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交通王彥生
記者從河北省政府新聞發布會獲悉:
發布會由河北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處處長田德鋒主持,省打擊侵權假冒工作新聞發布會發布人:由省商務廳副巡視員、省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徐彥平,省公安廳經偵總隊副總隊長李佳,省工商局商標處副處長白煥廣,省質量技術監督稽查局副局長荀新河,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稽查局副局長王連水,等領導參加。
2017年,我省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打擊侵權假冒工作各項部署,堅持依法治理、打建結合、統籌協作、社會共治原則,著力加強重點領域集中整治,著力加強重點行業執法監管,著力推進打擊侵權假冒法規制度建設,全省打擊侵權假冒工作取得明顯成績。
一、堅持高位推動和部門協作,形成工作推進強大合力
2017年,我省進一步將打擊侵權假冒工作擺上黨委政府工作重要議事日程,堅持用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更大的決心、更實的舉措,推進打擊侵權假冒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6月8日,許勤省長在收到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2017年打擊侵權假冒工作要點后當即作出批示:“我省要堅決貫徹,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行為,創造法治化國際化發展環境”。副省長、省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王曉東在年中關鍵時點主持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全面總結2016年工作,深入查找存在問題,對新時期打擊侵權假冒工作新規律新特點進行深刻剖析,對全年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具體要求。各級執法部門認真落實省領導批示要求,結合在全省開展的營商環境整治活動,積極作為,團結協作,推進全省打擊侵權假冒工作向縱深發展。
二、強化專項整治和日常監管,保持鐵腕打假高壓態勢
一是深入開展專項整治。按照國家和我省統一部署,以互聯網領域侵權假冒治理、農村和城鄉結合部市場治理、中國制造海外形象維護“清風”行動、打擊假劣車用燃油專項行動為載體,深挖徹查地域性行業性侵權假冒突出問題,追根溯源嚴懲重處侵權假冒違法行為。二是切實加強日常監管。綜合運用多種方式手段,持續加強藥品、醫療器械、消毒產品等重點商品質量監管和商標、專利、版權等知識產權執法保護,嚴查重處各類違法行為。三是強化刑事打擊。抓住影響經濟轉型發展和危害民生民利的侵權假冒突出問題,重拳出擊,組織開展一系列專項打假戰役,保持了鐵腕打假、高壓治劣強大態勢。全年立案查處侵權假冒行政違法案件6301件,辦結6048件,案值3753萬元,移送涉嫌犯罪案101件,案值1978萬元,搗毀黑窩點36個;破獲犯罪案件1421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833人,涉案金額71581萬元;批捕407件525人,起訴718件998人;審結762件、生效判決829人;查處違法違規網站 329個,清理虛假違法信息21103條。
三、加快推進法規制度建設,夯實綜合治理工作根基
一是明確我省新時期打擊侵權假冒工作目標任務。根據國家要求,結合我省實際,以省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關于新形勢下加強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省侵權假冒高發多發態勢得到有效遏制,營商環境明顯改善;打擊侵權假冒法規體系更加健全,機制制度更加完善,方式手段更加有效,市場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企業主體責任和社會組織自治能力有效增強,社會共治水平顯著提升;行政執法、刑事執法、司法審判、快速維權、仲裁調解、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等各項工作協調運轉,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體系基本形成。從6個方面詳細安排部署13項具體工作任務和3項保障措施,為全省打擊侵權假冒工作持續開展、深入推進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是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法制基礎。