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災害和重大事故救援中,時間就是生命。在斷網、斷路、斷電的極端災害現場,如何快速開辟生命通道?面對高層建筑火災,如何把握黃金救援時間?
在“應急使命·2025”實戰演練中,大疆行業應用多類型行業無人機硬核出擊,交出應急救援新答卷。
突破黑龍江“三斷”孤島:無人機配合地面救援隊 空地協同構建全域救援網
演習模擬黑龍江省綏芬河流域發生超歷史極值強降雨,東寧地區受災嚴重,洞庭村道路損毀、通信中斷、電力癱瘓,形成“三斷孤島”,傳統救援行動難以開展。情況緊急,各方救援力量攜帶無人機等裝備迅速趕赴災區。
大疆機場車載移動化部署 快速前突偵察
救援行動,分秒必爭。大疆機場 3 作為大疆首款支持車載移動部署的機場產品,可靈活作業,快速抵達災區。車載機場無人機第一時間開展前突偵察,精準回傳現場實時畫面及關鍵數據,在救援黃金期助力指揮中心高效研判災情。
機場3車載移動化部署
機場無人機實時回傳災情畫面
M4E無人機快速建模 提前構建三維模型部署應急預案
在制定科學合理的救援方案時,準確的地形和環境信息至關重要。救援行動,分秒必爭。大疆機場 3 作為大疆首款支持車載移動部署的機場產品,可靈活作業,快速抵達災區。車載機場無人機第一時間開展前突偵察,精準回傳現場實時畫面及關鍵數據,在救援黃金期助力指揮中心高效研判災情。
構建災區三維建模
FC30高空投送通信裝備 空地協同進入嚴重受災區域
在地形復雜和通信中斷的情況下,救援人員之間往往難以保持聯絡,影響救援效率。
FC30 無人機單次可運載 30 公斤物資,突破地形限制,將衛星便攜站、衛星電話和移動電源等關鍵通信設備精準投送至受災地點,與地面救援隊伍空地協同,高效完成物資運輸任務。
FC30消防救援隊伍通信裝備快速投送
M350 無人機搭載通信基站 為救援行動提供通信覆蓋
為了保障通信聯絡,救援人員沿途選定地理位置較高的山丘,作為臨時通信基站架設點。M350 無人機攜帶輕便、高效的通信基站設備快速飛抵選定地點,精準懸停并自動展開設備。
通信基站能夠發射移動通信信號,覆蓋半徑達數公里的范圍,救援隊伍借助該信號,實現隊員間實時語音、視頻通信,共享受災區域圖像、位置信息,提高救援協同效率。
M350 無人機攜帶通信基站設備
M400 無人機空中中繼 紅外/喊話/拋投等功能助力救援
面對山體等障礙物的遮擋,通信問題依然嚴峻。大疆行業最新無人機 M400 支持機對機空中中繼功能,很好地解決這一難題。
在實際操作中,一臺 M400 無人機升高作為中繼機,另一臺作為作業機前飛,O4 圖傳行業增強版支持 Sub2G 頻段,最遠可進行 40 公里圖傳,輕松突破山體遮擋的限制,穩定傳輸信號。
抵達受災區域后,M400 無人機繼續發揮多負載優勢:搭載紅外熱成像相機,精準定位被困人員;掛載喊話器,安撫被困人員情緒;空投衛星通訊設備,恢復災區與外界的聯系,大大提高救援效率。
無人機熱成像搜索被困人員
無人機空投通訊設備
無人機搭載航磁探測器 掃描河道搜救落水車輛
災區河流水位暴漲,落水車輛被困河道。危急的時刻,M400 無人機搭載高精度航磁探測器迅速起飛作業,對河道開展全方位掃描。
無人機搭載的航磁探測器能夠穿透渾濁的水面,精準捕捉到水下物體的磁場異常,快速定位落水車輛位置,并將車輛位置信息實時回傳給指揮中心。
基于無人機回傳的信息,指揮中心規劃最佳的舟艇航行路線,避開河道中的暗礁和漩渦等危險區域,引導舟艇安全地抵達落水車輛所在位置,展開救援行動。
無人機搭載核磁探測儀
探測水底情形 破解渾濁水域搜救難題
直面超高層城市建筑火場:無人機穿透濃煙,偵察火情
演習模擬深圳某園區一棟超高層建筑突發火情,火勢快速蔓延,濃煙封鎖多個樓層,人員被困在不同樓層。受高溫熱浪和復雜建筑結構影響,傳統人工偵察難以開展,滅火救援工作刻不容緩。
高樓起火后,地面滅火救援力量難以抵達起火現場,無人機作為救援急先鋒,飛至起火點附近展開偵察。
救援人員利用 M350 無人機熱成像定位起火點,確認受困人員位置,為地面指揮中心提供實時、精準的火情信息,助力制定科學有效的滅火策略。
無人機持續監測火場動態
在被困人員恐慌的情況下,M350 無人機搭載的高功率喊話器發揮了重要作用。無人機空中喊話安撫受困人員的情緒,指導他們采取正確的自救措施,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躲避在相對安全的區域,等待救援力量的到來。專業的自救指導,顯著提高被困人員信心,為救援爭取寶貴時間。
與此同時,M350 持續監測火場動態,密切關注火勢變化和新火點的出現。一旦發現異常情況,無人機立即反饋信息,幫助救援人員及時調整策略,有效提升了滅火效率和救援成功率。
無人機空中喊話
從“三斷”絕境到高樓火場,行業無人機的應用,展示了科技在應急救援中的巨大力量。它們突破了傳統救援方式的局限,為應對各種復雜災害場景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創新,未來,無人機在應急救援領域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為構建更加安全、可靠的社會應急救援體系貢獻更大力量。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