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至長武8375/8376次公益性“慢火車”2015年4月正式開行,全程運行198公里,區間最低票價4元、最高票價23.5元;每天7時19分從西安站出發,17時50分從長武站返程。2019年5月,長武縣實現整體脫貧,3.2萬名貧困人口脫貧摘帽。(中國鐵路)
“慢火車”是指中國經濟市場化背景下中國鐵路大提速而沒有提速的火車,一般帶有扶貧性質,車型老(綠皮車)、停站多、速度慢而票價低,一般指扶貧列車。作為時代的印記,“慢火車”不僅見證了中國鐵路發展變遷歷程,更記錄了山區沿線、貧困地區人民群眾幸福生活的向好變化。
“慢火車”串起鐵路為民情懷。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速鐵路、高原高寒鐵路、重載鐵路等成套技術水平達到世界領先,鐵路技術裝備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制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復興號動車組。覆蓋智能建造、智能裝備、智能運營三大領域的智能鐵路技術體系、數據體系和標準體系框架基本形成。在高鐵縱橫疾馳的今天,中國鐵路仍組織開行了81對公益性“慢火車”,服務覆蓋21個省市區,惠及35個少數民族地區,日均運送7萬余人。對于沿線百姓而言,在高鐵網還未抵達家鄉之前,“慢火車”依舊是他們外出求學、務工、出游等出行的學習“快車”、幸福“快車”、致富“快車”。
“慢火車”心系村民出行期盼。“唱出你的熱清、伸出你的雙手,讓我擁抱著你的夢,讓我擁有你真心的面孔,讓我們的笑容,充滿著青春的驕傲,讓我們期待明天會更好……”,一首《明天會更好》唱出了關中平原地區老百姓對安全、便捷、舒適出行條件的滿心期盼。關中平原地區因地形錯綜復雜、溝壑縱橫、氣候條件惡劣等因素限制,交通狀況一直不便,而西安至長武的8375/8376次公益性“慢火車”一直踐行著鐵路的為民初心,心系村民出行期待,開行后一直是沿線居民的“公交車”,大家走親訪友、上集趕會都會更加方便。后來,慢火車換成了空調車后,不但停靠站點不變、票價不變,還升級了“慢火車”服務體系,補強了照明、廣播、飲水等服務設施,最大限度滿足貧困地區群眾出行需求,如果說高鐵拉近了空間距離,那么“慢火車”則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
“慢火車”照亮山區追夢之路。8375/8376次公益性“慢火車”始終秉承“人民鐵路為人民”的服務宗旨,深入貫徹黨中央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全面落實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脫貧攻堅決策部署,用貼心溫情的服務溫暖著沿線村民,照亮著偏遠山區百姓和孩子們前行的追夢之路,成為當地百姓求學、就醫、務工、生活的“專列”。通過“慢火車”,百姓可以把村里的水果、蔬菜、家禽運到集市售賣,不僅能換來必需生活物品改善生活條件,還能讓沿線村民走出去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堅定美好生活向往,讓他們繼續奮斗在追夢前行的路上。
“慢火車”助力百姓奔向幸福小康。“慢火車”上的列車員們組成了“致富幫幫團”,不僅為貧困戶介紹工作,更是主動幫助他們發布農產品信息,拓展銷售渠道,助力脫貧。在“慢火車”車廂兩端有貼心的信息板、服務臺,哪里有蘋果出售、蘋果有多少斤、品質怎么樣、聯系電話是多少等信息都一目了然,列車車廂上成為了當地農產品的信息推介場。通過列車員的推介,讓原本無人問津的土特產得以賣到一個好價錢,讓當地百姓辛苦耕作的農產品能夠進入城市千萬家。市民買到了物美價廉的產品,農民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同時,更讓他們堅信,可以通過自己的雙手脫貧致富,早日奔向幸福小康。
無論時代變遷,還是春去冬來,中國鐵路速度在變,為民初心使命不變,不管中國鐵路發展得再快,公益性“慢火車”始終將以“人民鐵路為人民”為各項行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秉承初心使命,與人民肩并肩、心連心,一起載著山區百姓的夢想和希望奔向幸福明天!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