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庭睿金融認為金融活動原本是人的經濟活動,人作為理性的經濟人總是尋求利益最大化,這就必然形成人類經濟活動的逐利心理和行為動機。對利益的追逐是人原始動機和天生特性,正是出于對利益的追求,人們才會努力進行創新,反映到金融領域就是金融創新活動的不斷高漲。為了滿足投資者追逐利潤的特性,金融機構和組織會千方百計創造出能夠迎合投資者口味的工具和產品,這些產品通過信用增級和資產證券化后推向市場必然得到投資者的喜愛和追捧。所以,人類逐利動機的存在會促使人們主動尋求創新,形成了主動創新動力。
上海庭睿金融覺得人是天然趨利避害的,為了逃避可能遭遇的風險,人們也會被動的尋求創新,這與人的安全預期有著直接的聯系。如何躲避風險也成為金融領域研究的重要內容。以銀行為例,銀行的主要職能就是為社會需要資金的人提供資金服務,它以支付存款利息為代價,向社會上有閑置資金的人吸收存款,再以收取貸款利息為條件,向社會需要資金的人提供貸款,在一進一出之間,銀行獲利貸款利息與存款利息之間的利差收益。
由于銀行的經營對象是貨真價實的貨幣,所以要求銀行的信譽很高,人們才能放心地把錢交給銀行保管和收到利息,同時也要求銀行對它的貸款客戶有很高的了解程度和風險控制能力,這樣才能保證自己放出去的資金能夠安全收回,并收到利息。錢是沒有任何個人標記的,只要錢拿到手里,就可以用于任何想要用的用途上去,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證貸款人能將從銀行借來的錢用于貸款合同所規定的用途,并保證本金能安全回收,利息能安全獲得,就成為銀行經營者絞盡腦汁要去考慮的問題,這就成為銀行業務創新的一大壓力和動力,促使人們去想出一些風險防范和開拓新的利潤來源的新技術、新業務,比如擔保、社會化信用評級、信貸資產證券化、開拓風險低但收益高的中間業務等等。
再次,人類技術發展不斷在經濟領域的滲透不可避免的使各類業務運行中出現替代行為。所謂替代就是用新的業務經營方式、手段來取代舊的業務經濟方式和手段的辦法,也是金融創新的一個主要動機。
(新媒體責編:shang080503)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