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創業第八年的田美生鮮董事長劉波,越來越有一種焦慮感。“做不大,死不了。”他經常這樣自嘲。行業散亂、缺乏科技含量、只要能吃苦就餓不死。但作為一家區域性企業,在這個行業要想做大,那比登天還難。
田美生鮮董事長劉波夫婦
也許,不僅僅是劉波,越來越多的從業者也正在被增長問題所困惑。如今,劉波已經漸漸摸索出了一條路子。當前,他最大的心得是:只有選對領頭羊,實現強強聯合,才能共同把事業做強做大。
01
“田美”不是一家普通的菜販
劉波原本在上海田野農產品公司擔任主管,因為人事變動,他決定創業。2010年8月1日,他回到湖北荊州老家,經過半個月的謀劃,便開始了漫長的創業生涯。說是謀劃,其實也沒有多想。看了許多行業,似乎除了生鮮配送,也沒有其他一技之長。帶著愛人、堂姐,便開始了起早貪黑送菜的日子,公司取名“田美”,第一個字用于紀念自己的“黃埔軍校”上海田野。經同學朋友的介紹,創業之初的第一批客戶是別克、豐田、奇瑞、雪弗蘭四家4S店。
當時,湖北荊州還沒有比較正規的配送公司。市面上主要以菜市場小販為主,那時還沒有人認為送菜也可以成為一門正經的生意。當劉波向客戶聲稱自己成立了一個生鮮配送公司的時候,對方一臉的疑惑:這不是小菜販做的事情嗎?
但是劉波用事實說話,田美和那些菜販有什么區別呢? 首先,劉波從一開始,就注意品牌的打造,衣服、配送車輛都印有統一的視覺標示,公司logo 。其次,規范化管理:開正規發票、有送貨單據,每周把菜品報價以電子文檔的形式發送給客戶。同時,對配送人員的服務態度和著裝都有統一要求,還配備了客服人員。當時在荊州,還沒有哪個團隊這么干的。憑借在大公司積累的經驗,田美的服務很快取得了早期客戶的認同。
02
因為賣菜被岳父“冷眼”,要錢還是要命?
同自己以往做主管不同,創業之后,劉波事事都要親力親為。采購、配送、銷售……那時,他開著愛人的日產騏達去菜市場采購,經常被人笑話。賣菜的說,見過開三輪的,沒見過開小車的。玩笑的背后,是外人看不見的辛苦。創業之初,劉波只揣著工資攢下來的幾萬塊錢回到荊州。因為怕付不起工資,所以他本人承擔了大部分的工作,凌晨2點起床,5點做完采購,6點開始送貨。一天只能睡5個小時。面對創業的決定,岳父很不理解,在上海大公司做管理的,回到家鄉居然成了個送菜的,劉波現在還記得岳父的原話:“哪里找工作不好,非要當個送菜的,又苦又累,又沒有前途。”盡管如此,但是劉波樂在其中。因為他看到了市場的希望。他堅信,只要具備差異化,做高端客戶,就能逐漸拉開差距。
但沒想到三個月的時候,身體就吃不消了。腰椎間盤、腎結石等身體的種種毛病,讓他疼得在地上打滾。醫生很嚴厲地告誡他:小伙子,你是要錢還是要命?聽到這句話,劉波被嚇到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當然選擇命更重要了。可是,第二天,當疼痛減輕的時候,他又開著車送貨去了。那時,他在心里告訴自己:再堅持堅持。沒想到,這一堅持就是8年的時間。
創業五個月后,劉波相繼攻下了一些市政單位,荊州市財政局,武警部隊、檢察院、法院等,也逐步獲得了高端客戶的認可,他更加堅信:市場還是需要差異化的配送。到了2013年的時候,田美公司已經做到了80萬的月營業額,已經是小菜販不能相比的了。
03
實力開掛,不到一年拿下宜昌
2014年,劉波覺得時機成熟,他就只身赴宜昌,打算開辦宜昌公司。但此時的市場環境已經不同于2010年。當時,宜昌大大小小的配送公司已經多達了40家,與當初的藍海相比,此時的市場可謂血雨腥風。
田美生鮮的分揀配送中心
但劉波仔細觀察后卻發現:雖然競爭對手多了,但其實大多數公司仍然延續此前比較老套的做法。例如,手寫出貨單。那時田美公司在成立的第二年,就已經引入專業的軟件管理系統。又例如,很多公司仍然是老板采購,缺乏正規的標準化流程。更多企業還是夫妻作坊式,只不過是套了一個公司的殼。這個發現,讓劉波松了一口氣。但希望之后,新的問題緊接著又來了。沒待幾天,劉波就意識到,與荊州相比,宜昌是一座更加排外的城市,市場對新事物的接受度尤其慢。
找一個好的落腳點都很難。當時,劉波找到三峽物流園,但是對方以宜昌已經有很多類似配送公司為由,拒絕了他們。但劉波并沒有放棄,而是反復登門,為對方宣講田美的特色和差異化,并且拿著他們過往的案例,反復游說。后來,終于拿到了一個40平米的辦公地點。 有了根據地,劉波就開始找客戶。憑借在荊州的積累,通過內部系統的介紹,劉波一舉拿下了宜昌的武警、消防等系統。不到一年時間,就做到了一百萬的營業額。宜昌公司也逐漸站穩了腳跟。劉波說:腳踏實地就是秘訣。如果說還有一點,就是差異化,做別人沒有做的,別人不敢做的。
