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吃過早飯,坐著動車去外地,晚上再坐著動車回家吃晚飯,這樣的“雙城”生活,已成為不少江蘇人的常態。從省會南京出發,20分鐘到鎮江、39分鐘到常州、55分鐘到無錫、72分鐘到蘇州、74分鐘到徐州……在江蘇,這樣的出行時間全部通過高鐵實現。
近年來,江蘇從未來發展需要出發、從人民群眾期盼著手,加快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初步形成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網絡,縮短了城市的時空距離,為江蘇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增添動能。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省鐵路辦主任陸永泉表示,江蘇交通人正搶抓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發展、服務水平提高和轉型發展的黃金時期,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加速構建“大通道、大網絡、大樞紐”,全省交通運輸業以前所未有的勢頭蓬勃發展,不斷刷新“江蘇速度”。
鐵公水空動脈交織
火車一響,黃金萬兩。隨著江蘇境內滬寧、京滬、寧杭等高鐵線路陸續投運,高鐵滿足百姓出行需求、產業轉移需求、城市建設和經濟結構調整需求的功能日益明顯,公眾出行的便捷性和舒適性得到極大提升。目前,江蘇境內已建成鐵路里程2791公里,實現設區市全聯通;長三角核心區(滬寧杭)形成了“一小時高鐵圈”。
發達便捷的高速公路,也在為人民出行不斷提速。江蘇已形成“五縱九橫五聯”高速公路網,實現“縣縣通高速”,設區市中心城區可在30分鐘上高速公路。全省建成14座長江江蘇段跨江通道,與外省的高速公路接口達21個。全省公路面積密度居全國各省區第二,10萬人口以上鄉鎮覆蓋率達92%。國家級開發區、省級開發區一級公路通達率100%,4A級及以上景區一級公路通達率85%。
依靠東鄰黃海、內據長江的獨特優勢,水運在江蘇綜合運輸中一直占據著半壁江山。截至2016年年底,全省港口萬噸級以上泊位480個,綜合通過能力達19.4億噸,均居全國第一。設區市均通達千噸級航道,并建設有千噸級泊位的內河港區,千噸級航道覆蓋58個縣級節點,初步形成了“東部達海、中部連江、蘇南成網”的高等級航道網主網絡。
對外溝通的空中橋梁日益壯大,江蘇人乘飛機看世界的航空版圖快速擴大。近幾年全省新開或加密國際(地區)航線60條以上,基本實現連通客流量規模前50位的國內機場和80%以上重要國際貿易國家(地區),初步構建起通達全國、連接國際四大洲的航線網絡。全省9家運輸機場百萬及以上級機場達7家,數量位居全國第一。
智慧交通為人民美好生活添新彩
江蘇智慧交通“232暢通網”工程基本完成;高速公路ETC車道實現全覆蓋并與全國聯網,普通公路ETC車道覆蓋率超過50%;建成覆蓋全省公路行業的“一網、一圖、一平臺”信息化管理體系框架,搭建覆蓋全路網的信息化“虛擬高速”……
近年來,“互聯網+交通”在江蘇得到快速應用并迅速發揮效益,“互聯網+”加出了優質、便捷和人性化服務,給老百姓帶來更好的交通出行體驗。
10月16日,行駛在蘇北運河的船員享受到了“互聯網+航運”帶來的紅利。京杭運河江蘇省交通運輸廳蘇北航務管理處所轄的10個梯級船閘管理所全面開通“船訊通”電子申報和手機繳費業務,船員無需上岸辦理登記繳費手續。江蘇33個船閘已開通運行內河船舶智能過閘系統,在京杭運河及沿江口門船閘全面推廣“一站式”服務。9月下旬,江蘇完成了今年免費為本省籍內河船舶安裝1萬臺VITS船載終端的工作任務,“智慧水運”更安全便捷。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積極探索“政企合作建設智慧交通”新模式,與百度公司、高德地圖等合作開展交通大數據分析,提供出行信息服務,范圍已擴展至全省干線路網和重要縣道,并與長三角地區其他省份實現信息共享,與城市主要出入口道路監測數據建立共享交換機制。
高速公路暢通發達,高鐵動車風馳電掣,港口航道“流金淌銀”,空中版圖不斷擴大……上天入地、入江跨海的交通圈,正為江蘇開啟美好生活的新篇章。敢為人先的江蘇交通,正昂首闊步向著具有國際視野、中國特色、江蘇特點的交通強省邁進,為交通強國建設提供江蘇經驗。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