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領導重要講話精神,7月13日至16日,河海大學常州校區“蕩漾延陵碧水——龍城運河水質調研”實踐團圍繞“常州市水環境保護和‘河長制’宣傳”開展了調研活動。
本次實踐活動立足常州市水環境治理和“河長制”推行,以“宣傳河長制+水質污染檢測”為主題,通過現場取材、實地采訪、座談會等形式開展相關“河長制”,“保護水資源”的實踐調查,詳細調研運河的水質狀況,將取樣水質交給專業人員檢測,普及河長制、環保知識、水質檢測技術,讓市民們感受到京杭大運河悠久的歷史文化,了解到如今京杭大運河的水質狀況,增強大家的環保意識。
7月13日上午,團隊成員與其余五支河長制實踐團隊共同到達常州市水利局河長制綜合協調處,與鄭所長、王科長、劉科長等領導展開座談。座談期間,鄭所長向團隊成員介紹了常州市水環境的現狀和政府為水環境保護所制定的政策,著重地提到了常州市“河長制”的宣傳和推行走在了江蘇省的前列。同時,各位領導也提出了對我們當代大學生在水環境保護方面的要求,包括大學生走進社區助力“河長制”的宣傳,體驗河道清潔員工作等。團隊也向鄭所長反饋了前期實踐活動中調查發現的問題,例如河長制在民眾中普及程度不高,流域內部分水域漂浮著垃圾等。鄭所長充分肯定了團隊的工作,并表示這些意見很有針對性,在進一步完善“河長制”的政策時將會慎重考慮。經過雙方深入的交流,鄭所長等領導與幾個實踐團隊達成共識,表示將以此次實踐活動為契機,加強與河海大學在“河長制”宣傳與推廣、水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合作,為雙方以后的交流奠定基礎,合力推進常州市“河長制”政策的發展。
下午,團隊成員實地考察了運河內城河段的幾個區域,選取其中兩個河段作為之后幾天的具體實踐地點;匦:,團隊成員根據上午座談會內容和考察情況,制作了相關河長制,水環境保護的調查問卷和宣傳單。
團隊成員在河長制座談會上提出自己的疑問
7月14日上午,實踐團隊參觀了位于運河五號創意街區的常州運河記憶陳列館,并受到陳列館講解員的熱情接待。以記憶館大門口的一幅《清代府運河繁盛圖》作為起點,團隊成員們從常州早期運河開始追尋京杭大運河常州段的歷史記憶。通過觀賞河城變遷的系列圖文,團隊成員認識了大運河常州段很多曾經的碼頭和石橋,更有大運河孕育的延陵文化,體現了大運河對常州經濟文化發展的重要歷史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記憶館內關于運河治理保護的內容單獨占據了一個展廳。講解員講解到這里時動情地說:“我們辦這個記憶館,主要還是想呼吁大家保護我們的大運河,這是我們常州的母親河,不能讓運河有一天只存在于記憶里呀。”講解員講解完畢后,團隊成員又自由參觀了半小時并拍照留念。
下午,實踐團又前往附近的一段運河,做了簡單的水質觀測調查,為次日的水質檢測做前期準備。由于近期頻繁降雨,水質較為渾濁,團隊成員沿河道步行數公里,記錄運河顏色,氣味等基本情況。晚六點,團隊成員回到學校,根據今日對運河的了解,修改了前期準備的調查問卷。并為之后的座談會做相關準備。
團隊成員了解京杭大運河的治理保護
7月15日上午,團隊前往位于瞿秋白紀念館附近的運河河畔,開展了關于京杭大運河了解程度及對河長制的認識程度問卷調查工作。通過與附近居民的交流,團隊成員們發現有些居民對于“河長制”還是比較了解的,他們向成員們講述了“河長制”給生活帶來的改變以及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從中,隊員們可以發現在運河邊的部分商家對于運河的保護意識還是欠缺,需要更有力度的宣傳。并且大多數的居民還是不清楚相關政策,對此,隊員們向他們認真普及相關知識。對于團隊的問卷調查工作,居民們積極參與,認真回答。
下午,團隊成員在附近開展了橫幅簽名活動,附近居民積極參與。在開展簽名活動的同時,團隊的部分成員則在一旁進行該河段的水質采樣和檢測,吸引了附近居民,這使河長制的宣傳得以更好開展。通過水質檢測,團隊成員對運河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在當天活動結束后,成員們對當天的問卷回答情況進行了統計,這些數據都極具參考價值。
隊員在進行水質檢測
7月16日上午,團隊來到了常州京杭運河在新閘社區一段的支流。在此處團隊成員開展了關于京杭大運河了解程度及對河長制的認識程度問卷調查活動,與此同時,隊員們向附近的居民宣傳了“河長制”的相關知識。在宣傳過程中,隊員們與附近居民進行了交流。隊員們發現,附近居民的環保意識有些薄弱,且對我們的問卷調查有抵觸情緒,但經過隊員們的不懈努力,仍然完成了很多的有效調查問卷,并向感興趣的居民們普及河長制和保護水資源的相關知識,鼓勵他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采取相關措施保護運河附近的水環境。
下午,隊員們在此河段進行了水質取樣和檢測,與7月15日的水質調查結果進行了比較,得到了一系列有價值的數據。在相關工作結束后,團隊成員沿著運河河畔走,可以看出運河的整體環境良好,但部分河段略顯渾濁且有異味,可見“河長制”對于運河的治理雖有所成效,但仍需加強和改善。
隊員向附近居民宣傳水資源保護的內容
通過此次實踐,團隊成員宣傳了“河長制”政策,加強了常州市水利部門與河海大學的聯系,調查發現了常州市水環境治理中尚且存在的重點問題,提高了市民的環保意識。同時,團隊成員們認識到了作為水之子的一員所肩負的責任,“滌清龍城命脈”的使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新媒體責編:shang080503)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