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9日,由《華夏時報》主辦的創贏紀·新金融產品時代——華夏機構投資者年會暨第十一屆“金蟬獎”頒獎盛典將在北京隆重召開。作為國內知名的綜合性科技金融服務平臺,互聯網金融行業領軍企業信和大金融憑借在金融科技等方面的優異表現獲評“2017年度金融科技獎”,并受邀出席本屆頒獎盛典。
據了解,“金蟬獎”是《華夏時報》打造的年度金融品牌評選活動,早在2007年就開始主辦,業內素有“財經奧斯卡”之稱。每年歲末盤點年度最具實力的金融機構,評選的范圍包括銀行、保險、證券、基金、信托、融資租賃、PE、互聯網金融等金融機構,在金融行業具有廣泛的影響力。本屆盛典活動由華夏時報社、水皮雜談、新浪財經大V頻道聯合主辦。
“金蟬獎”頒獎盛典每年都吸引來自國內各大銀行、券商、保險公司、信托公司、私募、上市公司、知名財經媒體、經濟學家等行業大型機構和領軍人物參加,堪稱是中國財經界最具影響力的年度盛典之一。信和大金融在2015年就受邀參與并獲評最佳風控獎,此次信和大金融領導李之平受邀參加此次盛會,并借此與行業諸多機構負責人進行廣泛交流,在共贏的基礎上爭取更多商業合作,共襄金融發展新時代。
作為互聯網金融行業的代表,信和大金融始終致力于金融科技的應用,在大數據+人工智能方面主要有兩個方面應用:
第一,信和大金融平臺通過大數據的挖掘、研究、應用,進行用戶識別,分析用戶屬性,進行產品匹配。以強大的計算和建模能力,將其應用于風險定價、量化決策、精準營銷等方面,提高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同時,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做產品端優化,進行智能資產配置,幫助投資者發現更好的投資策略。
第二,信和大金融的資產端,應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可以便捷快速的驗證借款人身份、分析提交的信息來識別欺詐、分析客戶線上申請行為來識別欺詐、利用移動設備數據識別欺詐、參考社會關系來評估信用情況等。
信和大金融認為,金融科技是未來互聯網金融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金融包容性需要進一步提升的原因。它不僅需要金融的包容性的提高,自身也有助于實現普惠金融。通過技術面的突破,達到兩個目的:一是提升金融的包容性,二是加強風險管控。
實際上,隨著金融科技的不斷發展,特別是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及人工智能等技術在金融領域的落地及應用,泛化了監管科技的范圍,深化了監管科技的內涵。
從互聯網金融到金融科技,從形形色色的概念到求真務實的應用,表明這些年金融機構以及眾多互聯網金融企業在實踐過程中正逐步變得成熟、理性。從頂層設計的層面來看,監管層的關注點正在從金融創新、金融自由化,轉向防范系統性風險以及推動金融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
(新媒體責編:zpl)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