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逛超市的市民會發現,牛奶價格出現了下調,商家們的打折促銷,讓市民賺了不少實惠。但牛奶價格下降的背后,對于奶牛養殖戶來說,卻有幾分苦楚。
牛奶價格大跌,飼料人工成本卻不斷上漲。面對收支不平衡,養殖戶們無奈地選擇用自己的方式來盡可能地減少損失,不至于再賠錢。有的把養殖多年的奶牛賣掉,轉行其他營生;有的減少飼料的供應量,持觀望態度;也有的咬牙堅持的同時,多方尋找收購商。目前,煙臺還沒有出現奶農倒奶的情況,但奶牛養殖戶的生存現狀,也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和擔憂。
牛奶緣何大跌?據了解,導致奶價下跌的最根本的原因是進口奶價格的暴跌。而國際奶價持續走低、進口奶粉激增、乳制品消費市場低迷是企業拒收限收牛奶、農戶“賣奶難”的直接推手。
在市場經濟的鏈條中,奶農是沒有話語權的。奶企受利益所需,自然會放棄收購國內鮮奶,而采購成本較低的進口奶源,最后吃虧的還是奶農。奶農在揮淚殺牛的同時,也暴露出我國國內牛奶產業發展的問題。
一位業內人士介紹,相對國外大規模的農場養殖方式,國內奶牛養殖確實存在很多問題,養殖成本高、效率低下、產業鏈不完善,這些軟肋都致使國內牛奶面對進口奶源缺少競爭力。但目前的競爭是全球的競爭,市場經濟下,一旦國際奶源出現風吹草動,國內奶源就避免不了“難受”。
如何避免再次出現奶農倒奶的悲劇?奶牛養殖戶、奶企乃至牛奶整個產業都需要大練內功。面對國際競爭,學會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生產出質優價廉的國產奶。同時,一定注重自有奶源的建設,如果一旦放棄本土,完全依靠進口,那么我國奶業很可能喪失乳粉的國際定價權,更使我國乳品加工行業陷入被動發展的局面。
這次牛奶風波,對行業來說,注定是一個洗牌和改革期,注定會有陣痛。好在日前農業部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千方百計組織協調加工企業保證生鮮乳收購,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出臺奶粉收儲補貼、救助奶農補貼,幫助奶農渡過難關。秦雪麗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