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間為:河北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黨組書記、廳長曹汝濤)
人民交通12月28日河北電(記者 常玉坤),12月28日上午記者從河北省政府新聞辦發布會現場獲悉,2016年,省委、省政府立足河北縣多縣小的實際、著眼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局,部署開展了為期三年(2016-2018年)的縣城建設攻堅行動,將其作為推進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范區建設、推進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采取了一系列務實舉措,強力推進。今年是縣城建設三年攻堅的第二年,是承上啟下的一年,也是攻堅行動能否取得實效至關重要的一年。在即將過去的一年中,各地各部門積極行動,狠抓落實,取得階段性進展。下面,我就我們是怎樣推進縣城建設攻堅行動的有關情況進行簡要介紹。
一、精心謀劃,統籌推進
在頂層設計上,堅持問題導向,省委、省政府兩辦年初印發了《關于深入推進縣城建設攻堅行動實施方案》,提出縣城建設攻堅重點聚焦“一補三化”,即公共設施補短板、產城教融合化、環境容貌整潔化、建設改造精品化,分別明確了具體要求和任務;省城鎮化辦印發了《2017年縣城建設攻堅行動目標任務》,確定了全省今年縣城建設的44項指標,進一步細化攻堅重點和年度目標任務。在組織推動上,圍繞“一補三化”攻堅重點,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多次調研強調,分管省領導經常深入縣(市)考察指導;省政府相繼召開全省城鎮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專題培訓班、召開了深入推進縣城建設攻堅行動觀摩調度會等進行專題部署調度。各地都落實了縣城建設一把手工程,形成了強大合力。我廳發揮牽頭作用,會同有關部門加大力度,將攻堅行動不斷推向深入。在各地落實上,全省各地結合文明城、園林城、衛生城創建以及舉辦旅發大會等重要契機和重大活動,按照“抓重點、補短板、出亮點”的基本要求,查找不足,積極謀劃,全員發動,形成了濃厚的攻堅氛圍,一大批縣城建設重點項目紛紛落地。
二、突出重點,務求實效
(一)大力推進公共設施補短板,縣城承載能力逐步提升。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路網結構逐步改善。涿鹿、高碑店等縣(市)的21個繞城改線項目落地實施,70個縣城完成高速口、高鐵站等交通節點到縣城引線的綜合整治。辛集、晉州、定州等縣(市)以次干路、支路為重點,打通斷頭路、卡脖路,城區道路通達性進一步增強。二是供水能力大幅提升。南水北調受水區的93座地表水廠全部實現水源切換,出廠水水質全部納入省級督查范圍,89個縣(市)建成應急備用水源。三是城區內澇積水逐步消減。所有縣(市)全部啟動了城區內澇防治,整治易澇點300余處,今年汛期全省沒有發生嚴重的城區內澇災害。遷安市作為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穩步推進試點項目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四是公共服務設施不斷完善。積極推進縣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體育場館和全民健身中心建設,增強公共服務功能。共有84個縣(市)建成全民健身中心,72個縣(市)建成公共體育場館。全省新建和改擴建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項目55個,其中37個場館即將投入使用。
(二)積極推進產城教融合發展,縣城發展動力持續增強。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規劃體系更加完善。各縣(市)全部完成城鄉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同步啟動了控制性詳細規劃、城市設計及各類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其中控詳規編制覆蓋率達到100%。二是新區建設初具規模。邯鄲市以推進縣城新區建設為抓手,整體提升城區承載能力和產城教融合,所轄12個縣(市)高起點、高站位開展了新區規劃和項目建設。黃驊、高碑店、安國等縣(市)立足地方產業特色,優化整合空間和要素資源,整體推動產教城融合發展。三是產業逐步實現集聚。各縣(市)積極發展高效、低碳的綠色產業,截至目前,永清、涿州等85個縣(市)已完成縣城產業園區升級。四是推動教育資源逐步優化。合理配置中小學和幼兒園資源,實施消除“大班額”計劃。黃驊、安平、曲周、承德縣等縣(市)職教中心產教園區建設正有序推進。