出臺了《河北省專利條例》和《河北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河北省專利條例》對專利保護專章進行闡述,構建了包括行政執法、司法審判、糾紛調解等在內的多重保護機制,并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專利工作的領導,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政府目標責任考核范圍。《河北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專設“知識產權保護”條款,提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健全知識產權預警、行政執法協調聯動、行政執法與司法相銜接等機制,依法處理知識產權糾紛,查處知識產權違法行為。兩部地方法規的出臺,為全省打擊侵權假冒工作深入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制保障。
三是推進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網上銜接”機制有效運行。積極推進省打擊侵權假冒領域“兩法銜接”信息共享平臺與有關執法部門辦案系統對接,促進案件信息自動傳輸、自動推送,并先行與公安機關環保執法系統完成對接,提高了平臺信息化水平。組織對保定、廊坊等8市市縣兩級1300多名聯網單位操作人員進行“兩法銜接”實務及系統操作培訓,采取考核督導、情況通報等多種措施,推動“兩法銜接”平臺深化應用,促進網上銜接有效運行。2017年,平臺新增錄入案件9817件,上傳中央平臺7182件,網上移送48件,公安機關全部依法受理并立案偵查33件;檢察機關網上審查5499件,建議移送2件、建議立案1件。
四是深化完善跨省區執法聯動機制。主動對接京津,認真抓好《京津冀晉蒙打擊侵權假冒工作區域協作共同指引》貫徹落實,不斷深化各領域打擊侵權假冒區域協作。配合北京市組織召開2017年京津冀晉蒙打擊侵權假冒工作區域協作推進會,聯合部署5地共同開展打擊假劣車用燃油專項行動,對京津冀交界區域燃油市場開展聯合檢查,推進區域協作步入常態。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區域協作推進會精神,與京津等省市建立完善一系列區域協作制度,并與京、津、遼、蒙、魯、豫等省區市開展一系列聯合執法行動,相繼查獲案值達860萬元的廊坊某隔熱條代理商商標侵權案、案值近260萬元的房山任丘團伙制售假冒潤滑油案等一批大案,查扣劣質畜禽產品1.4萬公斤,鏟除假冒“北冰洋汽水”制假窩點2處,跨省移送專利侵權案件線索229件,構建了區域聯動、協同打打擊侵權假冒偽劣商品工作。
(河北省公安廳)
2017年以來,在省委省政府、公安部和省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全省公安機關始終高度重視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工作,持續推進常態化打假機制建設,提升打假工作能力水平,著力防控、化解阻礙創新驅動發展的風險,深入開展“云端2017”專項行動、食藥打假“利劍”行動、凈化餐桌、農耕守護、打擊網絡銷售假藥、打擊假冒保健食品、打擊非法醫療美容“亮劍”專項行動等重大專項行動,切實維護了市場經濟秩序。2017年,全省各級公安機關共受理侵權假冒類案件1853起,立案1696起,破案1421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833名,搗毀制售假劣“黑工廠”“黑作坊”“黑窩點”692個,涉案金額7.16億余元,配合工商、質檢等行政執法部門出動警力兩千余名,有力打擊了侵權假冒犯罪,凈化了市場經濟秩序。
一年來,全省公安機關始終保持常態化高壓打擊侵權假冒違法犯罪活動,堅持打擊主業不動搖,進一步突出階段重點,提升持續打擊效能,重點圍繞危害群眾健康安全、妨礙創新驅動發展的制售假冒偽劣“名牌產品”問題,重點打擊影響農村和基層群眾生產生活的犯罪和威脅地方支柱行業和企業的犯罪,特別是對利用互聯網實施的犯罪,以及跨區域、跨國跨境的侵權假冒犯罪行為,我們始終采取高壓態勢,堅持露頭就打,發現一起、打擊一起。同時,省公安廳鼓勵指導各地公安機關因地制宜開展領域性、行業性打擊整治,對直接坑害群眾利益、危害群眾生產生活安全、妨礙創新發展大局的侵權假冒犯罪進行嚴厲查處。對帶有季節性特點的侵權假冒犯罪,在重要節假日、農忙時節我們密切關注消費品市場,切實維護節日市場秩序和安全。工作中,我們堅持集群戰役主戰模式,在實戰中鍛造“統一指揮、情報主導、合成作戰、高效打擊”的打擊犯罪新機制,對涉假線索深入研判分析,掌握犯罪組織架構,樹立“每個假冒偽劣產品背后都可能有一個犯罪網絡”的理念,做到打鏈條、摧網絡、端窩點,對涉假犯罪網絡從產到銷進行全鏈條打擊。為提升打擊效能,我們還積極與相關行政執法部門、鄰省公安機關、電商企業等研究簽訂聯合工作細則,進一步加強了工作合力。
