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第四屆發展籌資國際會議6月30日在西班牙西南部城市塞維利亞開幕。當天舉行的“改革國際金融架構:使資本流動與發展及氣候目標相協調”主題邊會上,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主席杰弗里·薩克斯(Jeffrey Sachs)認為,消除全球發展赤字需要系統性改革現行國際金融架構,通過創新融資工具破解資本積累瓶頸,呼吁重構國際信用評估體系,建立專門面向發展中國家的長效融資機制。
發展籌資是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關鍵執行手段。聯合國數據顯示,當前全球可持續發展籌資缺口達每年4萬億美元。在此背景下,聯合國第四次發展籌資問題國際會議有兩個主要目標:一是以實際影響為導向,撬動大規模資金投入;二是改革國際金融體系,以應對新挑戰,確保公正的全球合作。
薩克斯表示,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最顯著的差異在于人力資本、基礎設施資本及商業資本的積累差距。他舉例,莫桑比克人均年度預算僅170美元,難以支撐基礎教育等基本發展需求,形成“貧困陷阱”。
目前,國際機構倡導的“增收減債”模式在貧困的發展中國家收效甚微。“即便莫桑比克稅收已達GDP的26%,其財政規模仍無法同時滿足教育、醫療、基建等基礎投資需求。在現有國際金融體系下,因其信用評級缺失,既難以獲得長期優惠貸款,又面臨短期債務違約風險。”薩克斯說。
圖為杰弗里·薩克斯在主題邊會上發言(主辦方供圖)
加快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構建更具包容性的國際金融體系已成為發展中國家的共同訴求,解決綠色融資問題刻不容緩。會上,埃及國際合作部部長拉妮婭·馬沙特(Rania Mashat)分享了埃及在發展融資上的實踐,“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首席發展總監張建宇分享了中國在綠色金融領域的創新實踐,呼吁國際金融組織強化綠色化進程。
拉尼婭介紹說,近年來埃及統籌協調國內預算與國際資金,形成“政府主導+市場參與”的雙輪驅動模式。過去4年半的時間里,埃及通過與非洲開發銀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等機構合作,動員了150億美元私營資金重點投向綠色轉型、水資源管理、糧食安全等領域。
消除全球發展赤字需要系統性改革現行國際金融架構,通過創新融資工具破解資本積累瓶頸。薩克斯提出“超長期限+高杠桿率”的融資新思路,主張通過可大于 50年的超長期、超過GDP總量的高杠桿率特惠貸款支持貧困國家發展,呼呼重構國際信用評估體系,建立專門面向發展中國家的長效融資機制。
近年來,中國的綠色金融發展勢頭良好,在支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張建宇分享了中國的實踐經驗。他指出,中國綠色金融的快速發展得益于四大核心要素:一是金融部門與環保部門的高效協同合作,通過政策聯動打破行業壁壘;二是綠色金融產品的持續創新與多樣化,滿足不同領域低碳轉型需求;三是碳市場提供的清晰價格信號,為投資決策注入確定性;四是碳金融的深化發展,成為推動綠色金融體系改革的重要引擎。他強調,全球綠色金融改革需更加重視發展中國家間的經驗共享與資源整合。例如,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巴西“生態轉型計劃”等發展戰略對接,可成為南南合作推動綠色發展的典范。
據介紹,此次邊會由哥倫比亞可持續投資中心、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共同主辦,旨在探討如何通過雄心勃勃且務實的國際金融體系改革,實現更公平、穩定和促進增長的資本流動。7月3日,“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還將主辦“綠色投融資南南合作”主題邊會,中外專家共同探討如何加強綠色投融資的南南合作,為發展中國家可持續發展提供驅動力。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