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我是你的健康小助手
近期最火爆的話題莫過于徐錚的新電影《我不是藥神》了。
徐錚作為一名成功從演員轉型導演、制片人的同時,他也是一位出色的投資者,至少從影視行業曝光的數據就可以看出他不小的特色商業片成就。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徐錚在影視行業之外還有不小的商業投資成就,比如號稱全球第一微商團隊的TST背后就有這位大佬鼎力贊助。
回歸電影,片中一個患有慢粒白血病額老婆婆乞求周一圍飾演的警察不要讓自己失去這些維系生命的廉價藥,那一幕讓許多人濕了眼眶,并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即使面對家徒四壁的處境,很多人還是想活著,縱然活著很煎熬,但活著總會有希望。
而程勇即使在內外環境都艱難危險的情況下,依然一往無前的選擇救助跌入塵埃中的一個個滿臉愁容、苦痛不堪的“慢粒白血病”患者們。
片中的每一個人,每一個形象,每一個因疾病和格列寧藥物產生聯系的個體,都讓人心痛和深思。
懦弱怕事的牧師,為了不讓病友們受騙受害,會只身以卵擊石大鬧,假藥販子們的活動場地;為生活所迫不得不委曲求全的單親媽媽,因女兒患病,即使生活艱難卻能團結每一位病友,為他們提供信息上的便利;孤僻卻義勇的黃毛,為了保全程勇,獨自駕駛裝有“印度格列寧”的車,冒死沖出警察的重重包圍;被病痛和貧困雙重折磨的呂受益,為了親眼看著孩子長大,在生死選擇間掙扎,飽受清創之苦,也未輕易放棄。
而患者們口中的藥神,沒有神的光環,他只是個普通人,但他也希望病友們平安的度過一生,不再重蹈好朋友“呂受益”的悲劇。對于這樣的“情”與“法”的平衡,電影作品很明顯偏向于用情感化觀眾,現實的矛盾是情大于法始終只是部分群眾需求,沒有法的一刀切,用情治社會只會引爆更多的問題。雖然情緒能夠傳染很廣,但是社會沒有絕對公平,只有相對公平。
現實中,一顆小小的藥丸,從研發至最終到達病患嘴里,到底有多遠的距離?
大批進口昂貴藥品都屬于原研藥,意思是這些進口藥是屬于外國研發生產的,他們手握這個產品的專利,一種獨特的成分、獨特的技術被發現是擁有知識產權的,這個產權專利可以保留20年。被進口到中國的原研藥取得進口商品注冊資質必須要在國外已經上市并重新在中國進行兩三年的臨床試驗,這是一筆不小的花費;能夠進口以后,目前雖然取消了關稅,但是仍然有著17%的增值稅,加上一路流轉需要的費用,進到國內自費藥房還有藥房的自定價權利,通常會比正常市場價高出15%左右,這個加價之后才是消費者真正的到手價。
沒有選擇的時候,我們甚至愿意丟掉尊嚴,如果不是基因性的疾病,誰又愿意與疾病相伴一生?尚有選擇的機會,就不應該靜靜忍受殘害生命健康的任何行為,不應該忘卻病痛帶來的巨大經濟和精神支出。
不易發覺的隱形殺手,你注意過嗎?
