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交通網訊(通訊員 柯林)廣元地處四川北部山區, 是川、陜、甘三省接合部,素有“川北門戶”之稱。全市現有各類客運車11萬余輛,公路總里程1.93萬公里,轄區現有客運線路大部分為三級以下道路,山高、路窄、坡陡、彎多、臨水臨崖是該市道路的顯著特點。面對異常嚴峻的交通安全形勢,近幾年來,廣元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通過創新工作機制,強化隱患治理,以實際行動全面提升客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全市客運車輛交通事故起數、經濟損失數逐年下降,連續21年沒有發生一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的客運交通事故,預防重特大客運事故工作得到黨委政府和上級公安機關的充分肯定。
堅持頂層推動 凝聚協同共治合力
近年來,該支隊緊緊抓住全省開展綜合治理的契機,堅持把安保設施建設作為綜合治理的重點工作來抓。在政府層面,成立了道安委及其辦公室,將安保設施建設納入縣區政府綜合治理目標考核,變“部門行為”為“政府行為”。近年來積極爭取投入資金8.2億元,新建公路路側護欄3734公里,通過大規模建設,全市路側護欄已達4200余公里,占總里程的22%,與2014年相比,每年車輛翻覆墜崖事故減少50%以上。在部門層面,堅持落實局際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工作例會,推動各職能部門落實交通安全責任;建立公安、交通、應急等部門定期會商制度,每季度召開一次隱患治理專題會,開展一次聯合檢查,變“公安單打”為“部門共治”。在公安層面,加強警務運行機制改革,全面推行農村派出所管交通,扎實抓好農村道路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建立完善支隊、大隊、中隊“三級研判機制”,每季度召開一次警情研判會,分析形勢,明確責任,提高預警水平。
堅持厲行擔當 常態化開展隱患排查
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始終把隱患排查作為事故預防的有效手段來抓。組織開展集中排查,以市安委會或市道安委名義下發通知,按照“全覆蓋、零死角”要求,每季度聯合交通、應急等部門,對全市重點道路逐路、逐段、逐口進行拉網式集中排查,摸清轄區隱患底數,并建立道路安全隱患臺賬。2018年,全市共排查未安裝路側護欄的路段有729處1421公里,事故多發路段未得到有效整治的48處。落實常態化排查機制,在全面排查的基礎上,按照“突出重點、動態排查”原則,針對不同季節、不同路況、不同管理重點,不間斷地開展滾動排查、常態化排查。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按照道路、橋梁的等級以及危險程度逐一進行分析研判、風險評估,并研究確定具體的整改措施。強化信息系統應用,按照事故多發、危險路段及道路設施隱患等分別研究確定隱患等級,明確責任單位,及時將隱患及整改建議錄入警情研判系統和農村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平臺。
堅持部門聯動 強力推進隱患治理
始終堅持部門聯動、合力共治道路安全隱患。分級掛牌,嚴格落實市、縣區兩級掛牌督辦制度,2018年提報市級掛牌督辦3處,縣區級督辦47處,全部送達各縣區政府及市級有關部門,并下達了整改通知書或整改建議書。重點督辦,對長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完善的重大安全隱患,以市安委會名義下發催辦單,直接通報至縣區黨政負責人。對于國道108“二專線”安全隱患問題,以市政府名義專題報告省政府進行整治。對于陵寶二線和國道108改線隱患進行了多次排查,向市政府作了專題匯報。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明確該路段的養護、維修和路政管理責任主體,并落實整治措施。銷號整改,隱患整改完畢后,由安委會組織專家組進行聯合驗收,經確認符合安全標準和整改要求的,報市安辦備案銷號,提升了隱患整改效率和質量。如國道212線蒼溪古子山路段曾發生多起重大事故,被人們稱為“鬼招手”,在該處投資170余萬元修建緊急避險車道后,有400余輛車沖進避險車道,有效避免了重特大交通事故發生。
堅持常態長效 確保隱患治理效果
進一步落實完善工作機制,把隱患治理工作落到實處。強化設施維護管理,切實加強各級公路日常養護管理,全市現有干線公路養護站49個,農村公路養護站66人。如劍閣縣高觀鄉創新舉措,建立了一支農村道路管養隊伍,重點負責清除路面障礙、疏通溝渠和維護道路環境。加大經費保障投入,近年來,該市每年投入隱患整改經費都在5000萬以上,投資2600萬元建成了市城區交通指揮中心,全天候對城市道路進行監控;部分農村派出所和交警中隊建立視頻監控室,每天對道路進行視頻巡查,及時發現交通隱患,及時進行處理。堅持逗硬約談問責,嚴格執行省政府《責任追究暫行辦法》,市政府對一度時期路側護欄進度緩慢的3個縣區及時進行了約談,對規定期限內沒有完成整改或者整改不力的,嚴格實行責任倒查。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