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在給乘客帶來便利的同時,由于網約車駕駛員個人素質參差不齊,網約車公司內部管理不到位,網約車各類交通違法也較為突出。今年以來,南京交警根據市民反映針對網約車違法亂象先后開展多次交通違法集中整治,共查處違停、開車接打手機,無證駕駛、酒駕、遮擋號牌、使用偽造號牌等各類交通違法3300余起,其中查處飲酒駕駛、醉酒駕駛網約車駕駛人14人,毒駕網約車駕駛人2人,無證駕駛網約車5人。南京交管部門共行政拘留網約車駕駛人17人,并對4名網約車駕駛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目前3人正在法院審理階段,1人已經進入執行階段。
此外,記者從南京市客管處了解到,自10月10日起,南京交通和公安部門組成聯合工作組,進駐在南京取得運營資質的7家網約車平臺公司,就依法運營情況開展檢查。檢查中,滴滴平臺公司提供了共161151輛不合規車輛的已清退清冊、美團平臺公司提供了共38000輛不合規車輛的已清退清冊。
南京交警提醒,廣大市民在乘坐網約車時請核對好車輛信息,如出現車輛信息不符情況時不要搭乘車輛以免出現危險。同時針對網約車交通違法突出等問題,歡迎市民通過南京交警雙微平臺向南京交警舉報。
我國《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規定,駕駛證在記分周期內被記滿12分的將被扣留駕駛證,扣留期間駕駛人禁止駕車。10月1日晚上,南京交警八大隊民警在軟件大道查獲了一名駕駛證已被扣留的網約車駕駛人仍駕駛機動車的。當天晚上,交警八大隊執勤民警 在 檢 查 一 輛 號 牌 為 蘇AD10×××的網約車時,駕駛員謊稱駕駛證沒帶在身上,隨后民警查詢發現該駕駛人的駕駛證因累積記分達24已被交管部門扣留。駕駛人戚某交代,由于長期跑網約車產生了多起的交通違法曝光。經過交管部門查詢,戚某駕駛網約車僅在今年就因電子警察曝光已累積記分達38分,今年7月16日駕駛證因處理曝光駕駛證被記滿12分,幾天后戚某通過學習以及科目一考試重新取回駕駛證。今年8月23日,駕駛人戚某在處理曝光時因記滿24分,駕駛證再次被機動大隊扣留,需要參加7天學習后通過科目一和科目三的考試才能重新拿回駕駛證。當天戚某已經完成了7天的學習和通過了科目一的考試,剩下的科目三考試要等到10月4日才能進行。由于國慶假期生意火爆,訂單不斷,于是戚某就抱著僥幸心理在駕駛證扣留期間又駕車接單。
目前,南京交警八大隊已將該車依法扣留,駕駛員戚某需要通過科目三考試后,拿到駕駛證再到交警八大隊進行處理。
網約車駕駛員駕車撞擊交警被判拘役4個月
今年4月12日上午10點,南京交警六大隊民警正在建寧路玉橋市場路段開展專項交通違法整治查處。一輛正由東向西行駛的白色雪佛蘭轎車進入了民警的視線,民警隨即在車輛正前方打出停車手勢,同時要求車輛駕駛員出示證件。網約車駕駛員拒絕開窗接受檢查,同時在車輛靠邊時找準機會猛加油門頂著車輛前方的交警突然加速逃離現場。民警隨即對這輛闖卡網約車進行布控,并于當天下午3點成功將駕駛人仇某鏡(男,53歲,南京人)抓獲。經查,仇某鏡因聚眾賭博和吸食毒品先后兩次被公安機關處理,由于仇某鏡事發前一天晚上大量飲酒,當天害怕酒駕被查于是駕車闖卡。今年9月12日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仇某鏡構成妨害公務罪,依法判處拘役4個月。
處理交通事故才發現“網約車”竟然還有假
今年4月13日,市民胡女士在河西通過某網約車平臺打了一輛車。到達目的地后,由于網約車突然靠邊,加上乘客胡女士開門下車時未注意觀察,騎電動自行車的市民劉某被車門撞倒。這起事故造成市民劉某受傷、電動自行車和手機損壞,正當胡女士下車報警處理事故時,網約車飛快地離開了現場。當交警趕到現場后,胡女士再次通過平臺的虛擬電話與網約車駕駛員聯系,告知其交警已經到場需要其返回現場處理,駕駛員卻稱現在有事無法來到現場,并關閉訂單,無法再取得聯系。
隨后交警一大隊事故民警根據乘客胡女士網約車訂單信息對這輛號牌為蘇A5166×的白色本田飛度進行查詢發現,交管信息庫內這個號牌的真實登記車輛卻是一輛寶沃SUV。由于胡女士上車時,也未注意到這輛車所懸掛的車牌是否與平臺信息相符,核實這輛車的身份成了處理這起事故的難點。最后在某網約車公司的協助下,警方根據其行車軌跡通過調取多個路口電子探頭,最終查明胡女士乘坐的白色本田飛度的真實號牌為蘇H5×66S,駕駛人為武某寶,56歲,淮安人。6月12日,交警一大隊民警依法將駕駛人武某寶傳喚來配合調查。交警一大隊辦案民警認定,駕駛人武某寶使用虛假注冊信息在網約車平臺接單,在明知發生事故后未保護現場、未報警,駕車離開現場,在乘車人與其聯系的情況下不返回現場處理,認定其主觀上逃避法律責任,其行為已構成交通肇事逃逸。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