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大橋上有群交警擔任“生命守護者”
他們,是長江大橋交通秩序的守護者;他們,也是生命的守護者。
去年12月底,修繕一新的長江大橋正式通車,新組建的江北新區公安分局交警支隊機動大隊大橋巡邏隊也正式亮相。
一次偶然的機會,巡邏隊的民警救下了一個意圖從長江大橋上輕生的人,從此,他們默默承擔了一項使命——守護生命。
恢復通車6日,巡邏隊救下兩名輕生者
2018年12月29日,南京長江大橋結束大修,正式恢復通車。為維護長江大橋交通秩序,江北新區公安分局交警支隊機動大隊專門組建了一支新隊伍——大橋巡邏隊。
1月2日18時50分,大橋開通第3天,巡邏隊隊員張曉和胡秀強在長江大橋回龍橋崗巡邏時,發現一名身穿黑色衣服的女子手抓大橋護欄,并努力往上爬。兩人立刻上前,一人與其攀談,另一人則躲在一旁,伺機上前救助。女子稱,她與丈夫吵架,很不開心,想就此了結生命。兩位民警在寒風中耐心勸說半小時,終于讓該女子打消了輕生的念頭。隨后,民警幫她聯系上家人,并將其送回家。
兩天后的上午,巡邏隊隊員又發現一中年男子正在攀爬橋邊護欄,似有跳橋輕生跡象。隊員們立即上前,將他拉下護欄。“你們別管我,我被騙了好多錢,不想活了……”男子向隊員哭訴道。隨后,他用力掙脫隊員的手,試圖往橋邊沖去,又被隊員拉了回來。就這樣僵持了半個多小時,隊員們將男子帶下大橋。
在車內,男子情緒緩和了點,他自稱姓祁,安徽來安人,之前被騙了50萬元,雖已在當地公安局報警立案,但至今未有結果。面對巨大的債務壓力,家庭矛盾也愈加突出,一時想不開的他于1月3日早間從老家打車來到長江大橋護欄邊,欲跳橋輕生,幸虧巡邏民警發現將其救下。不過,祁某還是想不開,第二天他又到大橋邊跳橋,沒想到又被民警救下。
祁某痛哭起來,隊員們在一旁默默陪伴他,并說著安慰的話。過了半晌,祁某終于止住眼淚,用手抹了把臉,輕聲說了句“兩次被你們救下,看來老天爺也不想我死,謝謝”,說完離開了大橋。
守護生命,交警們爭分奪秒
這兩件事讓大橋巡邏隊的民警們意識到,除了管理橋面交通秩序,他們還可以做得更多。
自成立后,大橋巡邏隊在橋兩端設置了常駐崗,24小時有人在崗,此外還有不間斷的摩托車巡邏和步巡。
24小時高頻率巡邏不僅可以很好地維護大橋交通秩序,還使得交警們對橋面上任何“風吹草動”都了然于胸。此后,日常工作時,他們也都會留個心眼,除了查看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的情況,還會留心人行道上是否有滿臉哀傷或獨自徘徊的人,一旦發現便會上前與其攀談。
10月8日,巡邏隊女隊員李樹敏和陳嶺在巡邏時,看到一年輕男子蹲坐在橋欄桿邊嚎啕大哭,兩人趕緊走上前,還沒靠近就聞到了濃濃的酒氣。男子說,他是一名在校大學生,和女友分手了,覺得人生沒有了希望,活不下去。兩名女隊員像知心姐姐一樣安慰他、開導他,漸漸地,男子止住了哭泣,在女隊員陪伴下下了橋。
高頻率巡邏的另一個優勢就是“快”,可以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前不久,正在橋面上執勤的大橋巡邏隊警輔隊長周照聽到電臺傳來警情,一女子要跳橋。他立刻騎上摩托車,順著橋面找,很快,他看到一名女子懸在橋欄桿外,腳已懸空;在欄桿內側,一名身穿警服的男子正緊緊抓住女子胳膊,防止她掉下去,但兩人明顯都出現了體力不支的情況,緊握的手都在發抖。
情況緊急,周照來不及細想,他讓同事抓住自己的胳膊,一個翻身就到了欄桿外,用另一只胳膊和自己的身體從下往上托起了這名女子,欄桿內的民警則用力往上抱,就這樣一個托、一個抱,女子被民警們救回到地面上。
這時距離周照接警,僅過去了3分鐘。
時間就是生命,每一秒都要爭取。有時長江大橋上車多人多,接到警情后,為了第一時間找到輕生者,民警們還借助視頻巡查來找人。據了解,長江大橋上目前已安裝了數十處監控探頭,可以實現全方位、無死角拍攝。
加強應急處置能力,更好地幫助群眾
“其實很多人只是一時想不開,拉一把、勸一下,就回來了。”江北新區公安分局交警支隊政委吳海潮對記者道。
確實如此。從去年年底大橋恢復開通至今,大橋巡邏隊已救下了不少來自外地或本地的“想不開”的群眾,在民警和其家人勸說下,他們全部都放棄了輕生念頭,重燃對生命的渴望。
為更好地幫助這些一時想不開的群眾,吳海潮告訴記者,接下來,交管部門還會給大橋巡邏隊民警進行特殊訓練,如談判技巧、心理疏導等。遇到情緒激動的群眾,民警們可以用專業方法安撫、寬慰對方,打通心結。
與此同時,民警們還會加強對人臉識別系統的利用,第一時間對輕生者身份進行核實,并迅速聯系上其家人。
此外,交管部門還會加強與轄區派出所和水上公安分局的聯動,進一步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分秒必爭幫助群眾。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