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對肇事逃逸嫌疑車輛進行現場勘查。錦旗送給辦案民警。民警查看車輛卡口的通行數據。
交通肇事逃逸是嚴重的交通違法犯罪行為,性質惡劣,不僅危害自己的生命安全,也對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重大隱患。近年來,濟南交警始終堅持零容忍的態度,嚴厲打擊交通肇事逃逸違法犯罪行為,偵破了一大批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戰果豐碩、捷報頻傳。
2018年2月,章丘發生交通肇事逃逸事故,被撞行人搶救無效死亡,肇事三輪摩托車趁夜色逃逸。濟南交警啟動重大逃逸事故偵破預案,并抽調精干力量成立專案組,事故處理民警快速出警、快速勘查、快速走訪、快速調取監控、快速確定肇事車型、快速排查,奮戰6天將案件偵破;
同年5月,長清區發生交通肇事逃逸事故,造成電動二輪車受損駕駛人受傷,肇事電動三輪車逃逸。現場沒有留下任何有價值的線索,事故處理民警通過細致勘查現場,細心走訪群眾,分析研判監控信息,快速鎖定嫌疑車輛和嫌疑人外貌特征,通過繪制嫌疑人行經路線監控點位分布草圖,“圖偵引導、按圖索驥”將案件破獲;
同年9月,柳埠街道發生交通肇事逃逸事故,一輛摩托車與一輛行駛的轎車相撞,摩托車駕駛人倒地不起,肇事車輛趁著大霧天氣加速逃逸。事故處理民警兵分三路進行調查,對現場收集的信息進行篩選、歸納、整理,綜合研究,通過對附近卡口監控信息進行比對分析,確定多輛嫌疑車輛并逐一上門進行排查,終于鎖定肇事車輛,抓獲逃逸司機。
……
這是濟南交警創新工作理念,大膽探索實踐,運用“措施保障、專門隊伍、多方協作、科技制導、宣傳開道”五大機制建設為核心的追逃工作新途徑,強力推進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偵破工作,讓交通肇事逃逸者無處遁形的一個縮影。
優勢一長效機制 措施保障
完善工作機制,強化工作預案,確保逃逸案件偵破工作穩步推進。
濟南交警主動建立并不斷完善逃逸案件偵破的長效工作機制,制定偵破追逃的各級工作預案,強化組織領導,強化檢查監督,落實工作措施。在發生逃逸案件后,第一時間啟動工作預案,第一時間組成專案組開展工作,第一時間收集各類證據和線索,確保逃逸案件的及時偵破。
優勢二專門隊伍 素質過硬
強化能力提升,打造素質過硬、業務熟練的專門隊伍。
濟南交警在支隊層面組建重大逃逸事故偵破指導和信息研判專門隊伍,成立“信息研判工作室”,按照“事故是各項警務工作結果”的工作理念,建立了“與上級公安機關相關業務部門協調聯動、指導基層事故中隊偵查破案和抓捕逃犯、實戰培訓基層骨干隊伍、警務情報信息深度研判分析”四個工作機制,圍繞案件現場勘查、物證提取、查緝布控、信息比對、法律應用等環節,全面指導基層大隊偵破逃逸案件、抓捕逃犯等工作。優勢三多方協作 形成合力
強化各警種協同作戰,完善社會化信息體系,確保偵破工作形成合力。
建立多警聯勤聯動機制。濟南交警積極加強與刑偵、治安、技偵、網監、鐵路、派出所等相關部門警種的協作配合,同時向技偵支隊派駐聯絡員,推動建立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破案協作機制,實現資源共享,形成追逃工作合力;
建立區域辦案協作機制。在強化辦案指導的基礎上,注重加強與其他地市交警部門的溝通交流,推動建立了偵破和追逃的區域警務協作機制,進一步密切了地區聯系,實現了信息、警力資源共享,強化了協同作戰能力;
建立社會化協作機制。充分收集相關的社會信息,在全市出租行業、汽修行業、加油站等重點行業以及鄉鎮、村社等地區發展信息員,加強信息溝通,信息共享,形成查控、追逃犯罪的社會化工作體系。
優勢四科技制導 精準打擊
完善技防體系建設,強化大數據應用,提升偵查追逃的科技水平。
濟南交警完善技防體系建設,在市公安局大數據云計算強有力支撐下,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結合智能交通科技實戰化應用和服務性需求的實際,建設完成了各類視頻監控、卡口設備和多功能電警,有效地形成了“交通違法精確打擊、事故預防閉環管理、治安防控有力到位、指揮調度靈敏高效、交管服務實時便民、數據應用多元共享”的現代化交通管理新格局,構建起“全天候、全覆蓋、無縫隙、不間斷”的動、靜態路網信息化管控體系,實現了與治安卡口的信息互通和實時共享,提高了車輛信息排查比對的準確性、線索來源的快速性和布控堵截的科學性。