同時,我們堅持打擊與宣傳相結合,進一步理清思路、改進方法,將打擊破案與宣傳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圍繞重要時間節點組織全省公安機關開展集中宣傳活動,切實做到將打擊工作向群眾身邊延伸,將打擊成效向群眾心中傳遞。既善于把握回應,又主動挖掘引導社會的關注和期待,結合典型案例策劃開展集中、深度宣傳報道,深刻揭示假冒偽劣犯罪威脅民生安全、坑害群眾利益、妨礙企業生存等惡劣實質,引起群眾的廣泛共鳴。每年的5月15日,是全國公安機關打擊和防范經濟犯罪宣傳日,根據宣傳日特點,今年“5.15”宣傳日我們以“突出為民”為主題、創新“互聯網+”形式,重點對假冒偽劣商品等影響民生型經濟犯罪進行宣傳報道,揭露常見犯罪手法,提示風險危害,展示公安機關打擊經濟犯罪、服務民生的堅定決心和顯著戰果,推動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打擊和防范侵權假冒類犯罪工作,受到了群眾普遍歡迎。我們為了更方便群眾掌握最新的經濟犯罪形勢,還開通推廣了“河北經偵”微信公眾號,進一步拉近了警民距離,增進了廣大群眾對我們公安機關工作的了解和支持,增強了群眾防范侵權假冒犯罪的能力,有效提升了全社會的風險防控意識和水平,初步實現了一個良好的宣傳效果。
(河北省工商局)
2017年以來,河北省工商局按照國家工商總局和省打侵辦關于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的相關部署,扎實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截止目前,全系統共查處侵權假冒案件2863件,案值1778.6萬元,其中查處侵犯商標權案件914件,案值626.9萬元,查處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案件28件,案值31萬元,查處偽劣商品案件1921件,案值1130萬元。下面將2017年相關主要工作簡要介紹如下:
一、加強領導,積極安排部署全年工作
年初,結合我省實際,我局結合實際,制定下發了《2017年全省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方案》,印發了《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開展保護商標專用權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對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進行全面詳細部署。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及河北省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召開后,我局將汪洋副總理和王曉東副省長的講話精神進行了認真傳達,要求各級將打擊侵權假冒工作抓緊抓好。
二、加大宣傳,普及知識產權相關知識
今年的4.26世界知識產權宣傳日,全系統組織了各類宣傳活動100多場,接受群眾咨詢近萬人。此外,我局利用“河北商標”微信公眾號、省工商局網站及馳名商標、地理標志微信群和QQ群等,廣泛宣傳商標知識,努力營造重視商標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濃厚氛圍。
三、加強培訓,提升辦案人員執法水平
6月份,我局組織召開了全省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查辦商標侵權案件研討會。通過以案說法的形式,交流辦案經驗,集體討論、研究分析商標侵權案件查辦過程中的難點問題,進一步提升了全系統商標執法辦案人員的保護知識產權意識和辦案能力及執法水平。9月份,舉辦了全省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商標品牌戰略培訓班,邀請總局商標局相關領導就商標戰略及商標案件查處進行了培訓。全系統今年以來也分別采取不同形式組織了相關培訓,參訓人員2000余人次。
四、突出重點,深入開展各類專項整治工作
一是嚴厲查處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違法行為。深入貫徹落實新《商標法》及其實施條例相關規定,依法查處濫用、冒用、偽造涉農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行為;以馳名商標、地理標志商標和涉外商標為重點,打擊商標侵權違法行為,共查處侵犯商標權案件914件。
二是嚴厲打擊“傍名牌”違法行為。重點查處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食品、家用電子產品等行業的“傍名牌”行為;按照《河北工商行政管理系統與知名企業建立聯合打擊利用不正當競爭手段侵犯知識產權行為工作機制的意見》,進一步加強與企業的協作,發揮執法部門和企業兩方面的作用。今年共查處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案件28件。
