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一次查詢就可以獲得量身定制的全出行解決方案,春運回家不再為搶票傷神!這是記者于12月19日,在同程旅游召開的2018春運大數據發布會獲知的。當天,同程旅游還發布了國內領先的“智慧春運”出行解決方案——慧行。
“慧行”產品啟動儀式上,中國交通報社副社長韓世軼(左二)、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秘書長楊洪義(左三)共同點亮熱力圖。
根據同程旅游與中國交通報社聯合發布的《2018年春運大數據報告》顯示,2018年春運旅客平均出行距離約700公里,近7成旅客表示會提前一周開始規劃行程,有近半旅客需經歷至少一次大交通中轉,51.9%的旅客愿意犧牲旅途時間換取順利出行,旅客對替代交通出行方案的智慧化推薦服務需求巨大,超過7成旅客表示樂于采納推薦方案。
基于以上現狀,同程旅游宣布將依托“互聯網+大數據”模式打造“智慧春運”出行解決方案,創造性地解決用戶信息不對稱的痛點,在同一頁面提供多場景備選方案,覆蓋火車、飛機、汽車、輪船等多品類,為用戶量身打造“最快、最省、最舒適”等維度的“替換、接續”型出行方案。
“慧行”上線 打造“互聯網+大數據”模式
中國春運被譽為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類大遷徙。在40天左右的時間里,有約30億人次的人口流動。2017年全國春運旅客發送量達到29.8億人次,2018年則預計突破30億人次。
雖然2018年春節相對較晚,但因為務工流和探親流的疊加效應,今年春運依然呈現出顯著的“東熱西冷”分布態勢。基于同程旅游的大數據預測顯示,除夕前30天為節前購票高峰,在除夕前后形成低谷,春節后開始出現返程購票高峰,一直持續到春節結束。
同程旅游交通商業智能中心總監王燕
據同程旅游交通商業智能中心總監王燕介紹,近50%受訪者在2018年春運出行途中需經歷至少一次大交通的中轉。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我國城市化的發展,人員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在春運這個有特殊意義的時間節點上流動趨勢趨同,造成了交通運力上局部供需不平衡;二是信息不對稱,對春運出行的大多數旅客來說,規劃回家路線時決策成本過高,要考慮價格、時間、舒適度、購票難度、中轉方法、出發時間等多個問題,往往讓旅客無所適從。
為了緩解春運期間用戶購票難的局面,同時讓需要中轉換乘的用戶出行體驗更好,同程旅游順勢推出“智慧春運”出行解決方案——慧行。據了解,它最大的特色是將不同路線的動態出行難度和成本考量作為大數據決策因子,為用戶提供最優化的出行方案:在“最快、最省、最舒適”等維度下提供“替換、接續”型出行方案,假設出現無直達、無票情況,同程旅游的“慧行”產品還可以創造性提供“聯程聯運”模式。
品質服務 追求“用戶口碑+極致體驗”
同程旅游深耕四年布局大交通領域,目前交通出行的生態圈已經初具規模,覆蓋飛機票、火車票、汽車票、用車等品類。厲亮介紹稱,交通品類不斷覆蓋的過程也是數據積累的過程,正因如此,同程旅游在海量消費數據的基礎上不斷迭代產品和提升技術,最終推出了“智慧春運”出行解決方案——慧行,期望用大數據賦能春運,讓回家更簡單。
同程旅游副總裁、交通事業群CEO厲亮
除了提供“智慧春運”出行解決方案外,“慧行”還致力于提升用戶的消費體驗,推出了多行程合并支付以及多方案一鍵預定,解決用戶中轉換乘需要多次下單、多次付款的問題,為用戶節省了大量決策和消費時間。具體而言,“慧行”可以為用戶提供站到站的多種一體化出行方案,并支持用戶一次下單即可完成全部方案的預定,簡化購票步驟。
此外,“慧行”的貼心之處還體現在人工智能上,為了滿足用戶的需求,在2018春運前“慧行”上線了語音查詢購票,預定購票功能,人機交互讓購票更簡單。
眾所周知,春運回家除了決策難、購票難等問題,出行體驗也是一大痛點,行李多、排隊久、打車難、吃飯貴等問題飽受旅客詬病。針對這一用戶痛點,同程旅游提供了一站式服務內容。
厲亮表示,為了提高用戶體驗、深化同程品質服務,同程旅游交通事業群一直致力于提供從線上延伸到線下的出行服務,在客戶需求的基礎上不斷探索深化,打造一站式的出行體驗。從2016年10月開始,同程交通事業群就以VIP服務中心為軸心,為用戶提供車上餐食預訂、接送站、停車接駁等多元化出行服務。
“互聯網時代流量為王的時代已經逐漸過去,接下來的競爭將集中在用戶體驗和客戶口碑方面,同程旅游將致力于提供為用戶提供美好的出行體驗。”厲亮如此表示。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