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發布的《公路水路行業安全生產事故統計分析》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公路水路行業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事故起數有所下降、死亡失蹤人數略有下降。按各領域統計口徑,造成人員死亡失蹤的安全生產事故起數、死亡失蹤人數,同比下降7.5%、2.1%。其中,一般事故起數、死亡失蹤人數,同比下降3.8%和上升4.8%;較大事故起數、死亡失蹤人數,同比下降15.3%、14.1%;重大事故起數、死亡失蹤人數,同比上升60%、93.8%;發生特別重大事故起數、死亡失蹤人數,同比持平、上升2.9%。
三季度,公路水路行業安全生產事故起數有所上升、死亡失蹤人數明顯上升。按各領域統計口徑,造成人員死亡失蹤的安全生產事故起數、死亡失蹤人數,同比上升7.1%、10.6%。其中,一般事故起數、死亡失蹤人數,同比上升36.6%、57.8%;較大事故起數、死亡失蹤人數,同比下降30.3%、13.5%;重大事故起數、死亡失蹤人數,同比持平和下降36.7%。
道路運輸領域事故起數顯著下降
三季度,道路運輸領域安全生產事故起數顯著下降、死亡人數略有下降,但重特大事故仍有發生。較大及以上等級道路運輸行車事故起數、死亡失蹤人數,同比下降29%、3%。其中,較大事故起數、死亡失蹤人數,同比下降32.1%、19.7%;重大事故起數、死亡失蹤人數,同比下降33.3%、36.7%。
安全監管不平衡仍然突出。中南地區籍車輛發生較大及以上等級事故起數、死亡失蹤人數,占道路運輸事故總量的22.7%、42.2%,同比持平和上升240%;華東地區籍車輛發生較大及以上等級事故起數、死亡失蹤人數,占道路運輸事故總量的27.3%、20.5%,同比上升500%、725%。中南、華東地區的有關省份道路運輸安全監管工作仍需做細做實。
違法違規問題仍嚴重影響安全生產。較大及以上等級碰撞事故起數、死亡失蹤人數,占道路運輸事故總量的72.7%、73.9%,同比下降30.4%、上升14.4%。盡管碰撞類事故起數顯著下降,但占比仍較高。駕駛員超速、違規占道等違法違規行為仍然突出,應急處置能力仍待提高。
長途線路、旅游線路仍需強化監管。省際班線、包車、旅游客運發生較大及以上等級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占道路運輸事故總量的22.7%、34.8%,同比上升66.7%、36.6%。表明長途客運駕駛員疲勞駕駛等行為仍時有發生,包車、旅游客車駕駛員不熟悉線路的問題依然突出,長途客車駕駛員的安全監管仍需加強。
水上交通領域事故有所反彈
三季度,水上交通領域安全生產事故件數和死亡人數大幅上升。造成人員死亡失蹤的運輸船舶事故起數、死亡失蹤人數,同比上升38.3%、59.6%。其中,一般事故起數,死亡失蹤人數,同比上升46.1%、66.7%;較大事故起數,死亡失蹤人數,同比下降25%和上升47.1%;未發生特別重大事故。
防御超強臺風能力仍需加強。受臺風“天鴿”影響,珠江口水域發生造成人員死亡失蹤運輸船舶事故起數、死亡失蹤人數,分別占水上事故總量的14.3%、17.3%,同比上升100%、550%。表明盡管近年來我國船舶防御臺風取得了一定經驗,但防御超強臺風的具體措施仍需進一步研究,工作仍需進一步加強。
地方企業和鄉鎮個體船舶主體責任仍需強化。地方企業發生造成人員死亡失蹤運輸船舶事故起數、死亡失蹤人數,分別占水上事故總量的59.5%、68%,同比上升19%、41.7%;鄉鎮個體船舶發生造成人員死亡失蹤運輸船舶事故起數、死亡失蹤人數,分別占事故總量的38.8%、29.3%,同比上升128%、120%。表明地方企業和鄉鎮個體企業安全投入不足、維修保養不到位、安全培訓教育不到位等問題依然突出,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仍待加強。
船舶技術狀況亟需提高。自沉事故起數、死亡失蹤人數,占水上交通事故總量的45.2%、53.3%,同比上升171.4%、166.7%;發生碰撞事故起數、死亡失蹤人數,占水上交通事故總量的19%、20%,同比下降38.5%、11.8%。表明船舶技術狀況仍需加強,船員應急能力仍需提高。
