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照快遞送上門
無需群眾自己跑
坐落在大運河邊的杭州市交通港航部門行政許可服務中心寬敞明亮,辦事柜臺一字排開,沒有玻璃的阻隔,工作人員和來辦事群眾之間的距離拉近了不少。
老港航人葉永華仔細地翻看著報審材料,一一核對。來辦事的是船戶周師傅,雖然周師傅是江蘇人,但常年在江、浙一帶跑船,習慣在杭州辦理各項船舶登記手續。
“主要是方便!”周師傅說,“多年下來,怎樣辦手續,要準備哪些材料,港航的工作人員都會上門發宣傳,不懂的也會給我們解釋。”
事先了解得清清楚楚,材料準備充分,周師傅的事情辦得很順利,他站起身按老規矩問:“那可以來領證的時候,會短信通知的吧?”葉永華的回答給了他一個驚喜:“不用來了,留個地址,證辦好了給你寄過去。”
開通證照EMS快遞,實現辦事“最多跑一次”,是杭州市交通港航部門結合行業特色、大范圍推廣的惠民舉措。只要申請人滿足許可條件且資料齊備,通過審批的證照,就可以用郵寄的方式送到辦事人手中。
“審批結束,證件辦好了,其實很多人還是很高興來跑一趟領個證的,比較有儀式感!”行政許可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說,“但是跑船的人不一樣,他們在河道上奔波,許多都是跨省運輸,到中心來領證對他們來說相當麻煩,所以推出證照快遞服務,一段時間下來,大家都覺得挺方便。”
證照快遞,在杭州市交通港航部門做到了極致,三個航港備案項目做到了“跑零次”,“把材料收集好,EMS快遞過來,郵費到付,等到辦好后,我們再快遞過去,船戶不花一分錢,不跑一趟腿,就能辦好事。”相關負責人說。
目前,涉及交通行業相關的“最多跑一次”事項,都可通過證件EMS快遞送達,真正實現讓群眾少跑腿。
辦事窗口設現場
服務對象就近跑
奮力向前奔跑的,不僅是工作人員的腳步,還有杭州交通的硬件服務設施、自身業務素質和創新服務理念。
杭州市交通港航部門所有辦事窗口,全部沿航區而設,在建德、桐廬、淳安等地的7個僅有二級審批權限的行政分中心,全部承接一級審批權限的辦事項目,收齊辦事材料后,工作人員自個跑腿,將材料送至杭州市區行政中心進行審批,審批后再帶回。
走進市民中心辦事大廳交通運輸綜合窗口,各類介紹辦事流程和辦事資料的宣傳冊隨處可見,在杭州交通信息網上,也有相應的介紹,實在不明白,可打12328電話咨詢。
辦理ETC(不停車收費)辦理,窗口和熱線的工作人員都是行家,能根據用戶的不同情況給出具體的解決辦法。ETC服務中心介紹,中心開展了全員業務知識培訓,并完善熱線電話接聽效率,盡量在電話中指導用戶,準確告知所需辦理材料清單及辦理流程。
精簡改革優服務
辦事群眾一次跑
“其實,只要不重復跑,辦事流程合理,辦事人都能理解,并對我們的服務滿意。”杭州市交通運輸局政策法規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認為,‘跑一次’最關鍵的,還是要加強不同政府部門之間的溝通和數據共享,提高內部效率。”
為此,杭州交通運輸系統工作人員把76個辦事項目的辦事流程細細理了一遍,“把辦事材料可以內部共享和聯動的項目都梳理出來,多部門溝通協調,逐步實現材料只遞交一次,辦事只‘跑一次’。”
這76個辦事項目,還按照與老百姓的密切程度,分為一、二、三級事項,一、二級事項比例達96%,將全部實現“最多跑一次”。
目前,杭州市交通運輸局的“最多跑一次”事項中,3月首批公布并完成改革事項6項。此外,另有17項目前具備并基本實現“最多跑一次”辦理。還有29個事項在5月底前完成,5月底前82%的事項完成“最多跑一次”改革。剩余事項預計在6月底前完成,完成后,杭州市交通運輸局“最多跑一次”事項占比將達到96%,實現服務事項網上申請全覆蓋、證照快遞送達全覆蓋、電子簽章和電子文件歸檔系統全覆蓋。
杭州市小客車調控服務窗口
程序多、環節雜,老百姓去政府機構辦事情“來回奔波”曾是很多人的共同記憶。如今,“最多跑一次”以燎原之勢,在浙江各地點燃惠民便民的熱情之火。
