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本是宋朝詩人朱熹對生活乃至治學一種態度,對我們而言這句話從另一個角度印證了一種獲得業界認可的“互聯網金融+公益”創新模式,這種模式倡導“公益全透明”理念,以其積極正念的特點得到媒體肯定。
第七屆中國公益節頒獎于2018年1月29日-30日在京舉行,信和大金融代表副總監李之平現場與國內眾多企業家、慈善家、公益學者、傳媒領袖和政府官員共同見證中國公益事業的發展以及互聯網金融企業為中國公益事業所做的綿薄之力。作為互聯網金融業內知名的金融科技公司信和大金融受邀出席并獲得年度公益踐行獎。
此次信和大金融受邀參與的公益節,也是國內公益慈善領域的一次盛會。公益節現場,信和大金融代表副總監李之平接受了媒體的專訪。
信和大金融副總監李之平出席第七屆公益節并接受媒體專訪
記者:李總您對公益是如何理解的?
李總:我本人是第一次來參加公益節活動,對于公益的理解,今天一個特別深的感觸就是什么是公益?如何做公益?是簡單的給錢給物,或者是其他的提供一個機會等,我認為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作為一個互聯網金融企業,我們就是要營造一個安全、穩定的投資平臺,同時也讓我們的投資人能有一個真實有效的渠道為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分享一些投資者的愛心,讓我們的投資人通過我們的平臺獲得投資回報的同時在精神和人格上也得到升華。
記者:您給我們介紹一下信和大金融以及在踐行公益方面都有哪些做法?
李總:從企業的角度而言,首先要做的是履行企業自身的使命,這是最大的社會責任,其次是積極踐行其他的諸如公益等社會責任。信和大金融作為業內領先的互聯網金融機構,截止2017年12月31日,已經安全運營3年10個月,總體累計注冊人數78.98萬人,累計撮合交易規模286.21億元,為出借人賺取回報22.54億元。通過這幾年的合規運營,良好的業績以及貼心服務,信和大金融贏得了業界的肯定和投資者的認可,也給信和大金融贏得了榮譽。我們獲得的獎勵和認證有:與新網銀行正式簽約銀行直連存管系統、“高新技術企業”認證,并獲得榮譽證書、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三級備案、“金融服務TOP10”、中國互聯網金融領軍企業百強榜榜、2017年中國互聯網金融領軍企業百強榜、“年度最具創新力獎”以及“年度金融科技領軍企業”等。
在踐行公益方面信和大金融與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以簽訂框架協議的合作形式積極踐行社會公益,至今為止已經合作過兩次,具體如下:
信和大金融“愛心暖童心 公益全透明” 公益活動
1,“愛心暖童心 公益全透明”, 2016年12月20日至2017年12月9日,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簡稱:中華兒慈會)攜手信和大金融提出倡議并舉行“愛心暖童心”公益活動,以實際行動詮釋惠普、責任與初心 ,本次公益活動所有募集善款將全部用于回家的希望項目組(兒童反拐)、愛心家園助學(貧困助學支教)、愛心家園救助中心(兒童白血病救助)三個項目。信和大金融平臺將會定期披露項目進程與捐贈收據,全程公開自愿,真實透明。本次活動通過信和大金融平臺展示勸募,客戶在投資后獲得現金紅包,此紅包可領取到平臺賬戶,也可捐贈到公益項目中。
2. “情系九寨,信和獻愛” 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造成164人受傷,9人死亡,信和大金融作為兒慈會官網公益合作伙伴,秉承全程透明、 溫暖有愛、 自愿奉獻、 感恩社會的理念,邀請信和大金融的用戶捐助點滴愛心, 幫助九寨守護孩童、重建家園。
記者:在開展公益的時候,信和大金融有哪些創新?對于參與公益的客戶信和大金融會不會給與什么表彰或者榮譽之類的?
李總:信和大金融在開展公益的過程中,不會主動要求客戶做公益,客戶都是通過我們的宣傳后發自內心的、自愿的去做。投資者任何捐贈款項,包括信和大金融定期支付憑證、民政部認可的國家公募慈善基金的發票憑證、善款的明細說明等都以全程透明的形式,支持實時查詢或以公示形式長期公開展示;
沒有參與的客戶也不用擔心,我們不會因為客戶沒有參與這個公益活動就歧視客戶,或者減少對客戶的服務內容或者投資收益。
對于通過信和大金融參與公益活動的客戶,我們不會要求客戶的捐贈必須多少金額,也不會給予捐款人特別的表彰或者其他獎勵之類的東西,我們只是提供一個正規、真實、有效、透明的捐款渠道,我們提倡公益自愿的原則,發自內心的自愿去做才是最好的公益。通過我們的渠道這兩年內有近千位投資人自愿加入了公益行列,我們相信如果人人都能夠更方便的在自己身邊找到正規、透明、真實、有效的渠道,我們的公益人群一定會大大增加,只有全社會都在為公益事業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時,這個事業才能長久存在。
據悉,中國公益節設立于2011年,是首個由大眾媒體聯袂發起的以“公益”命名的節日,旨在弘揚公益精神,倡導公益行為,搭建多方深度對話、合作溝通的平臺,每屆公益節都吸引了公益界、商界、政界、學界、傳媒以及文化藝術等領域眾多重量級嘉賓的參與,數百家媒體積極報道。中國公益節已經成為公益慈善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年度盛事,包括林志玲、楊冪、羅志祥、寧靜、胡彥斌等在內的多位明星擔任過公益節形象大使。
(新媒體責編:zpl)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