公路水運工程建設領域事故有所上升
三季度,公路水運工程建設領域安全生產事故有所上升。造成人員死亡失蹤的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增加5起、4人。其中,一般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增加5起、8人;較大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持平和減少4人;未發生重特大事故。
違法違規行為居高不下。違反操作規程或勞動紀律引發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占工程建設事故總量的47.5%、40.9%。表明從業人員安全意識不強、技能素質不高的問題仍然突出,安全培訓亟待加強。
橋梁工程仍是安全管理的重點。橋梁工程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占工程建設事故總量的52.9%、45.5%。表明橋梁工程施工安全風險高的特點突出,隱患排查治理和風險管控工作仍待加強。
高空作業需重點防范。高處墜落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占工程建設事故總量的29.4%、22.7%;坍塌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占工程建設事故總量的23.5%、27.3%。表明“防坍塌、防墜落”等專項整治任務仍需進一步強化。
港口生產領域形勢穩定
三季度,港口生產領域安全生產事故有所下降,造成人員死亡失蹤一般事故起數、死亡失蹤人數,同比減少2起、2人,未發生較大以上等級事故。
□安全生產趨勢研判
四季度進入秋冬季節交替期,強降雪、大風寒潮、霧霾、冰凍等惡劣天氣多發,影響交通運輸安全生產的不利因素增多;同時,各行業進入年度收官階段,運輸需求旺盛,公路水運工程建設趕工期等現象將有所抬頭,交通運輸安全生產保障任務繁重。
多車相撞事故風險上升。秋末冬初季節,晝夜溫差較大,團霧大霧天氣較多,霧霾天氣頻發,能見度低,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多車相撞的風險上升。
極端天氣對運輸安全的影響不可忽視。四季度,北方大雪、南方凍雨雪天氣將對行車安全造成威脅。同時,我國進入了傳統的季風季節,寒潮大風將影響我國的渤海、黃海和東海海域,熱帶氣旋仍將對南海海域造成影響,海上防風、防凍不可忽視;隨著冬季到來部分內河航道進入枯水期,易發生船舶擱淺事故,加大船舶通航安全風險。
安全保障任務繁重。四季度,隨著經濟形勢穩定向好,煤炭、糧食等大宗貨物的運輸需求穩步增長,運輸安全保障壓力增加;同時,工程建設進入竣工驗收高峰期,搶工期現象將有所抬頭,安全保障任務依然繁重。
□對策和建議
強化專項治理和重點保障。繼續開展平安交通等專項整治,持續推進8個重點領域,29項整改任務的落實;扎實推進危險品運輸綜合治理、港口危險品存儲作業等專項工作,確保取得實效。
強化主體責任和監管責任。督促企業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加大安全投入,加強從業人員教育培訓,細化營運車船防大風、霧霾、低溫、冰雪等措施。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嚴格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和執法,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加強安全培訓和警示教育。督促企業組織從業人員開展交通安全技能和應急處置能力培訓,加強冬季安全行車、行船和應急處置等培訓教育,提升從業人員安全技能。督促企業分析本企業安全生產典型案例,開展安全生產警示教育,“舉一反三”,強化事故隱患整改工作。
強化惡劣天氣防范。完善與相關部門的信息共享機制,及時獲取和發布各類災害預警信息;督促企業完善防雪、防風、防霧、防低溫等應急預案,配備必要的應急物資和裝備設施,切實增強應對極端災害性天氣的能力。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