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蜿蜒的山路上,一輛滿載物資的車輛緩緩駛入位于我國西南部的一個偏遠山村。這是眾聯同盟會的志愿者們又一次來到這里,為當地的留守兒童帶來溫暖與希望。自 2015 年成立以來,眾聯同盟會始終秉持 “聯結力量,共筑希望” 的理念,將關愛留守兒童作為核心使命之一,在無數個像這樣的偏遠山區,用實際行動編織起守護留守兒童成長的愛心網絡。
走進這個偏遠山村的眾聯同盟會留守兒童活動中心,墻上貼滿了孩子們色彩斑斕的繪畫作品,書架上整齊擺放著各類圖書,教室里配備了嶄新的桌椅和多媒體教學設備。在這里,孩子們不僅有了學習的好去處,更找到了心靈的寄托。
小李是這個村子里的一名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和年邁的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曾經的他性格孤僻,不愿與人交流,學習成績也不理想。眾聯同盟會的志愿者們來到村子后,發現了小李的情況。他們定期與小李談心,了解他內心的想法和困惑,并鼓勵他參加活動中心的各項活動。在繪畫課上,小李拿起畫筆,將對父母的思念、對未來的憧憬都傾注在一幅幅畫作中;在讀書分享會上,他逐漸打開心扉,與其他小伙伴交流讀書心得。通過志愿者們持續的心理關懷與輔導,小李慢慢變得開朗起來,學習成績也有了顯著提高。
為了加強留守兒童與父母之間的情感聯系,眾聯同盟會還組織了豐富多彩的親情連接活動。每到周末,活動中心就會熱鬧起來,孩子們排著隊,滿心期待地與遠在他鄉的父母進行視頻通話。屏幕亮起的那一刻,孩子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迫不及待地向父母分享自己近期的生活和學習情況。除了視頻通話,志愿者們還鼓勵孩子們和父母通過書信往來,讓那些不善于用言語表達情感的孩子,能夠將內心的話語化作文字傳遞給父母。這些活動,讓分隔兩地的親人感受到彼此的牽掛,有效彌補了留守兒童親情的缺失。
安全教育與生活技能培訓也是眾聯同盟會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活動中心,志愿者們通過生動有趣的案例分析、模擬演練等方式,向孩子們傳授防溺水、防火災、交通安全等知識,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同時,還開展了烹飪、洗衣、整理內務等生活技能課程,讓孩子們在父母不在身邊的情況下,也能學會照顧好自己。小張原本是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孩子,參加生活技能培訓后,不僅學會了自己做飯、洗衣服,還能幫爺爺奶奶分擔家務,成為了家里的小幫手。
眾聯同盟會深知,改善鄉村教育環境對于留守兒童的成長至關重要。在這個偏遠山村,他們出資修繕了破舊的校舍,為學校捐贈了電腦、投影儀等教學設備,還建立了圖書室,豐富了孩子們的學習資源。此外,為了提升鄉村教師的教學能力,同盟會組織了專業的師資培訓活動,邀請教育專家為鄉村教師傳授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這些舉措,讓孩子們能夠在更優質的教育環境中學習,為他們打開了通往知識世界的大門。
眾聯同盟會的努力,不僅改變了孩子們的生活,也帶動了整個村莊的發展。隨著活動中心的建立和各類公益活動的開展,村民們逐漸意識到教育和關愛孩子的重要性,開始更加關注孩子的成長。同時,同盟會開展的精準扶貧項目,通過產業扶持和技能培訓,幫助村里的困難家庭找到了新的增收途徑,改善了生活條件。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到志愿者隊伍中,與眾聯同盟會一起為孩子們的成長貢獻力量。
在眾聯同盟會的不懈努力下,無數像小李、小張這樣的留守兒童,在溫暖與關愛的環境中茁壯成長。他們不再是孤獨無助的個體,而是擁有了夢想和希望的少年。從最初的物資捐贈到如今的全方位關愛,從單一的幫扶活動到系統化的公益項目,眾聯同盟會始終堅守初心,在關愛留守兒童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未來,眾聯同盟會將繼續匯聚各方力量,擴大公益項目的覆蓋面,為更多偏遠山區農村的留守兒童送去溫暖和希望,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陽光下綻放屬于自己的光彩,用愛與責任為留守兒童的成長撐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