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汗水浸得劉柏發睜不開眼。
入夏以來,全國各地或進入“燒烤模式”,或啟動“悶熱模式”,北京的高溫橙色預警則是一波接著一波。就在人人四處尋覓空調涼爽的時候,首都交警卻始終與熱浪為伍,不離散發著巨大熱量的車流左右。
7月18日,悶熱多日的北京下了一場雨,可雨后溫度不降,濕度飆升。下午3點,當記者站在無遮無擋的長安街上時,短短幾分鐘已是汗流浹背,而正在執勤的年輕交警劉柏發,一身警服早已被汗水浸透。可所有這些,都沒能讓劉柏發的執法打一絲折扣。
“您好!您的機動車未遵守尾號限行規定,現根據《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第91條第四項,對您處以罰款100元記0分的處理。”在劉柏發執勤的廣場西路北口,一名駕駛著限行尾號車輛出行的司機被攔下并被當場處罰。看著交警書寫罰單的背影,這位司機忍不住感嘆:“你們可真不容易,這大熱天的還在馬路上站著。”
劉柏發沒有答話。完成現場處罰后,劉柏發抹了抹已經流到眼皮上的汗水,快步走到崗亭前,“咕咚、咕咚”喝下兩大口水,轉身又奔向車流。
今年23歲的劉柏發是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中心區支隊五中隊民警,警校畢業后,長安街就成了他的“辦公室”。長期風吹日曬,讓這個帥氣的小伙子皮膚黝黑。
“咱交警的工作性質就是這樣。一到夏天,皮膚經常被曬得暴皮、紅腫,又癢又疼,中暑對交警來說也不是稀罕事。好在我還年輕,身體底子不錯。”劉柏發對記者說,長安街地段特殊,全天車流量都比較大,每輛啟動著的機動車都是個發熱體,加上柏油路面本身就反熱,每到夏天,路面溫度都得有攝氏五六十度。今年夏天熱得邪乎,往路上一站,整個人就像置身蒸籠。
不過,就在這樣一個大蒸籠里,交通高峰時段,劉柏發每小時疏導交通得打近千次手勢,而且每一個動作都不能偷懶,警服始終被汗水貼在身上。
烈日、車流、準備“見縫插針”的行人和心存僥幸的違法司機,劉柏發上勤的時間幾乎不能眨眼。他的崗位,從早上7點到下午5點,由他和同事們輪換值守,每班3個小時,每人每天上勤時間不少于6個小時。而對于守護著長安街等重要路線的中心區支隊來說,加班加點是常態。
記者了解到,為了應對高溫天氣,中心區支隊采取了多種措施幫一線民警防暑降溫。高溫時段,會有專人給每個執勤崗位送冰水、綠豆湯以及防中暑藥品等。劉柏發說:“一瓶凍得特別瓷實的礦泉水,拿到這里差不多20分鐘就全化了。我每天能喝十幾瓶,喝進去也不覺得解渴,都被蒸發了。”
除此之外,在高溫天氣下,交警的著裝也進行了簡單調整,早7點到晚7點的白天時段,可以不用穿反光背心。
在記者采訪的一個多小時里,劉柏發始終不停地走來走去,或疏導交通或查處交通違法。他告訴記者,他所值守的崗位車流量密集,游人如織,確保這個區域道路交通安全暢通責任重大。3個小時一班崗下來,平均查處違法車輛20余輛,必須一絲不茍。
“一天下來,累是肯定的,可我從報考這個崗位的那一刻起,就很清楚身為一名交通警察的辛苦。在炎炎夏日和凜冽寒冬,我們都要堅守崗位。站好每一班崗,確保交通通暢、安全就是我們的職責。”劉柏發說。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