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海峰戴上VR裝具,雙手拿著手柄在空中比劃了幾下,一朵立體的蓮花就出現在了投影屏幕上。圍著他的孩子們瞪大了眼睛,驚奇地看著屏幕上的蓮花在虛擬空間中來回旋轉。
幾年前成立一家VR教育公司時,米海峰可能想不到自己將來會離開上海,來到一座座邊陲小城,一次次地在許多孩子面前,畫出同一朵立體的蓮花。這一次,是在內蒙古興和——“蘇寧號·夢想大篷車”今年的第四站。
5月29日,興和縣育才小學的孩子們終于等到了夢想大篷車開進校園。“蘇寧號·夢想大篷車”是一輛承載素養教育的移動多媒體教室。自15年開始,分別經歷了素養教育西部行、素養教育絲路行、素養教育公益新長征,走過中國10多個省份,超過10萬名孩子和大篷車親密接觸。2018年,夢想大篷車以“素養教育邊疆行”為主題,于2018年5月——11月,走進黑龍江、內蒙、新疆、云南、福建、江蘇等六省十余站,進行累計三十多天的素質、創新課程,把《VR體驗課》、《去遠方》、《財富密碼》、《輕攝影》、《3D打印科技課程》、雷虎機器人等夢想課程活動帶到邊疆,讓偏遠地區的孩子們充分體驗到“夢想的神奇、科技的力量、藝術的美好”。為育才小學四年級的孩子們上VR體驗課的就是本文開頭的志愿者米高峰的同事。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上海運營一家VR教育公司的米海峰得知了夢想大篷車公益項目。簡單了解之后,他立刻就決定要成為夢想大篷車項目的一名志愿者老師,利用自己的專業為孩子們上VR體驗課。談到自己的初衷,米海峰說:“我希望他們看到最新的技術,不要因為地域的差距影響到他們對知識上的欠缺。希望這種模式可以激發孩子學習興趣,鼓勵他們自己探索知識,尋找方法、解決問題。”
從黑龍江阿城到內蒙古興和,米海峰和他的同事們一起為邊疆地區的孩子們帶來的新奇的VR體驗。他說,成為夢想大篷車的志愿者老師,給自己帶來了深深的改變:“原來對公益的認識感覺就是捐贈。跟著大篷車走進邊疆以后,才覺得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僅僅靠捐贈是做不到的。我希望我們提供的內容,讓孩子們能感受到科技的力量。雖然他們身處偏遠地區,教育資源相對匱乏,也能透過夢想大篷車接觸到最新的科技、最先進的教育理念。”
夢想大篷車興和站的活動結束了,草原上的孩子們在機器人、3D打印機和VR眼鏡的陪伴中提前渡過了一個新奇好玩的兒童節。但對于啟動夢想大篷車“發動機”的真愛夢想基金會和蘇寧公益來說,內蒙古興和縣是這輛搭載夢想的卡車四年夢幻旅程里特殊又普通的一站,這個兒童節也是這段旅程中漫長又短暫的一天。米海峰們不會停下,夢想大篷車會繼續出發,開往新疆,開往云南,開往遠方,繼續一點點播灑希望。
(新媒體責編:shang080503)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