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舉行人工智能融合應用發展論壇。論壇現場發布95個具有代表性和創新性的典型案例,全面展示出北京“人工智能+”行業應用成果。
這些案例涵蓋醫療、教育、金融、政務、文化、辦公、傳媒、營銷、內容安全等多個領域,彰顯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北京樣板”和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北京標桿”。
具體來看,智慧醫療領域的典型應用涵蓋輔助診斷、專病治療、健康管理、中醫藥等方向;教育領域涵蓋輔助教學、輔助學習、心理健康等;政務領域涵蓋城市治理、接訴即辦、審計服務、公安反詐、產業研究等;金融領域涵蓋金融風控、投資決策、數字化運營、消費者保護等;工業領域涵蓋流程設計、車輛檢測、工業質檢等;數字營銷領域涵蓋智能客服、商業分析、廣告營銷、員工培訓等;科研探索領域涵蓋材料發現、專利服務等。
此外,智慧交通、廣電傳媒、智慧辦公、法律服務、內容安全、代碼服務、空間計算、智慧建筑等領域,也涌現出一批典型應用案例。
據悉,市級人工智能產業服務平臺集智未來與北京人工智能產業聯盟已連續四年發布“北京人工智能賦能產業發展典型案例”,累計發布案例超300個,覆蓋近30個行業。
“從最初的基礎應用探索,到如今深度融入各行各業核心業務流程,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潛力不斷被挖掘。”集智未來相關負責人表示,從征集的典型案例看,數量逐年增多,反映出北京市人工智能行業發展迅猛,成果日益顯著。同時,案例覆蓋領域更廣,技術也更成熟、應用更深入,人工智能產業正從探索階段邁向規模化落地。
“這些特點表明,人工智能技術在北京市的推廣和應用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該負責人表示,隨著技術不斷成熟,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將人工智能融入自身的業務流程中,實現降本增效。同時,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也在不斷拓展,從傳統的制造業、服務業到新興的智慧營銷、廣電傳媒、空間智能和內容安全等領域,都展現出強大的賦能作用。
(新媒體責編:zhangyang1125)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