三是強化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大力開展紅盾質量維權行動,針對家用電器、兒童用品、消防產品和裝飾裝修材料等重點商品,在城鄉結合部等重點區域,共抽檢流通領域商品44103個批次,其中網絡商品314個批次,查處劣質商品案件1921件。
四是充分發揮12315投訴舉報系統作用打擊假冒偽劣。充分發揮12315投訴舉報指揮系統作用,各級12315系統共受理消費者訴咨詢19萬余件,投訴5萬余件,舉報1.3萬余件,辦結率達到95.4%,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4500萬元。
五是以食品、兒童老年用品、家用電器、消費類電子產品、汽車配件、裝飾裝修材料、農資等社會反映集中、關系健康安全、影響公共安全的消費品和生產資料為重點,開展紅盾護農與網絡市場監管等專項行動,按照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要求,嚴厲打擊侵權假冒等違法違規行為,共查處網絡商標侵權案件11件。
六是加大侵權假冒案件信息公開力度。今年我省侵權假冒案件在河北省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開率達到100%。
七是“兩法銜接”平臺連接順暢。各級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建立并接通“兩法銜接”平臺,保障了“兩法銜接”平臺的正常運行。今年向司法機關移送涉嫌侵犯商標專用權犯罪案件12起,案值1694萬。
2018年,我們繼續將打侵工作常態化,加大對工商法律法規的宣傳、培訓力度,提高全民的消費維權意識和維權能力,提高執法人員市場監管能力。對關系民生、影響惡劣、群眾反映強烈的典型案件,集中力量快速查辦,做到查處一批、曝光一批、震懾一批,繼續保持打擊侵權假冒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
(河北省質監局)
主持人好,新聞媒體的各界朋友們,大家好!在此感謝新聞媒體朋友們對河北省質監工作的關心!下面我對2017年河北省質監局開展的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進行介紹。
2017年,河北省質監局根據省雙打工作統一部署,以“質檢利劍”專項行動為抓手,重點打擊與人民群眾有直接關系的日用消費品、農資、建材、計量儀表等產品質量違法行為,通過開展打擊侵權假冒工作,我省產品質量整體得到提升,市場競爭環境更加優化,使廣大百姓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用上更有品質保證的產品,能夠得到更多的實惠。
我局根據省雙打工作部署要求,重拳出擊,今年重點開展了五個“質檢利劍”專項行動
一是圍繞確保消費品安全,深入開展兒童用品、家用電器、電子產品等“質檢利劍”行動。以兒童用品、家用電器、電子產品為重點,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嚴查生產以次充好、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偽造或者冒用他人廠名廠址、標識欺詐等違法行為。全年質監系統共檢查消費品企業1000余家,查辦案件170起,有力打擊了違法生產日用消費品的行為。
同時,深入推進電商銷售“日用品”的執法打假。我局與省工商局、公安廳、商務廳等部門建立了河北省網絡市場監管聯席會議制度,進一步推動網絡市場監管,打擊假冒偽劣產品,促進產品質量提升。我局與質檢總局電子商務產品執法打假杭州分中心、內蒙分中心,清河縣政府聯動合作,開展羊絨電商案件網上產品交易數據的調查,重點打擊電商產品質量違法生產行為,實現了對清河羊絨電商產品有效監管。今年在網店抽查學生用品、童車等8類產品200多個批次。對36家侵權違法電商依法進行了打擊。
二是圍繞服務民生,深入開展汽車及其配件等“質檢利劍”行動。重點查處整車生產、改裝企業使用國Ⅲ冒用國Ⅳ發動機的違法行為;嚴查剎車片、制動轂、濾清器、車用燈具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偽造、冒用他人廠名廠址等違法行為。查辦汽車配件案件43起,保護了廣大消費者的權益。
三是圍繞促進工程建設質量提升,深入開展建材產品打假“質檢利劍”行動。圍繞去產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促進工程建設質量提升,深入開展建材“質檢利劍”專項行動。以鋼材、電線電纜、防水卷材、油漆涂料等產品為重點,嚴查生產不合格、以次充好等重點產品質量違法行為。2017年2月,我局配合省淘汰辦對30家鋼鐵企業采取了斷電、拆除設備專項行動。取締唐縣油漆生產窩點81家,拆除邢臺“散亂污”板材企業689家。尤其是西安“奧凱電纜事件”發生后,對全省電纜企業進行了集中檢查行動,檢查電線電纜生產企業1084家,組織抽樣2000多批次,查處電線電纜質量違法案件47起。通過對電纜企業的集中整治,保持了電纜產品的質量穩定,促進了電纜產業的健康發展。