習以為常不吃早飯,大家總認為會傷胃,因為覺得胃才是最重要的消化器官。其實不全對,胃主要起到一個攪拌器的作用——把食物“研磨”成食糜,而胰腺分泌的各種酶和膽囊釋放出來的膽汁才是消化大部分食物的“主力”。所以,如果長期不吃早餐、或者時而吃時而不吃,以及飲食過于油膩等,膽道系統和胰腺的受害最深。
很多時候你的常識只是真實原因的一部分,但一部分并不能代表真相,膽囊疾病可能源起于不吃早飯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上午的工作忙到停不下來,久坐不動成為致病原因,短期性的久坐之后出現頸肩部、腰背部疼痛不必過于緊張,這一般為肌肉等軟組織損傷所致。在疼痛的急性期應以休息、放松肌肉為主,疼痛常可自行緩解。但是長期性的久坐不動就非常危險了,常見的坐骨神經疾病,腰椎間盤、勁、肩等關節性疾病是耳熟能詳的,你可知長期性的久坐不動還會造成Ⅱ型糖尿病嗎?因為久坐不動會令身體降低胰島素分泌,長此以往則會造成胰島素分泌機制退化,血糖調節能力變差最終形成糖尿病。但這個致病原理卻鮮能成為大眾認知的常識就是因為它太不明顯了,太隱形了。
中午一餐飯過后,很多抽煙人士奉行“飯后一支煙,快活似神仙”的精神,我們不去評價抽煙者的行為和理論。從隱形殺手的角度來看,煙似乎無處不在又藏于無形之中,我們很在乎某種食物——例如燒烤食物含有的致癌物質,甚至把它延伸到很多其他毫無相干的食物上面,但是卻忽略了煙草本身就是Ⅰ級致癌物;我們關心藥酒能治病,藥酒的神奇性,但也總是忽略了酒類本身就是Ⅰ級致癌物。哪怕生活中不抽煙的人,其實也在受著二手煙,甚至是三手煙的威脅,而如此顯而易見的健康殺手,同時也有著極強的隱形能力。
持續的工作當中,你一定經常聽到電腦輻射、紫外線輻射、手機輻射甚至是基地站輻射,曾有報道小區居民拒絕在自己小區附近建信號基站是因為害怕輻射,民眾根本分不清電離輻射和電磁輻射。如果害怕電磁輻射,大可在撥號的時候將電話遠離大腦,或者在長時間面對電腦后立刻一會兒起身動一動,以緩解不適感。長時間面對電腦,過度透支的視力實際上比電磁輻射危害更大,眼球需要持續數小時將目光聚集在一個發光源上,就算沒有電磁輻射也會有不適感。這也是常常“被隱形”的危害。
下午茶的流行也給我們一些提示,下午茶可以及時補充身體能量,短暫的休憩時光也能迅速讓我們恢復元氣,滿滿戰斗力重現工作崗位。而典型的下午茶甜品甚至是咖啡卻遭到批評,原因是多余的糖分和脂肪不夠健康,就算贊成任何食物都不應該是過分甜、過分油膩的,少量的攝取也不會有很大問題。問題在于平日的三餐是否都過分飽滿和甜膩,這才是隱形危害。
作為竭盡全力為生活奔波的工作者,更應該思考三餐的隱形健康問題。例如身不由己的晚間應酬實際上是對胃和肝臟的雙重考驗,正常應獲取的營養得不到補充,Ⅰ級致癌物酒精卻充斥整個消化道,這是應酬餐的常態。為什么肝臟會在這個過程中受到深深的傷害卻無法被公眾意識到呢?肝臟被稱為人體化工廠,也是公認的解毒器官,復雜的運行工作連科學家都不能清晰描述其過程,在這方面的科學普及也遠不及養胃的宣傳多。我們能知道的就是對人體造成致病因素的物質能經肝臟化解,轉化成無害的物質經循環系統排出體外,默默做功的肝臟起到的作用遠遠超過人們的認知。
很多人結束了一整天的學習與工作,回到家仍然覺得渾身無力、累到癱瘓,可是從機體的角度來看,你可能只是重復了一整天同樣內容的工作而感覺疲勞而已。運動是一項不容易的事,不運動很舒服,“舒服”的假象卻成為健康的隱形殺手之一。曾有一項研究數據發現,從事體力活的人身體各項指標遠遠優于辦公室工作者,他們甚至到了六十歲的退休年齡仍有著驚人的體力,而我們的辦公室工作者三十五歲就已經完全爬不動十層樓梯了。生命在于運動,自身的調節機理也會因運動而更完善、工作更協調,戶樞不蠹流水不腐,正是古人靠經驗總結的真理。
還有一個威力無窮的隱形殺手,最強的時候僅需短短三天之內就可以讓生命停止,即便是很弱的時候它也能侵蝕身體每一種功能并逐步摧毀整個機體。猝死的新聞層出不窮,而浮出水面的殺手面目就是缺少睡眠。就算不斷強調身體的免疫系統多么需要睡眠,細胞的修復與更新迭代多么需要睡眠,清除令機體衰老的自由基多么需要睡眠,我們實際上還是忽略了睡眠的重要性。我國失眠人群不動聲響地逐年上升,今后的亞健康人群將更為龐大,或許必須要有一次真的病痛才能使我們意識到“沒什么值得你通宵熬夜”。
我們是社會的人,更是自然界的人,需要遵循天生的自然界規律才能順利的發展自我。
當一個人在面臨疾病、甚至死亡的威脅下,才會發現每個人其實都在為活著本身而勇敢地活著,顧不上其他,也無關其他。藥神的火爆程度在警醒我們,如果有的選,沒有人愿意生病,因為我們會選擇規避。
(新媒體責編:shang080503)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