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月6日巴拿馬籍油船“桑吉”輪與中國香港籍散貨船“長峰水晶”輪發生碰撞以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并一直在盡最大努力救援事故船舶并搜救失蹤船員,回顧整個事件發展,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于13日上午上海打撈局的徐震濤、徐軍林、盧平、馮亞軍4名救助人員成功登上“桑吉”輪,發現兩具遇難船員遺體并帶回。事后回想,心有余悸。今天下午,還在前方堅守工作崗位的4位救助人通過海事衛星電話接受了采訪。
四位救助人員登船前合影。
四位救助人員登船展開搜救行動。
時刻準備著 抓住時機登船救援
碰撞發生后,“桑吉”輪一直在燃燒,不時發生爆燃,船體右傾。其火勢猛烈,濃煙較大,船體溫度很高,揮發和燃燒產生的有毒氣體對人體危害大,加上氣候惡劣,現場救援工作的難度巨大。
13日7時,上海打撈局專業救助打撈船“深潛號”逐步向“桑吉”輪船艉靠近。1988年7月參加工作,現任“深潛號”工程監督的徐軍林說,上船之前大家做了充分的準備,在“桑吉”輪燃燒的這幾天里,他們一直通過觀察船體的細微變化進行救援評估,做好了登船預案,對相關設備進行調試。登船之前,隊員們處在隨時待命的狀態。
8時37分,“深潛號”通過吊臂將佩戴空氣呼吸器的4名救助人員吊送至“桑吉”輪船艉甲板,隨即展開搜尋。
船上高溫灼熱 不時發生燃爆
“登船之后,第一感覺是甲板非常灼熱,周身被滾滾濃煙包圍,船頭不時發生燃爆,我們按照分工迅速開展救助工作。”盧平說。四位救助人分為兩組行動,徐軍林和徐震濤一組,盧平和馮亞軍一組,一組進入生活艙搜尋人員,一組進入駕駛室尋找黑匣子。每組一人在前方探尋,一人在后方觀察周圍環境和電子信號。
救助人員首先在“桑吉”輪救生艇甲板發現兩具遇難船員遺體。隨后,他們進入船舶駕駛臺,取下黑匣子。另一組在試圖進入一層生活室時,用隨身攜帶設備檢測出室內溫度高達89攝氏度,使得救助人員無法入內。
搜救過程中,現場風向發生轉變,“桑吉”輪燃燒產生的有毒濃煙不時向船尾擴散。危急之下,救助人員迅速對兩具遇難船員遺體進行妥善處置,連同“桑吉”輪“黑匣子”一同帶回了“深潛號”。
剛離船不久 氧氣瓶警報就響了
“因為船已經燃燒了很多天,現場非常慘烈,也是第一次看到和感受到這么高的火和煙。在船上時只想著盡快完成任務。我們剛離開船不久,氧氣瓶警報就響了。”徐振濤說。
據了解,徐軍林等4人進入上海打撈局以來,參加了數百起急難險重的救助打撈工程,他們憑借自身豐富的工作經驗和扎實的業務技能,以及艱苦的海上生活所磨煉出的堅韌意志在風口浪尖上履行著救撈人的神圣職責。
【鏈接】
,1968年4月生,中共黨員,1988年7月參加工作,現任“深潛號”工程監督。2006年10月,參加了我國首次氦氧飽和潛水作業,下潛深海103.5米,實現了我國飽和潛水作業零的突破。工作數十載,愛崗敬業,在“桑吉”輪燃爆事故救援行動中,更是沖在前線,表現突出。
,1967年4月生,中共黨員,1987年8月參加工作,現任潛水隊潛水監督。2006年10月,參加了我國首次氦氧飽和潛水作業,下潛深海103.5米,實現了我國飽和潛水作業零的突破。該同志在潛水生涯中踏實工作,默默奉獻,在“桑吉”輪燃爆事故救援行動的危急關頭能夠挺身而出,表現突出。
,1968年9月生,1990年7月參加工作,現任潛水隊潛水長。該同志在思想和行動上始終起著模范帶頭作用,熱愛潛水事業,在“桑吉”輪燃爆事故救援行動中勇于擔當,表現突出。
,1978年11月生,1999年7月參加工作,現任潛水隊副潛水長。該同志不怕苦不怕累,不懼艱險,在“桑吉”輪燃爆事故救援行動中很好地履行搶險打撈人職責,表現突出。
徐軍林等4人進入上海打撈局以來,參加了數百起急難險重的救助打撈工程,如“大舜”輪,“大慶62”輪,“大雄”輪,“長宇”輪,“東方之星”沉船救援、“世越號”等,他們憑借自身豐富的工作經驗和扎實的業務技能以及艱苦的海上生活所磨煉的那種堅韌意志在風口浪尖上履行著打撈人的神圣職責,為圓滿完成各項打撈工程做出了重要貢獻,是潛水領域的領軍人物。
從左到右依次為徐震濤、徐軍林、盧平、馮亞軍。
請再次記住這4位英雄的名字,
為他們點贊!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