四是圍繞服務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深入開展以化肥為重點的農資打假“質檢利劍”專項行動。以化肥等農資產品為重點,嚴查坑農害農質量違法案件,重點打擊以次充好、虛假標注、偽造產地和冒用他人廠名廠址等違法行為。全年共查辦農資案件83起,涉案貨值74.7萬元,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180余萬元,有利地打擊了農資質量違法行為,切實維護了農民的合法權益。
五是圍繞保障民生,深入開展汽柴油質量提升和加油機等計量器具欺詐的“質檢利劍”行動。嚴查汽柴油生產企業生產銷售摻雜摻假、虛標油號和加油站計量欺詐違法行為。全年檢查加油站3503家、抽查油品268批次,檢定加油機12410臺,確保了加油機的合法使用,通過打擊油品生產質量違法行為,凈化了市場環境,維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2018年,我們將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堅持依法行政,執法為民,切實把打擊侵權假冒工作做得更好。
(河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2017年,河北省食品藥品監管局按照河北省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的工作部署,以打擊互聯網領域制售假冒偽劣食品藥品為重點,積極開展食品藥品領域打擊侵權假冒專項工作。2017年,先后開展了打擊利用互聯網非法經營“三品一械”行為專項行動、打擊醫療機構使用非法診斷用第三類醫療器械“亮劍”專項行動、“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宣傳”整治工作和農村食品安全“掃雷”專項行動,專項整治成效顯著。
2017年全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系統共立案查辦侵權假冒案件450件,其中生產銷售假冒偽劣食品案件192起,貨值金額520.68萬元;生產銷售假劣藥品案件224件,貨值金額151.07萬元;不符合標準的醫療器械案件34件,貨值金額58.25萬元;移送公安機關生產銷售假冒偽劣食品案件21件、生產銷售假劣藥品案件52件,搗毀制售假劣食品黑窩點5個,搗毀假藥黑窩點6個。
下面介紹一下典型案例:
1. 河北廊坊查處生產銷售假冒“北冰洋”牌汽水案
2017年3月,根據舉報線索,河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稽查局、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稽查總隊,會同廊坊市、霸州市、固安縣食品稽查部門和公安部門聯合開展了 “京津冀區域食品稽查聯合執法‘春雷行動’”,一舉端掉了廊坊市兩家加工假冒“北冰洋”汽水的黑窩點,打響了“春雷行動”第一槍。成功查獲兩條假冒北冰洋汽水生產線、假冒北冰洋汽水成品11856瓶、空瓶33168瓶、瓶蓋155萬個、周轉箱41個、二氧化碳鋼瓶71個,剎口劑香精、山梨酸鉀、甜蜜素、阿斯巴甜、甜橙香精等食品添加劑32箱,運貨車2部。經進一步調查,犯罪嫌疑人金某等人偽造北冰洋(北京)飲料食品有限公司文件,與寧波市某瓶蓋生產企業簽訂“北冰洋”牌汽水瓶蓋合同,為其加工假冒瓶蓋。犯罪嫌疑人租用霸州、固安兩家當地村民場院,使用回收的玻璃瓶、假冒瓶蓋、水、食品添加劑等生產假冒北冰洋汽水,
2017年6月和8月,河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稽查局主動出擊,組織保定市、涿州市食品藥品稽查部門與公安機關,聯合端掉了位于保定涿州市的兩個加工假冒北冰洋牌汽水的黑窩點。至此“春雷行動”打掉了4個黑窩點,摧毀了4條生產線。2017年12月20日,廊坊黑窩點被告人金某等人因犯假冒注冊商標罪,被固安縣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2. 邯鄲市大名縣孔莊制售假劣食品黑窩點案
2017年5月,邯鄲市大名縣工商行政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公安機關查辦了大名縣孔莊制售假劣食品黑窩點案。大名縣局在廟會集市食品安全整治期間,發現了制售假劣食品的可疑線索,隨后采取“布線盯點”的方式縝密摸排、蹲守偵查、調查走訪,掌握了犯罪分子活動軌跡。2017年5月18日聯合公安局食安大隊,調動執法人員60余人,進行突擊檢查,現場查獲假劣食品娃哈哈牌營養快線、爽歪歪、伊利金典奶、六個核桃、龍井綠茶、冰紅茶等10余種飲品,共計2542箱、50779瓶,外包裝箱3250套;查扣了噴碼機、封口機、熱收縮機各一臺;查獲用于制售假劣食品的鉗子、鑷子、試劑等作案工具2箱,賬本清單3本。
經執法人員深入調處,該窩點共銷售各類假冒偽劣及過期食品共計8826件,金額305275.9元,查扣了用于生產假冒食品的工具物品共計2530件,貨值89603.1元。犯罪嫌疑人李某某等3人已被提起公訴。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