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通過成功實現轉型,中國零售業龍頭企業蘇寧,已經變身為兼具線上線下能力的智慧零售商,而業務也擴展到了地產、物流、金融、投資等領域。不過,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表示:“自始至終,蘇寧都只在做零售這一件事,目前蘇寧旗下的布局,歸根結底都是為了提高零售的核心競爭力,從而更好滿足用戶的需求”。
四大能力支撐蘇寧零售核心競爭力
“人流、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這是零售行業千百年以來不會變,未來也不會。”張近東表示,蘇寧的產業布局都是圍繞零售業的核心需求展開的,目的正是打造蘇寧在零售上的核心競爭力。
在張近東看來,蘇寧之所以能把零售做強,具備了四大能力。第一是門店,好的門店能給用戶帶來好的體驗,蘇寧門店的標桿地位在業內無須贅述,始終代表著中國連鎖經營的最高水平。第二是物流,物流連接著供應商和消費者,大物流中還包括了售后服務,蘇寧通過自建物流體系和不斷提升物流自動化能力,始終位居消費者物流滿意度前列。第三是科技,科技已經越來越多地影響零售業的運營,蘇寧始終重視科技投入,今年獨立的蘇寧科技集團正為智慧零售的開展不斷輸入能量。第四是資金,零售行業是資金密集型行業,流動性好,周轉快才能使業務做穩做大,蘇寧金融的出現正是為了更好服務蘇寧的消費者和平臺商戶,讓他們得到透明且規范的金融服務,從而推動蘇寧更好地發展。
這四大能力目前已構筑起蘇寧的強大護城河,源源不斷為其零售主業的拓展輸入新的動力。因為在地產方面的布局和強大盟友,蘇寧能夠迅速為各類門店找到最合適的地址,這是線下運營的基礎。物流和金融能力的提升為蘇寧帶來了零售生態圈的壯大;而科技能力則更是蘇寧智慧零售大力鋪開的根基,隨著一批批蘇寧互聯網門店的落地和線上線下融合的加深,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已不再是人們口中說說而已的談資,而是切切實實在蘇寧生態系統中運行的技術保障;至于投資,更是直接搭建起了蘇寧與生態鏈上相關企業交互的橋梁,通過資本的紐帶,蘇寧更快地獲得了跨界發展的能力,生鮮、百貨、便利店這些業態正在成為蘇寧新的增長點,而蘇寧投資的易果生鮮、達令家等新零售公司不僅為蘇寧服務,還正在成為業內獨角獸,在蘇寧的平臺上未來將有更多的十億乃至百億公司涌現出來。
投資文體拓展蘇寧零售的未來
還有一些看起來比較外圍,但蘇寧認為未來會對自身發展起到支撐作用的布局,這就包括文體。蘇寧在體育上的布局堪稱強大,不僅擁有國際米蘭和江蘇蘇寧兩只國內外頂級足球俱樂部,還擁有諸多國際賽事版權、體育全媒體平臺PPTV,體育用品無人店、線下體育彩票銷售點等。在賽場上,蘇寧體育也解除了豐碩成果,江蘇蘇寧2018年涌現出足球超新星黃紫昌,蘇寧U19奪得足協杯冠軍,國際米蘭時隔六年重回歐冠……蘇寧在體育產業上的投入正在反哺到零售主業上來,在江蘇蘇寧隊的貼吧上就經常出現“蘇寧這場贏了,我們就每個人都去蘇寧買個電飯煲!”的球迷留言,因為蘇寧的足球隊給球迷帶來了快樂!
之所以要跨界文體這樣看似與零售不相干的行業,張近東也有自己的思考:“在大家電時代,蘇寧與消費者的接觸可能是幾年一次,到數碼3C時代,這個頻率可能上升到每年一次,而生鮮品類與消費者接觸的頻率可能是以周或天為單位,但還有另外一類產品與消費者接觸地更緊密,那就是文化類產品,這類產品是碎片化的需求,消費者可能隨時隨地都需要它們,所以蘇寧在加大布局。更重要的是,體育和一些文化精品代表的是向上的力量,是陽光的感覺,與蘇寧一直以來的企業文化定位非常吻合,更易與用戶建立起情感上的連接。”
同心多圓的蘇寧:主業始終只有一個
擁有護城河的企業往往意味著更長遠的發展和更優秀的市場表現,從家電賣場到做電商到成為線上線下融合的典范代表,蘇寧不斷在構筑自己的護城河,也一直在市場的競爭中保持優秀。很多蘇寧曾經的合作品牌已經走向衰落,相機領域的柯達、手機領域的諾基亞、摩托羅拉……但蘇寧贏得了一次又一次轉型的勝利,甚至蘇寧以前學習的對象沃爾瑪也表示要做“美國的蘇寧”,畢竟全球范圍內像蘇寧這樣線上線下銷售占比各占50%的零售企業少之又少,這樣卓越的雙線融合能力正是蘇寧長期聚焦主業,通過各種布局夯實主業發展結出的碩果。
正如張近東所言:“無論未來蘇寧的布局怎樣延展,零售始終是1,其他各方面都是這個1后面的0,通過0的添加,能倍增蘇寧零售整體的資源實力和行業競爭力,這就是蘇寧要長期堅持、始終堅守的聚焦零售、同心多圓的發展戰略。”
(新媒體責編:shang080503)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