”國際高峰論壇在杭州洲際酒店舉行,這款具有上述功能的智能體脂稱受到參觀者高度關注。
現場解說員介紹,這款產品名為“變啦”。與市面上一般智能設備相比,其核心技術脂老虎健康減脂技術包含 9 大核心技術,其9大科技相互依托形成一個閉環,服務于用戶的大健康管理。通過這款APP和清華同方等聯合研發的體質稱便能看到個體身體多個參數,不僅只停留在體重上,還有體脂率、蛋白質、骨骼肌等。
林偉華介紹,研究慢病特點以及國內外的成熟的管理方式,我們發現,慢病管理需要數據高頻跟蹤、輔導方案個性化、營養干預精準化、動態檢測反饋的閉環管理模型。從用戶的需求端入手,由此我們的研發團隊提出了,利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大健康的數字化健康管理模式,通過多年的探索,我們形成了變啦APP、脂老虎健康減脂技術等系列健康管理服務體系。建立模型后,慢病的數字化健康管理從受眾面最廣的肥胖領域開始介入。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在頂層設計中,鼓勵建立健康大數據平臺,要求加強慢病管理防控,基本實現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管理干預全覆蓋,逐步將符合條件的癌癥、腦卒中等重大慢性病早診早治適宜技術納入診療常規。
林偉華認為互聯網與大健康的結合,都要遵循各自的科學性和邏輯性。
“之前的探索表明,要從用戶的需求端入手,以慢性病預防作為切入點,利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大健康的數字化健康管理模式,建構慢病管理的數據高頻跟蹤、輔導方案個性化、營養干預精準化、動態檢測反饋的閉環管理模型,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管理健康的產品和服務。這也是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和企業發展的根基所在。”林偉華說。
(新媒體責編:zpl)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