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長江宜昌航道工程局19日消息,由該局承建的長江“645工程”宜昌—昌門溪河段航道整治二期工程已正式開工建設。
長江中游宜昌至昌門溪河段緊鄰三峽工程、葛洲壩水利樞紐,為長江出三峽后經宜昌丘陵過渡到江漢平原的河段,全長約83公里。受三峽水庫蓄水和沖刷的影響,該河段節點區段的河床松動、降低,局部彎道段水流條件較差,部分卵石淺灘水深不足,是中游“卡脖子”重點淺險水道。
2014年,該河段實施一期工程,對枝城下游的關洲、蘆家河水道關鍵部位進行守護,初步遏制了關洲、蘆家河水道支汊發展及洲灘沖刷對宜昌水位的不利影響。為鞏固已實施工程的整治效果,改善枝城上游宜都水道航道條件,進一步抑制宜昌水位下降,在宜都水道實施長江中游宜昌至昌門溪河段航道整治二期工程。
該工程是“645工程”中宜昌至武漢段4.5米水深航道建設的先期工程,重點對長江干線宜都水道約10公里的河段進行整治。2020年工程建成之后,該水道將滿足3000噸級貨船以及2000噸級駁船組成的船隊通航要求,有效緩解中游航運瓶頸制約,進一步提高長江干線航道整體通航能力,為落實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推動沿江經濟社會發展奠定重要基礎。
據了解,長江“645工程”是湖北省委、省政府站為落實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推動沿江經濟社會發展,針對長江“中梗阻”問題提出的戰略目標。目前,“645工程”已先后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和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實施“645工程”,將有效解決長江干線航道“兩頭深、中間淺”的突出問題,形成一條超大容量、串起長江中游湘、鄂、贛、皖四省的“水上高速公路”。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