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戴紅帽,手執(zhí)紅旗,身佩緞帶,口含哨子……近日,汕頭市內的交通路口出現(xiàn)了這樣的一群學生:他們站于人行橫道交叉處,當有車輛駛來時,便吹響口中哨子,上下擺動手中的紅旗,指引車輛文明通過。
原來,自7月15日起,汕頭市3萬名高三應屆畢業(yè)生在即將邁入大學之際,變身“文明使者”,參與為期一個月的汕頭文明交通志愿活動,不間斷地輪流在全市53個主要路口上崗勸導群眾遵守交通法規(guī),呼吁市民禮讓出行,以實際行動宣傳和引導汕頭市民做文明人、行文明路、開文明車。
在海濱新興志愿者服務點,來自金山中學的呂永瑜同學告訴記者,這是他第一次作為志愿者參加到社會志愿服務中,他覺得能夠在上大學之前,通過參與此次暑期文明交通志愿活動,為自己的高中生涯劃上圓滿句號,可以給自己留下一點很特殊的美好回憶。
汕頭市教育局的相關負責人在介紹此次活動時稱,文明交通志愿活動其實是很辛苦的,孩子們可能要在日曬雨淋的條件下堅持,這既是對他們意志和體質的雙重磨煉,也是他們?yōu)榧亦l(xiāng)文明創(chuàng)建工作的一種責任和奉獻。
汕頭市金平區(qū)交警大隊四中隊中隊長劉偉宏就表示,“禮讓斑馬線”是城市文明的象征,機動車和行人都要做到互相禮讓,文明的交通秩序不僅要依靠機動車駕駛員的營造,也需要所有交通參與者共同參與,共同讓這座城市變得更加美好。希望各位參與活動的學子,在離開家鄉(xiāng)奔赴各地深造的時候,也能夠把這份創(chuàng)文的心帶到各地去。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wǎng)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wǎng),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tǒng)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qū)南三環(huán)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