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11月1日起,南京首個針對非機動車和行人的交通違法人現場教育點,在新街口中山南路淮海路路口正式投入使用。非機動車或者行人違法,除了交罰款,還可以選擇現場學習或者體驗等方式進行處理。11月8日,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交管部門獲悉,該試點運行一周以來,南京交警二大隊女子中隊7天以來共查獲非機動車違法51人次,其中23人次選擇通過現場教育或體驗來接受處理。
△交通違法者在接受交管部門的教育處理后,給交警的新舉措點贊。交警供圖
51名違法者中23人選擇教育體驗
據了解,目前南京登記注冊的電動自行車340萬輛、自行車320萬輛。由于非機動車駕駛人上路前并未接受駕駛技能和交通法規學習培訓,因此很多人道路交通安全意識較為淡薄。根據江蘇省的《道路交通安全實施條例》規定,對于非機動車、行人的交通違法行為,依法要處以20元至50元的罰款。可面對交警的查處,不少交通違法者對于法規不但不了解,而且對于交警的處罰更是表示不理解。
一周以來,在試點路口因交通違法被查獲的51人中,由于現場教育體驗需要占用30分鐘左右的時間,其中28人因趕時間選擇繳納罰款接受交通違法處罰,23人則選擇了接受教育或者執勤體驗。
多數違法者對新的處罰方式認可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在23人選擇現場教育體驗的違法者中,20人選擇抄寫交規,3人選擇現場執勤20分鐘。23人中年齡最大的53歲,年齡最小的21歲,其中16人都是80后。
面對交警的查處,違法者王某表示,“穿上紅馬甲站在路口協助交警維持交通秩序挺不好意思,畢竟是自己交通違法在先,錯了就是錯了”。另一名交通違法者劉某,在選擇抄寫法規時,由于部分字不會寫,女子中隊民警一邊教當事人寫字,一邊耐心地給當事人講解交通法規,給劉某又上了一堂生動的交通安全課。劉某表示,由于自己文化水平較低,很多交通法規都不了解,通過這次體驗,既學習了法律法規,還多學了幾個漢字,以后一定好好遵守交通法規。
執法矛盾少了路口秩序也明顯好了
二大隊女子中隊副中隊長王露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教育點試行一周以來,該路口的交通違法行為明顯減少了,在現場處罰時不理解的、吵架的違法者也少了。王露璐說,“以前不少非機動車違法者在面對交警查處時,有的違法者身上沒有現金,而交警也不接受支付寶、微信等方式轉賬處理,交警只能暫扣其車輛,違法者因此很容易與交警發生沖突。”而現在現場教育體驗的處理方式,給了違法者更多的選擇,同時也能更好地做到標本兼治,懲教并舉。
據統計,11月1日至7日,該路口的交通違法查處量相比前一周下降了14%。大部分現場教育體驗者表示,通過現場執勤和抄寫交規的方式大大加深了對交通法規的認識,也能體驗到交警工作的辛苦,以后絕對不會再交通違法了。據了解,這樣的交通違法現場教育點年底前有望在全市各區至少設立一處,在更大范圍開展違法教育工作。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