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圳交警屢出“妙招”化解交通難題
▲深圳交警女子鐵騎隊。
深圳交警嚴查不按規定使用遠光燈的行為。
深圳晚報記者 伊宵鴻 通訊員 劉明 文/圖
交通擁堵、出行難、停車難等早已成為司空見慣的城市“景觀”。每天,在某些時間和地點,總能看到浩蕩而緩慢的車流。深圳交警面對城市交通治理難題,構建現代交警勤務模式,同時借力社會共治和大數據思維,推進道路交通管理的“法治化、精細化、智能化、規范化”。
1
兩個條例 修改最頻繁最及時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深圳全市道路里程達6334公里,機動車保有量323萬輛,每公里道路車輛密度達到510輛,城市交通管理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
深圳交警結合交通發展的需要,充分運用“特區立法權”的有利條件,按照嚴管重罰與人性化管理相結合的原則,積極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多次對《深圳經濟特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條例》及《深圳經濟特區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罰條例》(以下簡稱“兩個條例”)等交通管理方面的6部法規、規章進行修訂完善。
“兩個條例”成為深圳修改最頻繁、最及時的條例,幾乎每兩年修訂一次,并被市人大常委會譽為執行最好的特區條例。與此配套的深圳停車場規劃建設、校車安全管理、社會救助基金管理等特區法規、地方政府規章也相應制訂或修訂,深圳城市交通規劃設計和交通安全設施建設管理逐步走向科學合理規范,建設項目交通影響評價制度逐步建立,運輸企業交通安全管理、路面巡查執法管理和交通管理公眾參與等工作得到加強。目前,深圳已形成一整套完善的交通管理法律制度體系,為道路交通管理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2
“拉鏈式交替通行” 提升路口通行率
“獵虎”是深圳交警查處醉駕的常態化行動,從2009年起至今已開展超400期,對涉案司機全部頂格處罰,實現酒駕率(每排查千輛車的酒駕比例)、涉酒事故率“雙降”目標。其中酒駕率從2015年初的7.2‰下降到2017年3月的3.5‰,涉酒事故率從2015年初的6.26%下降到2017年3月的3.35%。
“拉鏈式交替通行”是深圳城市交通文明的一張名片。深圳道路結構因東西狹長的特點,造成很多交會道路,如果機動車互不相讓,很容易引發交通擁堵。深圳交警在全市40個車道交會的并道路口推出“拉鏈式交替通行”模式,通過宣傳和整治,路口交替通行率提升至90%以上。
“中國式過馬路”亂象在深圳時?梢钥吹,深圳交警為規范人車交匯的通行秩序,創新試點智能行人過街系統和智能行人闖紅燈取證系統。為給市民提供安靜的生活環境,深圳交警在鹽田啟用全省首個抓亂鳴笛的電子警察,破解車輛違規鳴笛問題。此外,深圳交警還以“為生命系好安全帶”為主題,開展不系安全帶專項整治;以“為生命避讓”為主題,開展不禮讓救護車、不按規定使用遠光燈、沖綠燈等影響交通文明的專項整治。
如今,禮讓斑馬線、禮讓救護車、拉鏈式交替通行、后排系安全帶等文明習慣,已在深圳處處可見。“拉鏈式交替通行”和“不系安全帶整治”,先后獲評2015年、2016年深圳十大法治事件。
3
交警鐵騎隊 有力震懾路面交通違法
勤務是交警的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深圳交警始終將勤務作為疏導城市交通、提升見警率和管事率的最大抓手,以實戰引領勤務轉型升級,建立了16種勤務模式以及勤務考核管理平臺,形成一整套科學完整的勤務管理模式和體系。
深圳的交通現狀是車多路少矛盾突出,路面交通違法現象、交通事故、壞車等均處于高發期。圍繞繁忙路段、次干道、支路和偏遠路段,深圳交警創新勤務模式,在全市106個警務區的基礎上,組建了800人的交警鐵騎隊(含女子鐵騎隊),并將鐵騎中隊轄區劃分為若干“網格”,實行常態化配槍巡邏。在道路高密度的車流中,高機動化的巡邏摩托車顯示出越來越突出的作用。
這支800人的鐵騎隊實際每天出勤約570人,按一輛摩托車日均巡邏至少50公里計算,每天總巡邏里程近2.9萬公里,相當于對全市快速路和主次干道巡邏10.8遍。自鐵騎隊成立以來,執勤路段的平均接處警時間縮短至4.5分鐘,擁堵和事故警情主動發現率高達56%,查處布控以往難以攔截的嚴重違法車輛7800余輛,查處開車打手機、抽煙等以往難以查處的動態交通違法行為8.72萬起,有力震懾了路面交通違法行為。今年7月份,鐵騎隊將擴大到1000人。
很多時候,交警鐵騎隊還和時間賽跑,為市民開辟緊急救助的生命通道。
2016年12月4日下午16時05分,羅湖交警大隊指揮中心接到求助電話,稱有一名環衛工人被車撞了,情況很嚴重,需從沙灣醫院立即轉送人民醫院留醫部搶救。鐵騎五組民警艾力軍和隊員即刻前往警情發生點,在密集的車流中開辟出一條生命通道。經過全力沖刺,救護車僅用7分鐘就將病人順利送入留醫部搶救室。
4
重點車有“戶口” 車輛動態一清二楚
為了抓好重點人員、重點車輛、重點單位的管理,深圳交警建立了“重點車輛動態管控平臺”,通過接入車輛GPS信號,綁定企業、車輛、駕駛人信息,實現對重點車輛的“戶籍化”管理。
據了解,深圳交警已把11.28萬名重點駕駛人列入“黑名單”,22.3萬輛重點車輛納入重點車輛動態管控平臺,并對8000家重點單位實時跟進、精準管控。借助這些基礎勤務,民警可清楚了解轄區內人、車、單位基礎信息和動態,根據不同響應級別采取及時提醒、上門處置等方式進行預警和查處,做到“底數清、情況明、不漏管、不失控”。
夜間是城市交通管理的薄弱時段。深圳交警為此組建機訓大隊夜勤中隊、各大隊機動中隊夜勤組、各轄區大隊常態夜間巡邏警力,以及節假日機關夜巡警力、事故特勤夜巡警力“兩支支援力量”構筑“零死角”交通事故防控體系;同時細化“巡邏+整治”勤務時段,強化巡邏里程、隱患排查、行人非機動車查處、接處警數、重點違法整治等五方面考核。通過夜間勤務的規范管理和有效監督,現在路面管理效能明顯提升,全市夜間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下降40%。
可以說,深圳交警在城市交通管理上,走出一條符合現代城市發展、具有深圳特色的新路子,實現了從傳統的“人海戰術、汗水警務”舊模式向高效精準的現代警務機制轉變,全市交通管理工作也取得較好的成效。
(新媒體責編:zs1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