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博會期間,會展中心的交通安保是交警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們在現場一絲不茍。記者程勇可攝
輕工展期間,交警在保障行車暢通的同時更注重市民的出行安全。記者程勇可攝
在第15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下簡稱“兩會”)期間,他們每天清晨到崗,在烈日下一站就是十幾個小時,引導各國政要和嘉賓車隊安全準時到達會場;他們全員上崗,全力以赴,確保了交通安保服務工作零失誤、零差錯。他們就是南寧交警,在今年的“兩會”安保中,他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提前謀劃部署完善安保方案
今年是中國-東盟建立戰略伙伴關系15周年,恰逢改革開放40周年和自治區成立60周年。此外,今年南寧國際會展中心經全面改造升級,新增展區和配套設施已然形成了一個總建筑面積近78萬平方米的綜合性建筑群。這些新形勢和新變化,給安保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
針對本次“兩會”活動安排及核心區場館變化,南寧交警提前謀劃部署,制定完善交通安保方案、應急預案,并先后3次開展了交通安保綜合演練,做到定人、定崗、定責、定任務。
實行圈層設防,以主會場為中心,由內向外設置核心區、管制區、控制區和疏導區,梯次投入警力,嚴格分區管控,并按照不同等級的應急處置要求部署警力,確保了核心區道路交通絕對安全。
實行智慧安保,科學合理規劃行車線路,以精確到秒的標準,在車隊運行過程中,綜合運用智能勤務管理系統、高清視頻監控系統、智能交通誘導系統等,對各個勤務車隊全程監控、準確指揮、靈活調度,確保與會嘉賓全部依次安全準時抵達會場。
優化交通組織精細管控分流
“兩會”開幕當天,南寧交警實行圈層管控,以主會場為中心,由內向外嚴格分區管控,禁止除持有“兩會”專用車證以外的其他車輛通行會展路及由民族大道、會展路、越秀路、竹溪大道圍合而成區域以內的各道路。
南寧交警強化交通組織,利用22種通行證對進出會展中心的車輛進行分類管理,不同類別車輛從不同路線進退場,有效減少交通沖突,確保會場交通組織安全暢通有序。
針對“兩會”開幕期間等級警衛車隊短時間內集中出行的情況,他們科學合理規劃行車線路,采取科學調度、短時管控等措施,全力確保全部警衛車隊安全準點。“兩會”開幕當天,南寧交警全線不封路、不阻斷交通,采取“綠波帶”、“疏導帶”、摩托車滾動護衛和滴水式放行等管控方式,最大限度減少對社會交通的影響,實現了勤務交通與社會交通和諧運轉。
開展專項行動營造良好氛圍
為營造良好的道路交通氛圍,優化道路交通環境,交警部門多次開展夜查、專項行動,嚴管嚴查泥頭車、電動自行車等重點車輛及飆車、酒駕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針對泥頭車肇事問題,堅持多部門聯動,充分發揮專業整治組作用,今年以來共查處泥頭車交通違法行為2.9萬起。針對電動自行車亂象,南寧交警創新推出警企合作模式,與美團點評集團采取信息共享、門檻準入、聯合監管等措施,有效規范外賣電動自行車通行秩序。針對飆車、酒駕嚴重危害公共安全問題,持續不斷開展夜間整治,僅夜間時段就查處非法改裝、涉牌涉證等交通違法1600余起,查處酒駕432起,醉駕150起,夜間交通違法行為顯著減少。
此外,南寧交警深入推進道路交通安全隱患大檢查大排查、大整治行動,查源頭、除隱患、控路面、抓宣傳,保持了交通安全形勢持續穩定的良好局面。8月下旬以來,從嚴落實24個執法服務站、環邕檢查站勤務部署,切實過濾可能影響會議活動安全順利舉辦的各類不穩定因素。
配備先進裝備提升硬件水平
南寧交警以南寧國際會展中心等核心區域周邊道路為重點,按照“科學規范、整潔美觀、清晰醒目、全齊有效”的標準,共調整、修復交通標志277套,更換、增設標志146套,修復、拆除隔離護欄2562米,更換隔離護欄1.2萬米,更換、回收護欄配套附屬設施(桶、柱、隔離器等)434處,進一步改善了道路通行環境。
南寧交警對服務部署“兩會”安保勤務的各類車輛、對講機及智能交通系統、設施進行全面檢查維修,確保了各類執法執勤裝備能切實發揮作用,同時,將新增的一批警用車及執勤服全部裝備到位,為民警、輔警執法執勤提供了強有力的硬件保障。
在軌道交通藥用植物園站、大學站等4個關鍵節點,南寧交警完善鷹眼系統,首次采取配備“一主一備”對講機的模式執行安保任務,有效解決了監控盲區、對講機在使用中存在的信號弱等問題;為新配備警用車輛安裝定位系統,進一步提升精準調度水平。
廣泛宣傳引導方便群眾出行
南寧交警充分利用報紙、電視臺、電臺、互聯網等各類新聞媒體,提前發布相關限行通告,引導相關車輛出行盡量避開民族大道、竹溪大道、竹溪立交橋等11條道路、橋梁,減輕路段通行壓力;借助南寧交警“雙微”平臺、市區主要道路交通誘導屏動態發布“兩會”交通封控分流措施和路況信息,提醒出行群眾選擇錯峰出行或遠端繞行;同時加強與高德、百度地圖的合作,加強繞行路線交通導航,方便廣大群眾提前安排出行路線。
據統計,僅“兩會”開幕期間,南寧交警共出動警車200余輛次警力600余人次,圓滿完成等級交通警衛任務15個,通過“雙微”平臺、交通誘導屏、官方網站和高德地圖、百度地圖推送宣傳提示信息以及在報紙、電視、電臺、新聞網站等媒體播報宣傳節目共計150條(個),交通安全保衛工作取得了圓滿成功。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