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機和交警的配合,2分鐘就趕到了醫院,而在醫院門口,也搭建了一條“綠色通道”。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尋找廣州好人
廣州人身邊的平民英雄
5月11日下午5時許,蔡先生帶著發高燒的4歲孩子坐滴滴專車去醫院就診,沒想到不小心點了拼車,滴滴司機接上拼車客后,孩子忽然出現嘔吐、昏厥等癥狀,拼車乘客主動提出先送孩子去醫院,而滴滴司機撥通警方電話求助后,闖紅燈、走BRT專用道送孩子去了最近的醫院,其間交警部門還派出兩位交警護送,成功將孩子及時送到醫院。蔡先生感慨道,一路遇到的好心人讓他很暖心。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秦松、張丹羊
著急!
爸爸送孩子去急診叫車錯點成拼車
5月11日17時32分,滴滴司機陸先生在廣州市天河區珠村附近接到拼車訂單,從珠村農貿市場到廣州市兒童醫院(珠江新城院區),當趕到乘客上車地點時,他發現是一對父子。其中父親蔡先生背著雙肩背包,抱著頭貼退熱貼的孩子。
“我趕緊下車開門讓父子進汽車后排座位,并詢問情況得知,男孩發高燒達39.5℃,急需送醫院。”陸先生說,在送醫院途中,他又接到拼車訂單,原來蔡先生慌亂中錯點拼車,他只好依約去接拼車的鐘小姐,并向她說明情況,當時小孩的情況還好。
危急!
孩子突然嘔吐昏迷司機闖紅燈送醫
然而當車行駛到棠下牌坊附近時,“男孩忽然出現了嘔吐和休克等癥狀,情況危急”,在與蔡先生商量之后,陸先生撥打了110報警電話求助。“天河交警及時聯系我,安排兩名騎警、輔警協助疏通‘生命通道’,在這個過程中我闖了紅燈,還在交警指示下,開雙閃燈走了BRT快速車道,用最快速度趕到最近南方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急診,男孩得到及時治療。”
當時的情況有多危急呢?當時拼車的乘客鐘小姐回憶了這一幕。
“我是后來上車的,坐在前排;那對父子坐在后排。上車不久后,我忽然聽到孩子劇烈地咳嗽,家長還說‘孩子吐了,暈倒了’。當時我嚇得看都不敢看,主動提出先送孩子去醫院要緊。”
鐘小姐說,發現這一幕之后,滴滴司機第一時間報警求助,在警方協助下,將孩子安全送到了醫院。當時情況確實緊急,滴滴司機確實闖了紅燈,也走了BRT快速通道。
應急!
交警調節車流引導司機走BRT快速通道
接到分控中心警情通報時,廣州交警執勤民警歐警官正在中山大道楓葉路口疏導交通。
“當時正好趕上晚高峰,車流、人流都非常大。”歐警官說,他當時所處的位置距離司機報警時所處的中山大道東往西方向棠下牌坊大約有1.5公里。如果按正常情況行駛,雙方無法在短時間內會合。于是,他向分控中心反映了實際情況,請求通過調控信號燈的方式,加快放行速度,并建議讓報警人所駕駛的小車改走BRT快速通道。
為了盡快縮短路面的車流,歐警官攔住了楓葉路口附近的人流,讓中山大道轉入楓葉路的車輛能夠快速進入。隨后,他騎著警用摩托車逆行趕往BRT民族學院站與小車會合。順利接上小車后,他在前“開道”,引著小車一路向南方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疾馳,“一公里的路,2分鐘就趕到了。”
同時,執勤民警顧警官也在醫院門口早早做好了準備。顧警官也通過分控中心加快路面放行速度,盡可能在醫院門口為小車搭建了一條“綠色通道”。兩位民警完成交接后,歐警官又匆匆返回楓葉路口繼續執勤。
感激:
一路上遇到好心人
孩子的父親蔡先生向記者回憶了當時的一幕。當天下午,4歲的孩子忽然發起了39.5℃高燒。“上車后孩子忽然出現緊急狀況,估計那時體溫超過40℃。”蔡先生說,多虧司機在交警協助下將孩子送到了最近的醫院。
“醫生說,孩子出現這些癥狀是因為受病毒感染,他的白細胞量特別高,還出現發熱等癥狀。”蔡先生稱,司機的及時反應和交警的及時救援,讓孩子及時獲得了救治時間。“本來女乘客是在我前面下車的,但她主動提出先送孩子;滴滴司機為了送孩子不惜闖紅燈、闖BRT專用通道;交警更是非常迅速地趕到,讓我非常暖心,真是非常感謝!”據悉,當晚孩子轉院到兒童醫院,經過救治,病情已基本穩定,但發熱情況仍時有反復。
學生公交上發癲癇
司機塞瓶入口急救
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曾衛康通訊員花宣)昨日,記者從廣州市花都區有關部門獲悉,近日,花都恒通公司712線公交車上,一名學生乘客突發癲癇,危急時刻,龔炳鋒司機采取了一系列救援措施,使學生轉危為安。
5月5日下午3時左右,龔師傅正執行由花都華工廣州學院總站開往白云文化廣場總站的營運任務,行駛至江人路口時,一位學生哥突然暈倒。龔師傅立即將車輛停好并上前查看情況,只見這名學生四肢抽動、口吐白沫,很可能是癲癇發作。“不能讓他咬傷舌頭!”龔師傅急中生智,找來一個飲料瓶,壓扁后塞入學生口中并按壓他的人中,同時,他讓乘客幫忙撥打120。
經過一系列急援,學生恢復了意識,后被救護車接走。事后,龔師傅并未向任何人提起此事,他的義舉還是視頻監控員發現的。龔師傅說,救人完全是出于一種本能,保障乘客的安危是自己的責任。(秦松、張丹羊、曾衛康)
(新媒體責編:zs1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