今年2月,杭州市交通運輸局全線啟動“最多跑一次”改革,梳理出76項辦事項目,僅3個涉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事項因環節較多,需要多環節辦理;其余73個項目,均可通過辦事內容整合歸并、部門間數據共享等方法,實現“最多跑一次”或者“跑零次”。
杭州交通的“最多跑一次”,不是簡單的行政流程再造,而是以需求為導向,從工作作風到服務思路的根本轉變。行業“一把手”帶隊,進行專項體驗、換位思考等實踐,寧愿自己多跑,讓辦事群眾少跑,將“權力清單”變成“服務清單”,跑出了杭州交通新速度。
網上受理“數據”跑
群眾辦事跑零次
坐在電腦前,打開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信息系統網站,根據提示一步步輸入駕照、身份證等信息,選擇參加增量指標搖號,準備買車的小伙華偉在家里做好了小客車增量指標的申請,接下來的日子,他只需要等待手機短信,看自己是否幸運“中簽”。
材料只“遞一次”,辦事“零跑腿”,這樣方便快捷的小客車增量(更新)指標申請,早在2014年5月杭州實行小客車調控管理以來,就已經實現。
辦事人不用跑,“奔跑”的是辦事部門內部網絡上一組組數據。這些數據“奔跑”至公安、交通、發改等9個部門,9個部門同步審核,得出審核結果后,數據會再次自動分類:審核通過的直接進入指標申請通道,未通過的則短信通知辦事人,進行下一步處理。
“別看說起來簡單,要達到這樣的效果,需要前期大量的溝通工作。”杭州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仍記得,在交通局的辦公室里,9個部門的聯席會議就開了有數十次,彼此間網絡數據的連通建設,前后就花了數月。
謀劃在前,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截至目前,小客車調控業務總受理量107萬余件,其中窗口受理量為7萬余件,小客車指標93%以上業務量實現了“零上門”。
同樣借助網絡以及數據共享實現“跑零次”的,還有很多,比如網約車司機考試報名。截至5月15日,杭州市已有1.87萬名駕駛員通過網絡報名網約車從業資格考試。
又比如杭州航區全面實行電子報港,船舶報港只需在手機上下載一個“杭州港易通”APP,在指尖就可進行,不需要再到報港點辦理手續,不僅方便了船戶,提高了辦事效率,還降低了管理成本。2016年,全航區通過手機辦理報港手續的船舶超過53萬艘次。
交通服務“上門跑”
辦事群眾不用跑
“最多跑一次”,并不是“只需要跑一次就能辦成事”才是好服務,而是強調辦事部門的用心和高效,對此,杭州市交通運輸局負責人打了個生動的比喻:“一個服務完善、高效的政府服務部門就好比中介,需要辦事人出現的時候,讓辦事人出現,其他跑腿的事,就由服務部門代勞!”
當辦事人“歇歇腳”的時候,杭州交通運輸系統的工作人員奔跑在路上。
近日,杭州市內河海事處接到浙杭州貨00879船主電話:“你好,請問你們集中檢驗的碼頭在哪里?我的船在上海川楊河楊思船閘這里,想開過來進行年度檢驗。”“船在外地啊,那你就不用開過來了,我們會盡快過來檢驗的。”
十年前,杭州內河水域出現了第一艘杭州籍貨船在外市航道運輸作業的情況,內河海事的船檢也首次走出杭州,上門為船舶檢驗。十年過去了,內河船檢推出了上門檢驗、小問題遠程復查、證書郵寄等便民措施,用心檢驗、致力服務,受到了廣大船戶的一致好評。
前些日子,在西湖區轉塘開輪胎修理店的王開紅,收到了杭州市交通車管部門工作人員給他送來的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去辦的時候漏帶了一件常規材料。”他說,“本以為肯定辦不成,沒想到窗口工作人員告訴我,可以先辦證,回頭工作人員上門的時候,把漏帶的材料補齊就行。果然,證辦好了,還給我送過來了!”
杭州市交通公路部門的10個“最多跑一次”辦事項目中,4個將實現“跑零次”,“有時候辦事人不了解辦事流程,電話里又說不清楚,我們工作人員就會上門。”法規處相關負責人說:“上門看圖紙,教辦事人通過什么樣的程序來辦理,解釋清楚教會為止。”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