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評圖書:
書名:《私募的進化:金融超級藍海中的跌宕十年》
作者:格上研究中心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湛廬文化
出版日期:2018年4月
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這本《私募的進化:金融超級藍海中的跌宕十年》,回顧了過去10年我國私募行業的發展歷程,并加入了對業內18家知名私募機構的專訪內容,披露了各家機構的發展過程、投資理念、風控措施。
這本書毫無疑問是中國私募行業從業者總結行業發展歷史、找出通行經驗的重要參考讀本,對于從業者以及監管部門了解私募基金運作會起到指引作用。由于書中系統的歸納了國內知名私募機構的投資理念,以及在過去10年甚至更長時間內獲得了市場校驗的投資操作手法,所以這本書的內容對于公募基金以及其他投資機構和個人借鑒研究投資經驗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2004年以前,我國內地的私募行業以“地下私募”形式存在。監管部門對于這類基金的運作沒有直接干預。如何看待這一階段的“地下私募”?一方面,當時的一些陽光私募基金創新性地建立了以信托關系為基礎的代客理財機制,促使了私募發展更趨規范,這本身對于贏得監管部門的寬容也具有重要意義;但另一方面,“地下私募”的確存在諸多的不規范操作。
2004年后特別是2007年以后,這一行業中不斷涌現新的參與者。《私募的進化:金融超級藍海中的跌宕十年》書中回顧指出,第一波“公奔私”潮流之所以會在2007年出現,主要在于當時的公募基金在考核上急功近利、對于基金經理個人投資也設置了過嚴的框架、基金經理個人收入不高;另一方面,當時的A股市場出現了一輪大牛市,這為公募基金經理“出走”創造了機會。而在2008年,當美國金融危機波及全球,中國股市遭遇重挫,但部分私募基金卻逆勢獲得了可觀的收益。
私募行業最近10年來發展很快,市場豐富度不斷提高,管理資金的規模也不斷提升。2013年6月,修訂后的《證券投資基金法》實施,證券類私募基金在獲得法律地位的同時,也移交證監會監管。這之后,證監會不斷致力于完善對于私募行業的監管,信息披露、風險內控、備案、募資、投資管理等方面的監管要求逐漸完備。這本書指出,2016年以來,中國的私募行業經歷了興盛以來的第一次強監管時代,但監管者同時也在放開投資范圍、投資機構的設定,陸續出臺支持私募行業多樣化發展的支持政策,并鼓勵私募“出海”發展,還為部分私募轉型為公募提供渠道。
這十年以來,我國國民財富迅速增長、投資需求十分旺盛,私募基金發展不斷趨于規范,監管體系也漸趨成型。正如《私募的進化:金融超級藍海中的跌宕十年》這本書所說的那樣,“私募行業已經由當初市場避而不談的‘灰色地帶’,成為整個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之一。”
《私募的進化:金融超級藍海中的跌宕十年》書中給出的業內18家知名私募機構的經驗分析,對于投資機構和個人均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首先,要注重安全邊際。景林資產在考量股票價值時十分關注安全邊際,基于此建立起了一套股票的定量評估體系,包括分析經濟數據和經濟政策,作為行業選擇的基礎;再對行業增長前景和行業結構進行分析,預測各上市公司和進入壁壘的變化;接下來還要對上市公司競爭策略和核心競爭力進行分析;最后通過價值指標來衡量上市公司的估值是否合理。
其次,要把不虧錢放在賺錢之前。這本書梳理指出,一般的公募基金采用調整股票倉位來控制風險,而重陽投資則傾向于布局一些確定性高的標的來降低組合在市場波動時向下的空間;在股指期貨誕生后,重陽投資開始靈活的使用對沖策略。鼎鋒資產在風控體系中設立了對基金經理的心理干預機制。和聚投資在決策中建立風險預算,強調要遵守投資紀律,單個板塊、個股持倉比例、股指期貨頭寸都有明確規定。觀富資產將公司風控分為合規風控、業務風控和組合風控
第三,要聚焦投研能力。星石投資采取多基金經理負責制,聚焦投研能力,投研團隊專注于選定項目。而朱雀投資則在宏觀、行業、個股三個層面建立起彼此協同的投研分析框架。理成資產在投研中則顓臾知識體系,聚焦產業鏈的研究,形成投資生態圈,在生態里加大投資深度。
第四,聚焦細分市場。《私募的進化:金融超級藍海中的跌宕十年》在介紹樂瑞資產的章節中談到,私募行業是一個分工越來越明確的市場,遵循商業規律去聚焦細分市場,才能長期立足。弘尚資產在優選個股時,首先從行業入手,考察公司所處的行業是否是未來高成長的好行業高毅資產作為近年來聲名鵲起的私募資金,歷來強調要分析行業的生意模式、競爭格局、成長空間、行業門檻,在此基礎上再來考慮具體的公司、個股。高毅資產的投資經理孫慶瑞將成長期行業的投資思路梳理為:從供需角度出發,挖掘未被滿足的強需求;發掘將要爆發的強需求;人和機制是成長期選擇標的的首要考量因素;如何看待成長期的估值;通過由己及人的邏輯演繹,模糊地尋找正確方向。
《私募的進化:金融超級藍海中的跌宕十年》這本書給出的18家知名私募基金的投資理念和實戰手法,在許多方面都存在共通之處,但又因為各家私募資金的創辦者、管理人的個人經驗和經歷,而在思路和舉措上出現了較大的不同。對照方法上的異同,再映照理念,然后審視這些年來中國經濟形勢和證券市場的發展變化,可以讓人更加深刻的領會私募“是讓夢想照進現實的事業”的深意所在。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