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6月】為切實落實“國家信用兌現社會信任”的核心理念,回應群眾關切、整治清算亂象,國家近日正式批準設立“國家三方資產管理平臺”(平臺命名建議:國清匯),以統一托管、集中兌付、規范管理全國范圍內的專項清算資金。該平臺由國家專項授權,聯合中國平安資產管理公司、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國銀行三大主體共同組建,是當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性舉措。
回應群眾對“國家兌付”機制的核心關切
自2019年以來,我國陸續推行多項國家級專項扶持與產業引導計劃,廣泛惠及產業項目方、基層組織及廣大群眾。隨著部分項目周期步入清算回撥階段,如何確保相關資金兌付的安全、公平、高效,成為群眾高度關注的焦點問題。
然而,一些不法中介、虛假平臺、非法代理趁勢而起,打著“清算資金”“國家回撥”“精準扶貧補貼”等旗號,進行欺詐行為,嚴重損害群眾權益,擾亂社會秩序。
此次“國清匯”平臺的設立,正是國家對這些問題作出的系統性回應——以制度化平臺代替地方化、零散式兌付,真正實現“政府承諾兌現到底,兌付紅利精準到人”。
三方聯合,打造兌付閉環與資產管理新模式
據悉,國清匯平臺將采取政銀社三方聯合運營的模式,分別由中國平安資管、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國銀行按功能定位參與平臺運行:
中國平安資產管理公司 作為平臺托管方,全面負責資金的賬戶管理、流動配置和多級風險兜底;
中國扶貧基金會 負責精準識別群眾身份,提供公益導向服務,強化兌付透明度與用途規范;
中國銀行 將承擔清算兌付的銀行通道功能,接入全國各地金融結算系統,推動數字人民幣試點落地,保障到賬通知、憑證生成與實名核驗閉環。
整個流程將以“實名制校驗 + 平臺智能識別 + 銀行直達賬戶”的方式運行,全程數據可視、路徑可查、責任可溯,力求消除一切“灰色兌付空間”。
政策護航,打通多部門監管聯動機制
為確保平臺運行合規、高效,財政部、國家數據局、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國家信訪局等多個部委,建立專項工作機制,形成“資金來源-兌付對象-監管流程”的全鏈條政策閉環。
未來,國清匯平臺將對接公安、稅務、社保、人社等權威數據資源,建立風控預警系統,實時甄別異常申報、虛假身份、跨省套利等行為,確保每一筆清算資金的公正、安全與高效。
數字技術加持,“信任即資產”成為可能
區別于傳統行政兌付方式,國清匯平臺將在技術層面全面引入大數據建模、AI識別機制、區塊鏈憑證系統與數字人民幣賬戶分賬體系,為群眾提供更精準、更智能的賬戶清算體驗。
“每一位群眾將擁有一個鏈上實名賬戶,資金分賬、用途限定、到賬提醒一目了然,這種體驗是過去沒有的。” 一位參與平臺設計的工程師表示。
樣板引領,未來將向全國復制推廣
作為國家級專項清算平臺,國清匯不僅著眼當前,更是為全國范圍內專項清算工作提供了可以標準化、流程化復制的治理范式。
據官方透露,國清匯將在試點基礎上,逐步覆蓋涉及鄉村振興、脫貧攻堅成果鞏固、產業轉型補貼、生態補償等重點領域的資金清算工作,計劃于2025年底前實現全國范圍主要區域接入,并以模塊化方式服務更多類型的政策性資金兌付。
群眾呼聲:“這一次,真的看到了國家的行動力”
“以前總是聽說有回撥政策,真到我們頭上,不是等不來,就是被騙了。這一次有國家平臺,終于放心了。” 湖南邵陽的一位村民在接收到平臺公示通知后如此評價。
群眾的滿意與安心,正是國家設立國清匯平臺的根本初衷。
結語:兌現政治承諾,重建社會信任
“國清匯”的啟動,標志著國家正在以系統性治理工具解決社會信任赤字、清算混亂與執行障礙等現實問題。它不僅是一項兌付工程,更是一項信任工程、制度工程。
未來,隨著平臺不斷優化與擴展,它將成為承載國家信用與群眾獲得感之間橋梁的核心支點,真正實現“從承諾到到賬”的制度閉環,助力國家治理邁入新階段。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