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二線城市的家政市場,家庭保姆在數量和素質上,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要。在這種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保姆不夠專業、收費偏高的現象屢屢出現,成為家政服務行業待解的難題。
“我們上班忙,想找個保姆照顧老人……” “我們也想找個接送孩子、給孩子做飯的保姆……”某大廈的一家家政公司聽到的兩位女士的對話她們已經尋找了將近一個月了,但都沒有找到合適的保姆。而這家家政公司的老板說,目前重慶的家政市場,家庭保姆在數量和素質上,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要。在這種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保姆不夠專業、收費偏高的現象屢屢出現,成為家政服務行業亟待解決的難題。
客戶心聲:想找個好保姆咋就這么難?
“
現在找保姆難啊,不是你挑她,而是她挑你……”在渝北的這家家政公司,要為自己的母親找一位保姆的周英梅詳細向記者描述了自己找保姆的“艱難史”。原來幾個月前周英梅的母親中風,雖然因為治療的及時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生活卻不能像以前一樣自理了。于是周英梅平時也不再放心把母親一個人放在家,于是就在家政公司登記要找一位保姆。可交了錢之后等了兩周才迎來了第一位保姆,但是僅僅干了一周,保姆就嫌周英梅的母親太嘮叨、口味太刁鉆等問題辭去了工作。臨走時還陰陽怪氣地對周英梅說,你家房子這么小,給我住的也不好,工資也低!你們家老人又嘮叨事又多,我伺候不來。送走第一位保姆后又等了一周,周英梅等來了家政公司為她介紹的第二位保姆。“這個保姆脾氣倒是蠻好,對待老人倒也客氣。但就是干活太粗了,而且自己也邋遢……”周英梅沒有辦法,只好辭掉了這位保姆,繼續再等待。過了幾天家政公司通知她,這次這個保姆照顧老人非常有經驗,之前已經干了好幾年保姆了。當周英梅滿懷希望地見到這位保姆時,卻遭到了她的盤問:“你們家幾口人?老人大小便能不能自理?提前說好了我只照顧老人哦!每月1800元,而且一周只上五天班。”這保姆還未進門,周英梅就被她的各種條件“唬住”了,無奈只好放棄這位聽著有經驗的保姆,找尋其他保姆。同樣的,想找一位做飯、接送孩子的保姆的鄭女士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她告訴記者,現在的保姆本來就很少,對雇主的要求也很高。自己家先后找了兩個,都是最后保姆把她們給“炒魷魚”了,沒辦法她們只好繼續尋找、繼續等待。而隨后記者又走訪了幾家家政服務中心,遇到一些找保姆的“雇主”,在她們的描述中,不難發現現在找保姆難不說,找個好保姆更是難上加難。
保姆現狀:愿意接受正規培訓者寥寥無幾
目前從事家政服務的大多數為農村中年婦女,文化水平比較低、沒有一技之長、在其他行業難以就業,認為自己帶過孩子照顧過老人,做保姆肯定就沒有問題,不愿意再接受正規、專業的培訓,而一些家政公司為了降低人力成本,雖然打著提供專業培訓的保姆,但事實上也只是進行幾天甚至幾個小時“粗線條”的培訓。
在南濱路一家家政公司,記者遇到了正在等待雇主談事情的保姆劉秀芹,她自己主要是給雙職工的家庭做保姆,接送孩子,給家里做飯什么的。“我都是兩個娃娃的媽了,我的娃都上班了!我怎么能不會照顧呢?自然做保姆也是沒的說。”有著劉秀芹一樣想法的保姆還真不少。保姆們都說自己有經驗,但事實上,隨著時代的變化,很多雇主對保姆的要求有所改變,相當一部分雇主不滿足于保姆只懂得洗衣、做飯,有的還要承擔起輔導孩子功課、陪老人聊天等任務,要“入得了廚房進得了書房”,但這樣的保姆打著燈籠也難找。
在重慶市場上雇主找保姆主要有3種途徑:家政公司推薦、朋友介紹、自己雇請。現有的部分家政公司采取中介制的模式,往往只顧收中介費,對保姆的所作所為不負任何責任,雇主和保姆的利益都得不到充分保障。朋友介紹或自己雇請的保姆,在取得雇主信任后往往采取種種借口要求增加工資,弄得雇傭雙方不歡而散的不在少數。一些有經驗的雇主說,選保姆最好先帶到家里試用一兩天,如果保姆覺得適應,雇主覺得還過得去,雙方再確定下來,這不失為一條權宜之計。
市場呼喚:家庭服務人員需要職業化
現從事家政服務的服務人員都是自由人而不是職業人,從業者基本上是想干就干幾天,不想干抬腿走人,沒有職業道德的概念,沒有職業規范的約束,也沒有職業保障保護。這種社會零散務工者形象和自由人的身份,嚴重影響了家政服務行業的聲譽和發展。
所謂職業化,它并不等于高學歷,也不等于高職稱、高職位,同樣也不等于經驗豐富的所謂實干家。職業化就是一種工作狀態的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用合適的方式,說合適的話,做合適的事。
職業化包括由內而外三個層次的含義:首先從業人員應該體現出一種職業素養,而不是依憑個人興趣自行其事;其次,從業人員應該掌握相當程度的專業技能;再次,職業化應該有本行業特定的行為規范或行為標準,而且從業人員做事要符合該行為規范或行為標準的要求。家政服務職業化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和趨勢。
火鳳凰高端家政服務,具有最專業的服務理念,打造的專業家政團隊,為每個家庭提供更加專業和高質量的服務人員,讓您在家也能享受如般的尊貴體。
(新媒體責編:zpl)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