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中國科學技術部已先后兩批批準建設96個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旨在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服務創新型國家建設。這些實驗室分布在材料、礦產、能源、醫藥、信息、制造、農業、交通等8個學科領域,基本涵蓋了國民經濟建設的主要領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技部部長萬鋼指出,國際上著名企業都有自己的實驗室或研究機構,依靠持續創新引領企業發展。中國的企業近年來創新能力有長足進步,但在落實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發展方式轉變、以科技原創帶動產業振興等方面還有較大差距。
近年來,我國雖然在科學技術領域的投入與發展不斷擴大,我國的實驗室行業也逐步發展初具規模,有了獨立的完整產業體系,但是,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我國實驗室產業仍存在創新體系不完善、關鍵核心技術對外依存度高、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國際話語權缺失等諸多問題,這些仍然是阻礙我國邁入科技大國行列的瓶頸與桎梏。
在承接產業轉移時,單純依靠資金項目支持等優惠政策是不夠的,必須鼓勵創新,支持探索承接產業轉移的新舉措、新做法。近年來,安徽天長市牢牢把握安徽東向發展和長三角產業向內陸省份轉移的歷史機遇,全力打造服務創新平臺,有效推動了實驗器材產業的快速擴張和集群發展。
據統計,目前天長有實驗器材生產企業46家,配套加工服務企業125家,從業人員達1.2萬人,生產實驗器材產品達200多種,能夠充分滿足國內外實驗室裝備需求。其中以安徽華盛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一批知名企業,近年來一直致力于實驗器材的創新研究,推動了天長乃至全國實驗室行業的發展,為當地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勞動力就業等方面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華盛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緊隨時代浪潮,在實驗室行業方興未艾的時刻,率先提出了超前的“三步走”發展戰略,其中,華盛1.0提出了一站式實驗室總包工程,力求從項目的初步設計到項目實施做到一站式總包服務,從而實現商業閉環,并且在這一過程中實現實驗室互聯、CIT智能控制系統與科學家大數據的應用,讓客戶體驗到高質量高水平的實驗室建設服務。華盛2.0則具有創造性的提出“共享實驗室”的概念,在這一步中,華盛控股將建設實驗室儀器共享平臺、與中小型企業合建實驗室并與第三方檢測機構共享實驗室,做到資源共享與互聯互通,提高中小企業的科研積極性與科研的效率。華盛3.0則提出了“超級孵化器”概念,華盛控股依托地理優勢,充分利用人才資源,吸收科研新型人才,致力于創造頂級科研成果,同時孵化科研成果,將成果轉化為社會價值,加大科研成果的轉化率,充分挖掘實驗成果的最大商業價值,從而推動產業的快速升級與發展。
華盛控股在發展與變革的時代洪流中把握歷史機遇,努力成為行業的標桿與引領者,這有助于為整個實驗室產業提供一個發展的方向與動力,對我國整個實驗室行業的發展有著劃時代的意義。
(新媒體責編:shang080503)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