(三)強力整治城鄉環境容貌,縣城人居環境逐步改善。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生態修復工程有序推進。涉縣、灤平等縣(市)完成了城區及周邊山體排查,96個縣(市)制定了修復治理方案。晉州等有改造任務的12個縣(市)完成污水處理廠污泥設施升級改造。二是園林綠化水平得到提升。全省119個縣市(不含滄縣、邢臺縣有縣無城)中,有112 個縣(市)獲得省級及以上園林城稱號,29個縣(市)獲得國家級稱號,園林城創建工作位居全國前列。縣城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1.9平方米、綠地率達33.72%。三是容貌整治初見成效。樂亭、定興等23個縣(市)達到“潔凈城市”建設標準;推進城鄉垃圾一體化處理,南和、懷來、文安等縣(市)推行城鄉一體化環衛服務外包,提高了垃圾清掃效率。四是城市管理水平穩步提升。112個縣(市)建成了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50個縣(市)完成城市管理體制改革。
(四)全力推進建設改造精品化,縣城風貌特色日益彰顯。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縣城品位逐步提升。正定、臨漳、灤縣等縣(市)深挖歷史文化內涵,把歷史元素、文化符號運用到城市建設中,打造了正定歷史文化街、鄴城建安文化廣場、灤州古城等一批人文景觀,傳承了歷史文化。二是積極推進舊城改造。2017年完成城鎮棚戶區改造20.2萬套。三是“一區三邊”違法建設得到集中整治。各縣(市)集中清查處理縣城(城市)建成區和高速鐵路沿線安全保護區、高速公路和國省干道沿線建筑控制區違法建設,已拆除違法建設1656萬平方米,占列入臺賬的93%。
實踐證明,縣城建設攻堅的過程,就是產業人口逐步向縣城聚集,實現就地城鎮化,推動我省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過程;就是培養一批吸納帶動能力強的中等城市,進一步完善城鎮體系結構的過程;就是啟動建設一批大項目、好項目,有效拉動內需、穩定經濟增長,完善城市功能,優化發展環境,推動縣域經濟持續發展的過程;就是逐步構建起新型城鄉關系,在實現城市現代化的同時,讓鄉村群眾享受同樣的城市生活和現代文明,成為新型農民的過程。
三、下步工作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這既是縣城建設發展的機遇,也為縣城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下一步,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九屆六次全會要求,重點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注重科學發展定位,強化規劃引領作用。引導縣(市)明確在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與北京、天津、雄安新區以及周邊中心城市的關系,找準自己的發展方向和功能定位,科學確定縣城規模、空間和產業布局,做出符合城市發展的規劃。突出規劃的系統性,使總體規劃、專項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城市設計等各項規劃成龍配套,使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產業發展規劃統籌協調,推動形成“多規合一”,真正讓規劃起到應有的引領作用。綜合考慮人民需求、地域文化、自然生態、經濟發展等各方面因素,立足本地實際,著眼長遠,提高規劃編制水平。維護規劃的剛性和權威,樹牢規劃即法理念,依法執行規劃,確保一張藍圖干到底。
(二)突出抓好產業支撐,推進產城教融合發展。創新縣城建設理念,明確抓縣城建設不僅僅是抓縣城的“建設”,不僅僅是縣城容貌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做產業、做城鄉統籌,讓縣城和縣域發展有持久動力支撐,防止形成“睡城”、“空城”。特別注意城市規劃和產業規劃的銜接,解決產業用地布局分散問題,著力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對產業園區、縣城建設、教育園區進行科學布局,形成產城教融合發展、良性互動的局面,切實增強縣城產業、商貿、教育、居住、醫療服務聚集度和競爭力,加快發展新產業、新業態,實現以產興城、以業聚人、以教留人,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加快補齊發展短板,提升城市品味和宜居性。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整體推進,加快補齊縣城發展功能上的短板,包括路網結構、給排水設施、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等,增強縣城整體功能。從精細管理上求突破,創新管理理念,細化管理空間,大力推進智慧城市、海綿城市、低碳城市、文明城市建設。抓好生態保護和修復,推進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綠色產業、綠色市政建設,提升城市優美生態環境。注意挖掘和保護歷史文化特色,補齊縣城建設缺少內涵的短板,塑造建筑景觀特色,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特征、文化特色、建筑風格等“基因”。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