強化大數據應用。濟南交警將視頻資源通過交通網專線接入到各大隊、中隊,建立高清視頻、數字模擬、治安卡口綜合視頻偵查分控平臺,實現視頻信息資源共享。同時,充分利用警務云搜索平臺、情報信息平臺、警綜平臺、圖綜平臺、治安交通智能化管理平臺、公安交通管理綜合應用平臺等平臺的作用,對案件的信息和線索進行綜合分析研判,發現、固定和提取相關圖像電子證據,為偵查追逃提供情報信息支撐;
強化科學技術應用。濟南交警交通物證鑒定中心,主動爭取市局刑科所的支持與配合,將痕跡比對、DNA比對等物證鑒定技術廣泛應用于偵破逃逸案件和緝捕在逃人員,有效提高了逃逸車輛及犯罪嫌疑人甄別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優勢五宣傳開道 營造氛圍
完善宣傳曝光機制,廣泛收集破案線索,營造有利于偵查破案的社會氛圍。
濟南交警開通了濟南交警微博和微信公眾平臺、泉城行+、濟南交警公眾服務平臺,及時向社會發布交通肇事逃逸案情及偵破工作進展情況,定期通報典型肇事逃逸和危險駕駛的案例,廣泛宣傳肇事逃逸和危險駕駛違法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發動群眾積極舉報破案線索,積極傳播社會正能量,切實把握輿情主動權。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近年來,濟南交警立足社會和諧穩定大局,積極拓展思路,堅持問題導向,緊緊依托大數據警務云信息平臺和智能交通安全系統,不斷夯實工作基礎,完善工作機制,強化科技應用,提升隊伍素質,積極探索逃逸案件偵破和緝捕逃犯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2016年至2018年全市共偵破各類交通肇事逃逸案件878起,其中,2016年偵破各類交通肇事逃逸案件297起,2017年偵破各類交通肇事逃逸案件293起,2018年偵破各類交通肇事逃逸案件288起。對涉嫌交通肇事罪的犯罪嫌疑人依法追究了刑事責任,以實際行動捍衛了法律的尊嚴,震懾了違法犯罪行為,保障了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維護了道路交通的良好秩序,加快形成“交通違法精確打擊、事故預防閉環管理、治安防控有力到位、指揮調度靈敏高效、交管服務實時便民、數據應用多元共享”的現代化交通管理新格局。
偵破逃逸案件典型案例A
夜黑風高肇事逃逸交警出手插翅難逃
2018年2月13日(農歷臘月二十八)18時55分,章丘交警大隊指揮中心響起一陣急促的電話聲,接到群眾電話報警:“在章丘刁鎮潘家村西水泥路上,一輛三輪摩托車撞了一個人跑了,被撞行人受傷嚴重。”
警情就是命令,接到報警后,事故處理中隊中隊長袁剛等人立即趕赴現場,進行現場勘查。經初步調查:當天18時43分,潘某飯后在潘家村西水泥路上散步時,被一輛由東向西行駛的三輪摩托車撞倒,致使潘某受重傷,經搶救無效當晚死亡,肇事車輛逃逸。章丘交警大隊隨即啟動重大逃逸事故偵破預案,并抽調精干力量,成立了“2·13肇事逃逸”專案組,立即展開案件偵破工作。
“事故地點位于潘家村至道口村的鄉村道上,該路段車流量較小,外來過路車輛較少,不熟悉路況的不會走這條路,肇事逃逸者很可能就是附近這幾個村的村民。”專案組對案情進行分析后,兵分兩路開展偵破工作。專案一組對事故發生時與潘某同行的目擊證人進行調查。經詢問得知,碰撞潘某的是一輛三輪摩托車,三輪摩托車的后車廂內還坐著一名婦女,撞人后,三輪摩托車沒有停車,反而加速向西逃跑。專案一組調查的結論第一時間反饋給專案二組。
專案二組則調取查看事故車輛行駛路線沿途的監控錄像,查找肇事嫌疑車輛。在事故地點附近路口很快發現了嫌疑車經過的錄像,但因夜間光線不好,圖像非常模糊,無法辨認肇事車的車型。專案組民警繼續沿嫌疑車來車方向查找監控錄像,發現在道口村北十字路口監控錄像上,有輛三輪摩托車由東向西行駛,車的后廂內坐著個人,與肇事嫌疑車輛相符,該錄像比較清晰地反映了嫌疑車的特征。專案組民警對錄像反復地觀看,多次進行實地模仿實驗,通過觀察,發現噴涂“宗申動力”的三輪摩托車,與錄像對比極為相似,最終確定了該車的右側有“宗申動力”四個白字,民警根據這一特征,對附近的道口、鮑家村、漯河村、儀張村等幾個村莊內的三輪摩托車進行了重點調查。2018年臘月二十九下午,專案組民警袁剛、胡延偉、馬安超來到鮑家村,在辛寨派出所民警的協助下,入戶排查了村內三輪摩托車的使用情況。專案組民警通過大量的暗中走訪調查,發現鮑家村村民劉某祿的宗申牌三輪摩托車外形與肇事車極為相似,且劉某經常到鄒平縣境內趕集賣菜,行駛路線與肇事車的路線相符,劉某具有重大的交通肇事嫌疑。
