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青年書法家黃堅。
黃堅,字靜禪,江西宜春人,法號普堅居士。今年剛剛35歲,卻已擁有許多響當當的頭銜——熹誠書畫院院長、心經書法家,福建青年杰出書法家,資深媒體人。……其作品剛勁有力、清新古雅、雋逸深沉,曾多次在全國書法作品展中獲獎。“興趣、毅力、勤奮和悟性,加在一起,才會讓人在書法上取得一定的成就。這幾點缺一不可。”回憶起自己走過的路,黃堅如是說。
圖:黃堅的書法作品《心經》。
練習書法,貴在持之以恒,堅持不懈
黃堅自幼秉承家學,隨父親學習書法,正是從小在家庭文化氛圍的熏陶下,讓他對書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我大概八九歲的時候,父親就教我練字,每天讓我寫滿兩張報紙。小學時我們有寫字課,因為在家父親就教我,所以我的字比一般同學寫得好,老師就關注我。”黃堅回憶說,“八九歲的小孩都比較貪玩,父母對我要求比較嚴格,一開始我也會不太情愿,但后來因為字寫得好,受到老師表揚,我的榮譽感就被激發出來。后來有的同學會給我塊橡皮或給支鉛筆,讓我指導他們做寫字課的作業。”“學書法,貴在持之以恒。”黃堅說,小學三年級時自己參加全市小學生書法比賽,拿了個三等獎,并和獲一等獎的同學成了朋友。但后來,這位同學漸漸放棄了對書法的追求;讀大學時,他參加了學校里的書畫社,那時同學們練習字畫都非常勤奮,但現在,很多同學工作后就沒有把自己的愛好堅持下來。
圖:黃堅的書法作品《心經》。
苦練還要勤思,有思考有靈魂的書法才是好書法
談起自己的書法創作之路,黃堅坦言,自己永遠也忘不了中國著名書畫家余險峰老師問自己的那句話:“你每個月能練夠一刀(100張)紙嗎?”
那是在2003年前后,黃堅拿著自己的作品去向傅繼英老師求教。“前輩的意思是沒有量的積累就沒有質的飛躍。每天多練,在技術上做到精熟,以后才有可能在創作中游刃有余。”黃堅說,“前輩的這句話,對我觸動很大。從此以后我每天堅持練,有時候甚至寫到夜里兩三點。”
傅繼英還在技巧上對黃堅進行了指點。“我向他討教正確的臨摹技巧和方法,能得法,就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只埋頭苦臨不思考是不行的。‘學而不思則罔’。”黃堅說。
有了多年練習積累的扎實基本功,在傅繼英老師的指點和自己的刻苦練習下,同時先后在中國著名書畫家傅繼英老師,中國水墨畫泰斗吳立民老師的指點下,黃堅很快從一名書法愛好者變成了一名青年書法家。
圖:黃堅的書法作品《靜悟、讀書、面壁》。
圖:黃堅的書法作品《悲欣交集》。
創作師古出新,字勢在規矩中馳騁,收放自如而不失法度
黃堅的書法作品,有著古雅而清新的風貌,有著雋逸深沉而又大氣瀟灑的氣象,始終體現出他師古出新的創造性。他的書法以主觀情調為軌跡,注重線條的內蘊,在行筆中求靈動,求字勢,求精致,讓字勢在規矩中馳騁,收放自如而不失法度。
書法創作時,不能為了創新而創新,還是要在古人的基礎上求新求變。”他說,“我對自己的要求是:吸收古人、繼承古人,立足于當代,展望未來。”
黃堅認為,書法創作要展示出自己的修養、格調、氣質。他要求自己的字里行間出現正大氣象,還要有書卷氣。“為了做到這一點,我要求自己多讀書,和古人對話,把他們優秀的基因繼承下來。”為此,他通讀過《道德經》《資治通鑒》《二十四史》《古文評注》等大量哲學、史學書籍。
如今的黃堅,仍懷揣著他的書法理想與激情闊步前行,他說,不論何時何地,自己都會一直努力堅守自己的藝術主張和探索,拓寬自己的創作空間,認真努力地投入到書法學習、創作中去。(記者 林曉蔚)
(新媒體責編:zpl)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