04
互聯網攻城,構建新壁壘
2016年時,劉波逐漸感到:整個行業在不斷地加快變革腳步。身邊的不少競爭對手也開始在模仿田美,甚至前來挖人。劉波意識到:他必須構筑新的壁壘。
緊接著,他在荊州和宜昌相繼投入了2000平米和1200平米的標準化廠房。新廠房功能更齊全,分區更明晰,大大增強了專業化。而這個投入正好迎合了政府采購的需要。當時,政府采購一看硬件,二看服務。不少政府領導,還親臨田美,進行現場指導。
行業的變革,不僅僅發生在傳統行業內。隨著電子商務的滲透和發展,諸多互聯網屬性的企業也紛紛來戰。包括他所在的荊州、宜昌兩座城市,很多同行都傾向于選擇和互聯網公司合作,互補短長。借力企業在區域市場的深耕,借力電商公司的數據和平臺能力,雙方合力提供本地化服務,互惠共享。
傳統餐配企業有效結合互聯網后,便能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取得依靠傳統方法、傳統渠道,花費數年時間也無法做到的銷售額。
面對行業的巨變,面對同行的崛起,到底是觀察還是跟進?劉波還是有些困惑。但他心里清楚,唯有在體制、業務和技術上構建更強的競爭壁壘,才能將事業立于不敗之地。
05
跟對領頭羊,實現強強聯合
2018年,在一次活動上,劉波偶然認識了望家歡的采購與供應鏈總經理龔會軍,聽完龔總的分享,劉波內心受到的震撼不小:“確實望家歡走到行業前面,不是一點半點。”他在心里暗下決心:要跟著行業老大走。緊接著,劉波就留了龔總的聯系方式,并時不時有一些溝通。后來,劉波誠摯的邀請龔總來田美做指導。沒想到,龔總真的來了,那天晚上他們聊到了夜里12點。
劉波一直想弄明白一個問題:為什么小企業走到一個點的時候,總是上不去?龔總提到了一個關鍵詞:整合。上下游整合、渠道整合……劉波非常認可,但在認可的同時,也深深感受到了自身的局限性。這種局限主要體現在自己作為創始人的思想上,他身在小城市,對行業風向、未來的把握,不像身在大城市的人那么精準。當然,還有背后一系列的資源、人才、供應鏈的局限。
劉波隱隱約約意識到認為:未來行業前途在于聯合,聯合才能更好、更專業的以制度先進化、流程IT化、商品標準化來服務客戶,聯合才能更加高效的響應國家政策,才能積極推動鄉村振興計劃,體現大企業的責任和擔當。既然田美宜昌公司和田美荊州公司(原荊州洲天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四板上市公司)是區域市場的強勢品牌,望家歡又是全國市場的行業老大,同時雙方的理念又高度一致,為什么雙方不來一個強強聯合呢?
望家歡宜昌分公司(原田美公司)
經過慎重的思考后,劉波決定加入望家歡合伙人計劃,望家歡和田美分別占51%和49%的股份。希望通過合伙人計劃,望家歡期望構筑一個“共生、共享、共贏”的生態圈:通過共享信息、系統、采購、客戶最終實現雙方共贏。沒想到,剛開始合作,田美就以望家歡宜昌分公司的身份,中了兩個200萬以上的標。之前,本來劉波是不抱任何把握的,因為當時有個標的是大米、糧油、面粉,田美的供應鏈優勢是生鮮,而非糧油。經過和集團溝通后,望家歡給田美提供了益海嘉里的渠道,最后成功中標。和之前的互聯網企業的合作相比,望家歡并不是線上企業的流量思維、補貼思維,而是以企業盈利為目的,為合伙人提供實實在在和系統的幫助。例如,望家歡會提供給合伙人供應鏈系統、管理系統、管理人才等支撐,幫助企業真正發展起來。目前,望家歡的財務人員已經到位,未來劉波還打算向集團申請核心管理人員。與望家歡合伙不到一個月,田美生鮮的市場化能力大幅度提高,單月營業額就實現了翻倍。
關于是否擔心企業未來的發展不受掌控?劉波看得更加樂觀:“自己做法人,望家歡做管理,我想把我的企業變得更加規范,而不是做成一個家族式、完全本地化的企業,望家歡合伙人模式,能夠幫我引入人才和資金,同時加強銷售和管理,能夠真正把企業做強做大。”
劉波認為,生鮮行業也一樣,未來會呈現馬太效應,資源和機會將逐漸向大平臺靠攏,并呈現強者愈強的態勢。未來,實現強強聯合,是把區域市場繼續做強做大的基礎。將互利于客戶,將惠農于天下。
為市民供應健康安全的食材,為市民“舌尖上的安全”保駕護航,將是劉波畢生的使命。
(新媒體責編:shang080503)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