專案組開會研究了周密的方案,大年初四上午,專案組民警與辛寨派出所民警突然出現在劉某家中。在其家中找到了嫌疑車,通過仔細勘查,發現三輪摩托車的右側有明顯的碰撞痕跡。劉某面對民警嚴厲的詢問,顯得驚慌失措,回答問題也支支吾吾。可仍然百般抵賴,拒不承認自己交通肇事行為。專案組民警依法扣留了肇事嫌疑車輛,將劉某帶至交警大隊進一步詢問。經民警耐心說服教育,劉某最終心理防線崩潰,如實供述了交通肇事的事實。原來,劉某是一個菜農,在賣菜回家的路上撞了路上散步的潘某,因沒有駕駛證,三輪摩托車無號牌、無保險,抱著僥幸心理逃逸。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劉某最終難逃法律的制裁。
在春節期間,專案組民警放棄假期,經過6天的不懈努力將該案成功破獲。
偵破逃逸案件典型案例B
霧鎖南山開車逃逸晝夜奮戰手到擒來
2018年9月21日清晨,南部山區被濃霧籠罩。清晨5時46分,柳埠街道柳東大橋,“砰”地一聲巨響,一輛摩托車被一輛行駛的轎車撞出后,摩托車駕駛人重重摔倒在地昏迷不醒,而肇事車輛絲毫未停,加速逃逸。南山交警大隊值班民警胡波、石明金接到報警后立即驅車趕往事發現場。在現場除了一輛還在淌著汽油的摩托車外,已無任何痕跡。經進一步了解,受傷人已被120急救車送省千佛山醫院搶救。
南山交警大隊副大隊長張曉林獲悉后,立即成立“9·21肇事逃逸”專案組,并任專案組組長,兵分三路對該案展開調查。在事發現場,民警立即開展調查走訪,對現場周邊的商戶、居民、公交車駕駛員及來往車輛進行調查,同時對附近的監控進行查看;在醫院,民警聯系了受傷人員家屬,確認身份信息;在南山交警大隊指揮中心,民警對該案事發現場附近的卡口平臺信息進行梳理。經過近一天的奮戰,專案組各路民警匯報的情況卻令人失望:由于天降大霧,被訪人均稱未看清當時的情況;卡口平臺反映的信息也一無所獲,只能隱隱約約看見車輛的燈光,車號非常模糊,無法確定肇事車輛。
條件“艱苦”,只能在細節上下功夫。專案組民警設定好時間段,對所有經過卡口車輛進行細心篩選,對符合條件的車輛進行反復調查甄別,力爭有所突破,獲取偵破線索。最終專案組民警在220條車輛信息中確定了5輛嫌疑車輛并上門進行排查;同時專案組又派出民警返回事發現場,實地精確測量了從卡口到現場的距離,模擬當時車輛行駛的速度,獲得了幾個關鍵的時間點。再重新調取卡口視頻,以精確到5秒的時間段進行耐心查看。終于,一輛白色的小型轎車浮出水面:微弱的大燈燈光震動讓民警發現了蹤跡。民警通過跟蹤該車行駛軌跡,在一處卡口錄像中獲取了該車的清晰圖像。經過反復的比對,確認了這輛車號為魯A牌照的白色轎車是肇事逃逸嫌疑車輛。專案組民警馬上聯系了車主,車主表示該車的實際車主不是他,已于9月4日賣給了柳埠街道龍王崖村村民劉某,還未辦理過戶手續。
事不宜遲!當天中午13時,辦案民警顧不上吃飯,直接驅車趕到劉某家中。當時劉某并未在家,通過詢問劉某的兒子,其兒子承認在昨天早上上學途中發生一起撞車事故,劉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專案組民警立即展開搜索,最終在該村的一條小河邊民警發現了肇事車輛魯A牌照夏利牌轎車。該車的右后車門已經被簡單修理過,但仍能看出有碰撞痕跡。當日下午16時,民警將返回家中的嫌疑人劉某抓獲,并帶到南山交警大隊進行詢問。劉某對肇事逃逸一事供認不諱,此案到此真相大白。
原來,劉某的兒子于當年9月在柳埠一中上學,劉某考慮到天氣轉冷,接送孩子上學不方便,于是就在二手車市場花2000元購買了一輛夏利牌轎車,一直沒有過戶。9月21日早上5時,劉某駕駛車輛送孩子上學,行駛至柳東大橋時由于大霧視線受影響,與一輛摩托車相撞。事后劉某擔心自己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駕駛車輛發生事故會被處罰,于是駕車逃離現場。
(新媒體責編:news)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